苏秦的一生都经历了什么?他的悲惨结局又是如何造成的? 苏秦,战国时期一位耀眼的政治明星,今天历史记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很多人谈及苏秦,脑海中可能首先浮现出的就是苏秦发奋苦读,凭借着自身努力,最终推动六国合纵攻秦,并成为六国之相的励志故事。但仅仅是这些耳熟能详的故事,并不足以概括苏秦复杂的一生,同时,也很难让人理解苏秦最后被的结局。那么苏秦的人生到底是怎么 ◶2025-01-27 10:32:52 𝄐0 #苏秦#战国
为什么说魏惠王是战国最幸运的君王? 已而知文侯以讲于己也,(韩、赵)皆朝于魏,魏由是始大于三晋,诸侯莫能与之争。——《资治通鉴》三家分晋,韩赵魏始称诸侯。这里的“侯”,是一种爵位,周朝天子称为“王”,王之下有公、侯、伯、子、男等五个爵位,你可能要说了,那么三晋的侯爵不是要比其余诸侯国的公爵要低吗?其实也未必,因为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王之下的爵位,已经超脱出了“周礼”的控制,亦不能仅 ◶2025-01-25 12:55:55 𝄐0 #魏惠王#战国
百姓为什么会讨厌商鞅?司马迁《史记》致世人都误解商鞅! 商鞅通过变法使秦国成为富裕强大的国家,史称“商鞅变法”。政治上,商鞅改革了秦国户籍、军功爵位、土地制度、行政区划、税收、度量衡以及民风民俗,并制定了严酷的法律;经济上商鞅主张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军事上商鞅作为统帅率领秦军收复了河西。商鞅被中国老百姓厌恶是很奇怪的事情。商鞅制定了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法律,跟贵族作对;制定军功进爵无功夺爵的制度,让老百姓有了 ◶2025-01-24 16:24:40 𝄐0 #战国#商鞅#史记
楚顷襄王昏聩误国,又连忙挽救社稷续命四十载 纵观历史,有很多帝王在执政前期昏聩无能,给国家和人民造成了很大的伤害和损失,后来受到某一事件刺激或遭遇重大的变故,从而幡然悔悟、改过自新,在执政后期施政措施得力,深得民心,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因自己的过错给国家和百姓造成的损失,春秋战国时期齐顷公、楚顷襄王就是这样的典型。齐顷公戏弄晋国使者郤克等,执政如同儿戏,后与晋军交战险些当了俘虏,母亲差点做了人质,最 ◶2025-01-22 23:19:43 𝄐0 #楚顷襄王#战国
如果楚悼王晚死20年的话,历史会不会有什么不一样? 生死病老是每个人都不能避免的问题,自古以来很多的帝王都想长生不老,但是没有一个人能够实现。但是如果有的人能够晚死二十年,那么很多的历史多将会改写。今天我们来说一说楚悼王。楚悼王历史上,在秦孝公重用商鞅变法的前三十年,楚悼王已经找到了帮助他变法强国的大才,这个人比商鞅更牛,他就是吴起。吴起曾随曾子学儒家,后自学兵法并著有《吴子兵法》,后来又跟孔子高徒子夏学 ◶2025-01-22 21:56:31 𝄐0 #楚悼王#春秋战国
秦始皇在统一天下之后 战国的六个国君又是什么下场呢 秦国的国号早在周朝时期就存在了,当时早期的秦人曾经因为给周王室有功,所以被周孝王封在秦地,此后秦就成了他们的正式族称。秦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建立皇权专政时代的朝代,公元221年秦始皇灭掉了六个强盛的国家,统一了中国。那么大家知道,当年六国被消灭后,六个国家的国君最后的结局是什么吗?首先,当年六个国家中,实力最弱小的,而且最靠近秦国的是韩国,韩国的国君叫 ◶2025-01-22 18:27:53 𝄐0 #秦始皇#战国
百里奚为什么是历史上身价最低的丞相? 这要从春秋时期的百里奚说起,百里奚是虞国大,出身贫寒,生活困窘他曾寄人篱下,讨过饭,以奴隶的身份在一起楚国的南海放过马,但是他不甘贫穷,立志成才,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实现了自己的理想,可以说百里奚是在逆境中发愤成才的典型。百里奚青年时代正是诸侯争雄,逐鹿中原的混战时期,他贸游历诸侯,施展雄才大略。无奈之下妻儿老小无人照料,心里十分难过。但他的妻子是个贤惠而 ◶2025-01-22 11:56:19 𝄐0 #百里奚#战国
秦孝公临死前为什么要将皇位传给商鞅? 说起商鞅变法,我们都不陌生。商鞅之所以能够一展抱负,在秦国顺利地开展变法运动,就是因为秦孝公的大力支持。可是变法必然要触犯那些旧贵族的既得利益,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那么,就不变法了吗?不,必须要变,还要大变。最好是能够改天换地。商鞅坚定自己的理想,努力让平生所学造福于民,结束这个混乱的世道。这就意味着他将自己的生死完全交给了秦孝公,秦孝公在的时候,这些守 ◶2025-01-21 22:07:25 𝄐0 #秦孝公#战国
韩厥:春秋时期晋国韩氏崛起的关键人物 晋国韩氏受封的第一位为韩万,约前750年到前678年在世;第二代为韩赇伯,生卒年不详;第三代为韩简,645年为晋国正卿,此年秦晋韩原之战为晋军主将;第四代为韩舆,生卒年不详。以上四位,笔者在上文已有详述。韩简与韩舆两代是韩氏衰落之时:韩简受晋惠公重用,但韩原之战晋国战败后,史书再无关于韩简的记载出现,再加上晋文公即位后,晋惠公亲信之臣受到压制,韩氏处于家 ◶2025-01-21 02:37:11 𝄐0 #韩厥#战国
白起一生攻占七十多座城池,最后为何被赐死? 清代诗人赵艳雪,在《悼金夫人》一诗中叹道:“美人自古如名将,不许人间见白头”,意思是说,红颜多薄命,像名将一样,很难寿终正寝。由此可见,自古以来,名将难以善终大约是公认的事实——如廉颇因权力倾轧被闲置,韩信因贪心不足被灭族,张飞未能处理好上下级关系被刺杀,魏延因与上位者理念不和,至今依旧背负着叛贼的骂名,辛弃疾的战功早早被遗忘,只能在词中抒发壮志豪情,等 ◶2025-01-20 12:02:13 𝄐0 #白起#战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