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诩是谁?多智名将虞诩有哪些突出的事迹? 读历史的人大约听说过虞诩这个人,非人文爱好者对他大抵是不甚了解的,不知道虞诩是哪根葱没关系,这并不妨碍虞诩作为东汉一代名臣的历史地位。用当下的话讲,虞诩是个不折不扣的神人,作为东汉的公务员,有必要分享一下他的成功之道。一、思维缜密——力阻弃凉公元110年,羌胡作乱,蹂躏并、凉二州,大将军邓骘认为军情紧急,不能兼顾,想要放弃凉州,集中力量对付北边。邓骘说: ◶2025-08-24 21:07:26 𝄐0 #汉朝#虞诩
既然刘盈都已有六个儿子,他死后为何却不是儿子继位? 汉孝惠帝是汉朝的第二任皇帝,也可以说是第一个傀儡皇帝。刘盈的性格既不像父亲刘邦,也不像母亲吕后,刘邦和吕后都是刚毅狠厉之人,刘盈却仁善柔弱,尤其是在对待兄弟们的问题上。下面历史记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赵王刘如意曾是刘邦属意的继承人,其母戚夫人是刘邦的宠妃,刘邦一度想要改立太子,是吕后不断 ◶2025-08-24 20:57:11 𝄐0 #
白起最后为何会落得如此下场 是什么样的原因导致的 两百年,一位嬴姓、白氏、名起的孩子在中国历史舞台诞生了,当时的大秦,经过商鞅变法后已经强大起来,而秦昭王更是一个野心勃勃的霸者,志在灭六国统一天下,当时更是推行商鞅变法政策,推行军功爵制,提拔平民人才。白起顺势而起,经过长时间行伍锻炼,白起崭露头角,于秦昭王十三年担任左庶长攻打韩国新城。十四年,秦昭王诱使孟尝君为秦国丞相,刚到秦国便被监禁,逃回齐国之后, ◶2025-08-24 20:36:22 𝄐0 #秦国#白起
盘点李世民家族出来的那些彪悍女子,个个都是传奇 这样的传奇家族,便是李唐的皇室,尤其是李世民的一家人。而至于这些不一般的女子,则是李世民的祖母独孤氏、母亲窦氏、姊妹平阳昭公主、妻子长孙皇后和妾室武则天。独孤氏,即唐元贞皇后,生卒年不详。但她的家世,却分外羡煞人眼。独孤氏的父亲,是西魏八柱国之一的独孤信。独孤氏的长姐是北周明帝宇文毓的皇后,她的七妹是杨坚的皇后,而她本人是唐世祖景皇帝李的皇后,也就是唐高 ◶2025-08-24 20:09:11 𝄐0 #古代#唐朝
寇白门是怎么被气死的?真相是什么? 寇白门,单说这个人的名字的话,大家可能不是特别的熟悉,但是说起来秦淮八绝,大家可能会对此有一点点的印象。那么,大家是否还记得秦淮八绝是哪8个女子吗?如果大家不记得话,那么现在小编就来带着大家去重新认识一下这秦淮八绝吧!寇白门她与、卞玉京、李香君、董小宛、顾横波、柳如是、陈圆圆同称"秦淮八艳"。此八女皆为歌女,但才华过人,又生逢乱世,不 ◶2025-08-24 19:58:16 𝄐0 #寇白门#明朝
纪晓岚为孔府题词是故意写错两个字的吗?真相是什么 看过《铁齿铜牙纪晓岚》的观众都知道纪晓岚是一个学识渊博的清官,他在历史上也十分有名,当时的曾命他去负责修订《四库全书》,所以纪晓岚算是一个古代大学霸,在他的领导下浩大的修书工程最终取得完满成功,可是有人觉得纪晓岚虽是一位很有牌面的学者,也会有犯错的时候,因此他给孔子庙写的题词就写错字了。孔子乃中华史上一位非常厉害的思想家、儒学创始人、作家,他一生写出的作 ◶2025-08-24 19:45:49 𝄐0 #纪晓岚#清朝
朱棣喜欢的是朱高煦,为何最后却立了朱高炽为太子? 虽然朱高炽是朱棣长子,但朱棣还是更喜欢次子朱高煦一些。朱高煦曾跟随朱棣在靖难之役中立下诸多战功,而朱高炽因为体型肥胖只能留守大本营。那为什么在这场储子之争中,最后反而是朱高炽胜出了呢?实际上,朱高炽虽然身体不如朱高煦,但他为人宽厚,言行识度,为以后的仁宣之治打下基础。朱高煦为了夺得皇位,不肯回到自己的番地,还起兵造反,最后兵败被杀。还有一种说法认为,朱棣 ◶2025-08-24 19:18:37 𝄐0 #明朝#朱高炽
《云南虫谷》胡八一童年时经历了什么? 悬疑网剧《云南虫谷》开播两天,就已经更新了一半,相信很多鬼吹灯的书迷,都在感叹“完全不够看”。 不过,这部短小精悍的《云南虫谷》,开播之后也还是饱受观众好评,豆瓣热评列表,几乎全部是点满五星的好评。 在最新的剧情中,胡八一回忆起了小时候的童年经历,小时候胡八一、王胖子等人下河游泳,一个玩伴在河里面溺亡,溺亡 ◶2025-08-24 19:03:31 𝄐0 #
《人世间》周蓉女儿冯玥最后结局如何?嫁给了谁? 《人世间》周蓉女儿冯玥最后结局如何?嫁给了谁?结局里周蓉女儿冯玥嫁给老板,周秉义胃癌去世,冬梅逆袭改嫁富豪,下面历史记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当两人重新回到北京的时候,周蓉和周秉义一起考上了北大,而冯化成却成了炙手可热的诗人,此时的冯化成开始飘飘然,身边围绕着各种莺莺燕燕,周蓉一次次撞破冯化成的不堪之 ◶2025-08-24 18:43:58 𝄐0 #
清代顺治时期最严重的舞弊案 主考官死后家属也得发配到宁古塔 科场案在封建时代并不少见,这是体制内固有的弊病,很难避免。考官收取贿赂或受人请托这种事不说每科都有,但几乎是十有八九。这种科举舞弊现象给国家选才带来了严重的影响,也有损朝廷的威望。因此,对于科场案的处罚力度也较为严厉。明洪武时期,就曾发生了南北榜案,11名高官被凌迟处死。而清代顺治时期,发生的江南乡试舞弊案更让人骇人听闻,20名考官,除一人病死狱中外,其 ◶2025-08-24 18:21:16 𝄐0 #清代#科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