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如今布满锈迹的铜镜,在古代真能让人清晰可见吗? 白居易在《照镜》一诗中曾云:“皎皎青铜镜,斑斑白丝鬓。岂复更藏年,实年君不信。”而且古代的女子基本上都靠铜镜来梳妆打扮。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现如今布满锈迹的铜镜,在古代真能让人清晰可见吗? 人们之所以认为古代的铜镜大多是模糊不清的,是因为其历经空气的氧化之后,已经布满锈迹了。但要知道的是,如果铜镜真的不能 ◶2025-05-15 15:34:30 𝄐0 #
朱棣在抵达南京城外后,建文帝为何没有组织军队守城? 1402年,燕王朱棣率军挥师南下,向明朝的南京进军。一路上经过浴血奋战,朱棣终于这年的六月初三渡过长江,在攻取镇江后,率军驻扎在南京附近的龙潭。朱棣并没有立即攻城,这因为南京城高池深,易守难攻,而且城中尚有二十万守军! 就在几年前,朱棣在攻城战斗中吃过大亏。那是在济南之战中,当时铁铉率领残兵败将固守城池,重创 ◶2025-05-15 11:15:05 𝄐0 #
成语城狐社鼠的意思是什么 关于城狐社鼠的故事 关于成语城狐社鼠是什么意思,现在kkl历史网小编先为你解释。社:古时指土地神及其庙宇。以城墙为凭借的狐狸;以土地庙为依托的老鼠。比喻仗势作恶的小人。现在来讲讲关于城狐社鼠的故事。 在晋朝时期,朝廷上有个左将军叫王敦,他的长史官是谢鲲,他俩常在一块议论朝廷上的事情。由于王敦在当时掌握着长 ◶2025-05-14 21:24:02 𝄐0 #成语故事
永嘉之乱导致西晋的灭亡,永嘉之乱究竟是如何发生的? 永嘉之乱导致了西晋的灭亡,永嘉之乱究竟是如何发生的呢?发生了什么呢?下面历史记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刘汉立国 晋惠帝永兴元年,匈奴贵族刘渊于左国城率部众起兵反晋,建国号为“汉”,自称汉王,定都离石。后进据河东,攻占蒲阪,入蒲子,并将它作为都城。石勒、王弥等人前来归附。 晋怀帝永嘉二年 ◶2025-05-14 20:41:09 𝄐0 #
清朝上书房是干什么的?在上书房里都学什么? 清朝上书房是干什么的?在上书房里都学什么?上书房是清朝皇子皇孙上学读书的地方。清道光之前,叫“尚书房”,道光年间奉旨改为“上书房”,下面历史记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上书房位于乾清门内东侧南庑,建于雍正初,门向北开,共五间,凡皇子年界六龄,即入书房读书,一般派满汉大学士一人或二、三人为上书房总师傅,并 ◶2025-05-14 17:31:36 𝄐0 #
刘禅留下了乐不思蜀的坏印象,但事实是否真的如此简单? 几千年以来,有太多的文人墨客甚至于说政治家都以为自己的偶像。毕竟,武侯的功劳是有目共睹的,披心沥血维系大汉皇室的辛劳也值得称赞。所以人们渐渐的便把蜀汉的破落矛头指向了后主,认为后主是一个扶不起的阿斗,蜀汉的衰败都是源于其昏庸无能。下面历史记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毕竟给后人留下了一个乐不思 ◶2025-05-14 17:11:13 𝄐0 #刘禅
三国时期武将投降是很常见的,为何唯独于禁投降非议多? 三国时期有个很奇特的现象,那就是大将投降很常见,降将遍地走,而且当时舆论对此也很宽容,并不认为投降可耻。所以三国时期不少名将都有过投降的经历,而且投降之后有些人取得的成就也远远超过他投降之前的。就拿曹操阵营来说,五子良将有三人都是降将:张辽原是吕布麾下大将,徐晃原是杨奉手下,张郃是袁绍手下;包括原是部将的文聘以 ◶2025-05-14 15:15:55 𝄐0 #
为了保证公平与公正,宋朝制定了哪些规范的审判制度? 大理寺是宋朝中央最高审判机构,在其诸多职能中,司法审判是主要职能。为保证大理寺审判的公平与公正,避免徇私枉法和冤假错案,宋朝制定了一系列规范大理寺审判的制度。 这在一定程度上为大理寺有效、正确地行使审判权提供了制度保障,对维护宋朝法律有序运行发挥了重要作用。下面历史记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2025-05-13 18:25:39 𝄐0 #
古人往往靠左行驶,如何变成今天的靠右行驶呢? 大家平时开车走路总有一个规矩,那就是靠右行驶。虽然靠右行驶是的主流,但仍然有很多国家是靠左行驶的。而在我国古代同样也不是一直靠右行驶的。那么这个规定都经历了怎样的变迁呢?今天历史记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 很多人都知道,在我国的古代有一个规矩,那就是“以左为尊”,但其实这个规矩也经历了很多变化,比如周朝和秦 ◶2025-05-13 17:30:27 𝄐0 #
西汉皇位的继承人是轮不到刘贺的,但为何却是他当皇帝? 海昏侯是西汉历史上在位时间最短的皇帝,其长期以来也不被史学家所承认。在西汉所有的皇帝当中,也数刘贺最为悲催,就算和末代皇帝刘婴相比较,刘贺也是有名无实。那么,海昏侯刘贺是如何继位得呢?他又是怎样迅速被权臣废黜的?下面历史记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昌邑王刘贺是汉武帝的庶孙,按道理,西汉皇位的 ◶2025-05-12 20:28:46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