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禅真的很傻吗 事实证明并不是这样的 阿斗扶不起是因为他那句:“此间乐,不思蜀。” 翼狮兄仅能看到表面现象,不错, 在生死大权把握在手上明哲保身,手下郤正却劝他向司马公讲思蜀,或许还有机会回蜀地,然司马公第二次问刘禅,“安乐公可思蜀否?”刘禅按卻正所讲回答说:“先人坟墓,远在蜀地,乃心西悲,无日不思。晋公必放陛下归蜀矣。”昭曰:“何乃似郤正语耶?”后主开目惊视曰:“诚如尊命。”昭及左右皆笑之 ◶2025-07-07 18:57:09 𝄐0 #刘禅#蜀汉
李斯帮助秦国统一天下有功 赵高是怎么将他腰斩的 对秦国李斯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记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助秦一统的名相李斯惨被腰斩,赵高是如何一步步做到的? 208年,秦朝宫殿内仙乐飘飘,一个个美艳动人的美女站在秦二世胡亥的眼前,眼波流转,妩媚多姿。就在胡亥心神荡漾,不知揽哪位佳人入怀时,只听侍者来报:“丞相李斯求见。”好兴致被打断,气得胡亥吹胡 ◶2025-07-07 17:59:27 𝄐0 #
司马邺被拥护坐上皇帝之位 最后却以悲剧收场 在自立为王后就将西晋王朝带入了一个繁盛的时代,但后期的司马炎又无比荒诞奢靡,亲手损毁了他辛苦打下来的大业。本来那个时候的西晋就已经被司马炎自己搞成一个烂摊子了,后来又不顾群臣反对将傻儿子推上了皇帝,也正是傻皇帝司马衷的即位,将西晋王朝的政权正式推向了衰落的下坡路。后来皇位传到晋怀帝司马炽手中的时候,西晋刚刚经历了整整十六年的八王之乱,已然就是一个民生凋敝 ◶2025-07-07 16:56:23 𝄐0 #司马邺#西晋
花蕊夫人被赵匡胤收入后宫,她最后怎么死的? 公元964年,赵匡胤为了统一中国,派兵进攻四川的后蜀政权。虽然孟昶手下有精兵十四万,但在宋军凌厉的攻势之下节节败退,次年宋军兵锋直逼成都。孟昶眼见大势已去,只好弃城投降,后蜀灭亡。孟昶连同妃子花蕊夫人一起,被宋军押送去宋朝都城汴梁。宋太祖赵匡胤宅心仁厚,并没有杀了孟昶夫妇,可在七天之后孟昶却突然暴毙。关于后属末主孟昶的死,正史上并没有记载,而民间一些野史 ◶2025-07-07 16:19:22 𝄐0 #花蕊夫人#五代十国#赵匡胤
刘备为筹备军需都做了些什么事情?手段下作可耻 战争的代价是巨大的,每一次战争最可怜的都是无辜的百姓。为了筹备军费,军队必定会加大税收,在三国时期,曹操知道从民众手上得不到什么油水,所以用盗墓得军费。强大的曹操为筹军费都要盗墓,那么,蜀国又是如何维持战争的呢?曹操盗墓的这段经历是他最难以启齿的一段过往,而历史也以其为耻,不过,比起人人唾骂的曹操盗墓,筹集军费的手段其实更加下流可耻,我们先来看看曹操以盗 ◶2025-07-07 15:35:11 𝄐0 #刘备#三国
吴国名将丁奉作战能力如何 打仗靠一个字:勇 在三国,有这样一位将军,他几乎从前三国时期活到了三国结束。可以说是一部真真正正的三国史。这个将军就是吴国名将丁奉。相信很多人对丁奉肯定很熟悉,但是只是对他的名字熟悉。至于丁奉到底有什么功绩却说不上来。只能说,丁奉这个人没有特别传奇的事件,他所有的功绩和战绩都是靠着一步一个脚印打出来的。根本没有后人吹嘘的成分在里面。其实很多所谓的三国,都是有很大的吹嘘成分 ◶2025-07-07 14:05:50 𝄐0 #三国#东吴
关于林风眠的评价是怎样的?对艺术界有着怎样的影响 1977年,林风眠被获准出国探亲,并从此移居香港,直至逝世。在港十几年,他数度赴巴西探亲,重游了阔别60载的巴黎,先后在日本、法国、香港、台湾办了个展。香港是国际性的大都会,卖画方便,信息灵通,闭塞耳目的日子永远过去了。但他年逾八旬,习惯了安静生活,不轻易待客,也极少参加社交活动。身边有义女冯叶照料他的生活起居及展览、卖画等诸事宜。这是他数十年来最舒心、 ◶2025-07-07 12:56:41 𝄐0 #林风眠#画家
秦国皇后赵姬到晚年为什么只独宠嫪毐一人? 历史上后宫佳丽的皇帝不在少数,皇帝们为王室传承,必须立皇后、纳众多的妃子。那这些皇帝死后,剩下的皇后、妃子又怎么解决自己的“那方面”的生活呢?今天我们就要讲一个关于秦国后宫的故事。秦国的后宫,从秦国的创立到灭亡,都只能用“乱”这个字眼来描述。秦惠王嬴驷时期,芈八子,嫁给嬴驷之前,与春申君黄歇私通,就算安居后宫仍与黄歇藕断丝连。后来更是为了秦国的安定,牺牲 ◶2025-07-07 12:32:31 𝄐0 #赵姬#战国
韩东山为什么要把发高烧的儿子关在门外?原因是什么 韩东山将军,多数人不熟悉。为什么?因为他的军衔太低,只是一名少将。但是,他参加革命最早,1929年就参加了红军,1934年就是红军师长。军衔却是少将,有人说至少是中将。到底是什么原因?不少军迷探究,可原因至今还是无解。韩东山将军的硬,却不是一般的。韩东山有多硬?且看他在家中“反腐败”吧。韩东山在新中国一直在武汉军区,先后担任参谋长和副司令员。他一直对自己 ◶2025-07-07 11:35:01 𝄐0 #韩东山#近代
李成梁第二次出任辽东总兵时,为什么要放弃宽甸六堡? 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内阁大学士沈一贯以“李成梁镇守辽东二十年,虏人畏服。成梁离镇十年八易(大)将,戎务尽弛,战守无资,辽事大坏。还将成梁前去,方可整理”为由,向明神宗上疏奏请李成梁第二次出任辽东总兵,时任兵部职方司郎中的申时行次子申用懋也向明神宗大力举荐李成梁。当时的辽东可以说是危如累卵,内有税监高淮搜刮无度和万历援朝之役引发的民变、兵变,外有势 ◶2025-07-07 11:03:50 𝄐0 #李成梁#明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