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温:一个从单亲家庭里走出来的皇帝 安史之乱后的大唐就像风雨中的一艘破船,随时可能被浪潮拍散架。上天好像也怜惜这个辉煌朝代,送来人称小太宗的唐宣宗。然而,地狱使者朱温也从蓝翔毕业了,他开着挖掘机刨坑来了。朱温出生在宋州砀山县(安徽宿州),幼年时父亲就死了,母亲靠给地主家洗衣服养活他。都说穷苦的孩子早当家,而朱温是个例外。他每天睡到12点起床,然后找老妈要钱吃饭,完了就蹲村东头吹牛逼,一直吹 ◶2024-08-25 13:58:28 𝄐0 #朱温#五代十国
许敬宗:唐朝时期宰相,因支持立武则天为后而官运亨通 许敬宗,字延族,唐朝时期宰相,他是礼部侍郎许善心之子,东晋名士许询后代。下面历史记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许敬宗出身高阳许氏,少有文名。隋大业年间中秀才,后担任书佐。其父许善心被杀之后投奔瓦岗军,被李密任命为记室。李密兵败之后投奔唐朝,补涟州别驾,秦王李世民问其才学召为秦府学士,贞观八年( ◶2024-08-25 13:19:20 𝄐0 #
宋真宗有什么过错?他是怎么掩盖的 为了粉饰太平,真宗北人亲自策划了天书迷信的佞道造神闹剧,开了北宋历史之恶劣的先例,使君臣上下如痴如狂,丧失了进去精神,消磨了意志,助长了迷信之风在社会上流行,产生了深远的不良影响。所谓“玉清昭应宫”,乃是宋真宗赵恒为掩饰自己对外战争的失败而修建的。修建玉清宫的目的除储藏“天书”外,还供奉有玉皇、圣祖(真宗捏造出来的赵氏祖先--赵玄朗、太祖(赵匡胤)、太宗 ◶2024-08-25 12:58:36 𝄐0 #宋真宗#宋朝
战国时期的魏武卒有多强大?吴起带领魏武卒差点吞并强秦! 提起战国时代,我们总能想到始皇帝嬴政扫六合所倚仗的秦军,秦剑所指,大秦锐士所向披靡,却甚少有人提及在同为中的魏国也曾拥有一支在阴晋大败秦军,让诸侯列国谈之色变的军队——魏武卒。一、诞生与壮大376年,赵敬侯、魏武侯与韩哀侯废掉晋静公,之后将晋国公室的剩余领土全部瓜分各自建国,史称“三家分晋”,由此,中国的历史正式进入战国时代。三家分晋之后,魏国国力虽说比 ◶2024-08-25 12:09:59 𝄐0 #战国#吴起
盘点历史上情商最高的三大名将,最后都得以善终 翻开中国历史,就能看到一个让人不愿提及的事实:军神级的天才往往难以善终,伍子胥、白起、李牧、韩信、岳飞等等,最终不是战死沙场,而是倒在了帝王刀下。让人想来,总有一种莫名的悲哀。然而,璀璨的中华文明却又孕育了无数英才,其中就有一些高情商的军事天才,能够在险恶的政治江湖上闲庭信步。尤其是本人讲述的三个军神,可谓是史上情商最高的军神,都于中国有大功,甚至达到了 ◶2024-08-25 10:42:21 𝄐0 #王翦#战国
安德海有什么过人之处呢 他是怎么成为慈禧身边的红人的 作为晚清实际的掌权者,慈禧有很多亲信,他宠幸的太监更是不少,李莲英只是其中一个,在李莲英之前还有一个太监更得慈禧信任,甚至曾一度权倾朝野,连同治都不放在眼里,这个人便是安德海。安德海是河北人,10岁就进宫当了太监,安德海虽然出身寒门到那时很机灵也有颜色,进宫没多久就得到了慈禧的信任,而安德海之所以能被慈禧宠幸,离不开他的一个手艺。慈禧作为当时权力最大的人 ◶2024-08-25 09:39:47 𝄐0 #慈禧#安德海
朱元璋身为明朝的开国皇帝 为什么马皇后能够降服他呢 马皇后为什么能降服朱元璋,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明朝的,朱元璋他是中国历史上面少有的一位平民君主。因为朱元璋他的出身卑微,自然也是还带着几分的自卑和对于官僚的仇恨,尤其是朱元璋在小的时候亲眼看着自己的亲人一个一个的在自己的面前饿死,这也让朱元璋对于官者每月任何的好感,所以在朱元璋晚年的时候,只要稍微有 ◶2024-08-25 09:21:48 𝄐0 #马皇后#朱元璋
北宋开国名将,揭秘曹彬传奇的一生 在两宋时候虽然国家是重文抑武的朝代,但是我们不能说这个时候没有良将,宋朝的这些将领在战场上依然能够做到所向披靡。杨业、种家军等等都是这个时候出名的将领或者武将世家。在两宋时期的将领当中, 曹彬能被看做是宋朝第一良将呢?我们一同来看看吧。谢谢关注!在两宋的将领中、岳飞、韩世忠、种家军、杨业、潘美这些将领或者武人集团都较为出名。可是在这些将领当中有一个人是大 ◶2024-08-25 08:49:37 𝄐0 #曹彬#北宋
李善长的死跟朱元璋有什么关系?真相是什么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朱元璋这个人在称帝之后,嗜血之心大起,所以才有了后来不断的杀功臣。小芋君看来,人们的这种观点有一定的道理,但并不完全对,至少在小芋君看来,的死就不完全是朱元璋的问题,这和他自身的问题有很大的关系。那么为什么这么说呢?下面小芋君就来简单的分析下。在谈论之前,我们先来看下李善长的个人资料。李善长祖籍徽州,是朱元璋的淮西老乡。《明史·李善 ◶2024-08-25 07:57:10 𝄐0 #李善长#明朝#朱元璋
俗话说留在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崇祯为什么不选择逃走 公元1644年,崇祯17年,李自成率领着明末农民起义军进攻北京。太监曹化淳打开了彰仪门,李自成率领着部队蜂拥而入。无奈,心想大势已去,在太监王承恩的陪同下一起登上了煤山。崇祯皇帝上吊殉国,两百对年的大明王朝就此终结。那么,值得讨论的是,李自成攻进北京城之前,崇祯皇帝为何不选择逃走?另图大计?俗话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死了,不就什么都没有了吗?除此之 ◶2024-08-25 06:56:35 𝄐0 #明朝#崇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