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虫部--蜚蠊 释名石姜、负盘、滑虫、茶婆虫、香娘子。气味咸、寒、有毒。主治瘀血,症坚,寒热,下气,利血脉。附方蜚蠊今通称蟑螂,苏州民间用以治小儿因缺乳而引起的形瘦神疲、腹胀泄泻等症。 古文 2021-04-17 02:30:01 23 #蜚蠊 #虫部
本草纲目--虫部--蛤蟆 释名惊蟆气味辛、寒、有毒。主治风热邪病。用蛤蟆(烧灰)、朱砂,等分为末,每服一钱,酒送下。一天服三次,极效。瘰疬溃烂,用黑色蛤蟆一个,去肠,火焙,研为末,调油敷涂。头上软疖。用蛤蟆 古文 2021-04-17 00:30:01 15 #蛤蟆 #虫部
本草纲目--虫部--蚱蝉 释名调、齐女。气味咸、甘、寒、无毒。主治百日发惊。用蚱蝉(去翅足,炙过)三分、赤芍药三分、黄芩二分,加水二碗,煎成一碗,温服。破伤风病(角弓反张)。用秋蝉一个、地肤子(炒)八分、麝 古文 2021-04-16 22:30:02 10 #蚱蝉 #虫部
本草纲目--虫部--五倍子 气味酸咸、涩、寒、无毒。主治敛肺降火,化痰饮,止咳嗽,消渴,盗汗,呕吐,失血,久痢,治眼赤湿烂,消肿毒,喉痹,敛溃疮金疮,收脱肛子肠坠下。 古文 2021-04-16 20:30:02 10 #五倍子 #虫部
本草纲目--虫部--蛞蝓 释名陵蠡、土蜗、托胎虫、鼻涕虫、蜒蚰螺。气味咸、寒、无毒。主治蜈蚣咬伤。用蛞蝓生捣敷涂。痔热肿痛。用大蛞蝓一个捣中泥,加龙脑三分、胭脂坯子半钱,敷患处。敷药前。以石薜煮 水熏洗更好 古文 2021-04-16 16:30:02 4 #蛞蝓 #虫部
本草纲目--虫部--露蜂房 释名蜂肠、蜂窠、百穿、紫金沙。气味甘、平、有毒。主治小儿 疾。用大蜂房一枚,加水三升煮成浓汁洗浴。一天洗三、四次。手足风痹。用黄蜂窠(即露蜂房)大者一个、或小者三、四个,烧成灰,加 古文 2021-04-16 12:30:01 10 #露蜂房 #虫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