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演义

隋唐演义

杜集区拆迁最新消息

双十一 0

手机淘宝搜:天降红包55 5月20日开始,每天领红包。
京示搜:天降红包369,5月28日开始


收藏
查看我的收藏
有用+1 已投票
杜集区隶属于安徽省淮北市,位于淮北市东北部,介于北纬33°58′~34°18′与东经116°41′~116°58′之间,地处苏、鲁、豫、皖交界处的徐(州)、淮(北)两市结合部。截至2020年,总面积230.2平方千米,辖2个街道、3个镇。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杜集区常住人口为239692人。 [11] 
杜集区有南山景区、淮北东湖湿地公园、朔西湖、段园葡萄小镇旅游景区、高岳现代农业示范园等景点。
初步核算,2020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5.1亿元,按可比价计算,下降1.5%。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9.3亿元, 下降2.0%;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60.1亿元,下降5.0%;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65.6亿元,增长2.7%。三次产业比例由上年6.3:47.7:46.0 调整为6.9:44.5:48.6。 [12] 
中文名
杜集区
外文名
Duji District
行政区划代码
340602
行政区类别
市辖区
所属地区
中国安徽省淮北市
地理位置
安徽省淮北市东北部
面    积
230.2 km2
下辖地区
2个街道、3个镇 [2] 
政府驻地
开渠西路58号
电话区号
0561
邮政编码
235000
气候条件
*带季风气候
人口数量
239692 人(截止于2020年)
著名景点
朔西湖景区、南山景区、淮北东湖湿地公园
火车站
淮北北站
车牌代码
皖F
地区生产总值
135.1 亿元(2019年)
人    口
全区常住人口[2]为239692人,占全市人口的12.17%。
区    长
史庆超 [14] 
  1. 1 建制沿革
  2. 2 行政区划
  3. 3 地理环境
  4. ? 地理位置
  5. ? 地形地貌
  6. ? 气候
  7. ? 水文
  1. 4 自然资源
  2. ? 植物资源
  3. ? 野生动物
  4. ? 矿产资源
  5. 5 人口
  6. 6 经济发展
  7. ? 综述
  1. ? 第一产业
  2. ? 第二产业
  3. ? 第三产业
  4. 7 社会事业
  5. ? 文化事业
  6. ? 教育事业
  7. ? 科技发展
  1. ? 医疗卫生
  2. ? 社会保障
  3. ? 基础建设
  4. 8 交通
  5. 9 获得荣誉
编辑 播报
春秋时期属宋国。
西汉时期属沛郡,汉高后元年(前187年4月),封阳城延为梧侯,封地梧,属彭城郡。
三国时期,属魏地谯郡。东晋建武元年(317年),萧县属沛郡,郡治由相县徙于萧。北齐天保七年(556年),改萧县为承高县,属徐州彭城郡。
唐朝时期实行道、州、县三级制,属河南道徐州。
宋朝时期,实行路、府(州、军、监)县三级制,属京东西路徐州武宁军节度。
元世祖至元二年(1265年),撤销萧县建置,并入徐州。
明洪武四年(1371年),属中都临豪府。
清顺治(1644年-1661年),属江南省徐州。雍正十一年(1733年),属江苏省徐州府。
民国元年(1912年),江苏置五道,属徐海道。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成立行政督察区,属铜山行政督察区。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10月,南部属萧县朔里区,北部属萧县龙城区。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11月,区境属豫皖苏第三专署之萧县。
1953年2月,属江苏省徐州专区萧县管辖。
1955年4月,属安徽省宿县专区萧县管辖。
1961年6月,濉溪市郊区成立,南部属濉溪市、北部属萧县。
1980年5月,经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杜集区。
1981年4月21日,将萧县的北山、窦庄、钱楼、坡里、朔里5个整建制公社和毛庄(毛庄、郝台、姚楼、路庄、沈庄、袁庄、祁庄7个大队)、牛眠(牛眠、大庄、冯庄、王窑、欧集、二庄6个大队)、吴庄(房庄、李台、刘行3个大队)、丁里(许堂大队的孟楼1个生产队)4个公社的16个大队、1个生产队划归淮北矿务局领导,实行以矿带社体制。 [3] 
1983年6月22日,撤销以矿带社体制,将北山、窦庄、钱楼、坡里、朔里、孟庄、毛庄、牛眠、高岳9个公社划归郊区管辖。 [3] 
1984年3月27日,郊区撤销,将其所属相山、蔬菜、任圩3个乡划归相山区;杜集乡和原矿务局代管的高岳、朔里、毛庄、窦庄、北山、牛眠、坡里、钱楼、孟庄9个乡划归杜集区。 [3] 
编辑 播报
截至2018年,杜集区辖2个街道、3个镇:高岳街道、矿山集街道、段园镇、石台镇、朔里镇;政府驻地开渠西路58号。 [4] 
高岳街道辖徐暨村、韩楼村、任庄村、双楼村、李洼村、孙庄村,水泥长家属、325队家属、海孜家属、高岳社区、岱河社区、博庄社区、刘庄社区。
矿山集街道辖张院村、南山村、北西村,张庄矿新中社区、张庄矿杨湖社区、朱庄矿东联社区、朱庄矿南湖社区、柿元社区、徐庄社区、六和社区、杜集社区。
段园镇辖欧集村、大庄村、袁庄村、毛庄村、牛眠村、毛场村、祁村社区,袁庄社区、绿园社区、毛郢孜社区、孟庄矿社区。
石台镇辖学田村、窦庄村、刘庄村、石台村、梧桐村、白顶山村,石台矿社区、童台社区。
朔里镇辖徐楼村、沈集村、矬楼村、官庄村、坡里村、段庄村、葛塘村、罗里村,朔里矿业社区、朔南社区、朔北社区。 [15] 
编辑 播报
杜集区位于安徽省淮北市东部,介于北纬33°58′~34°18′与东经116°41′~116°58′之间,东西部与宿州市萧县接壤,北部与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南部与相山区相邻,总面积230.2平方千米。
杜集区
杜集区境除东、西分布着30多个由寒武奥陶系列组成的山峰外,其余均为平原,地势北高南低,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坡度为1/8800,西部相山,主峰海拔342.8米,东部楼顶山,主峰海拔288.2米,中部平原占全区面积的86.8%。
杜集区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日照充足。夏季温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年均气温14.8℃,其中:1月平均气温-0.2℃,极端最低气温-21.3℃(1969年2月5日);7月平均气温27.4℃,极端最高气温41.5℃(1972年6月1日);年均日照时数2277小时,生长期年均310天,无霜期年均202天,年均降水量823.4毫米,年极端最大降水量1441.4毫米(1963年);全年主导风是东南风,夏季多西南风,冬季多西北风。
杜集区境内河流多为南北走向,形成龙河、岱河、闸河3个水系,总长164千米。水域面积1.58平方千米,河流年均径流总量为0.45亿立方米。因采煤塌陷形成的湖泊21处,平均水深2.4米。
编辑 播报
截至2018年,杜集区有树木283种,分属51科113属,其中松科7种,柏科18种,蔷薇科83种,杨柳科17种。果树资源有枣、杏、桃、柿、石榴、梨、苹果、葡萄等。观赏花木有月季、菊、梅、木槿、女贞和一些水产植物芦苇、莲藕等。
截至2018年,杜集区杜集区有鸟类、兽类、虫类、贝类、鱼类等。
鸟类有29科50多种。野鸭:有绿头鸭、赤颈鸭、白眉鸭、花脸鸭、斑嘴鸭等;野鸡:有白尾沙雉、石鸡、山鸡、棕背斑鸡(火斑鸡)、环颈雉等;鹰:有苍鹰、雀鹰、赤腹鹰、鸢(老鹰)、乌雕、鹞子、燕隼、号鸟(猫头鹰)、夜鹰(贴树皮);燕:有楼燕(野燕子)、家燕、金腰燕等;雀:有麻雀、山雀。其他鸟类:有鹌鹑、斑鸠、黄腹、n_、三宝鸟(老鸹翠)、杜鹃(布谷,子规)、啄木鸟、太平鸟(角阿劳)、小珠太平鸟、黄莺、黑卷尾、灰喜鹊(豆腐贼,楝札子)、喜鹊、大苇莺(苇扎子)、大山鹊(唧唧)、画眉、百灵、大嘴乌鸦、白鹌乌鸦、翠鸟、青丝、蝙蝠等。
兽类有狐狸、黄鼬(黄鼠狼)、獾、刺猬、灵猫(野猫)、老鼠、田鼠、野兔、锦蛇、蝮蛇、花斑蛇等。
昆虫类有青蛙、蟋蟀、蟾蜍、蜜蜂、蜻蜓、蜘蛛、土鳖、蚯蚓、蜈蚣、蝎、蝗虫、蚱蜢、蝈蝈、蝴蝶等。
甲壳类有龟、螺、虾、蟹等。
贝类有蚌、螺、蛤蜊等。
鱼类有鲤、草、鲫、青鲢、鳝、罗非鱼、武昌鱼、泥鳅、鲶鱼、鳗(白鳝)、青鱼等等。
截至2018年,杜集区有煤、铁、高岭土、耐火粘土、白云岩、大理石、石灰石等矿产资源20余种。煤炭资源尤为突出,以焦煤、肥煤、气煤为主,年产量1200万吨,已探明原煤储量约21亿吨,石灰石储量2.9亿吨,水泥炭岩2.5亿吨,铁矿石1900万吨。
杜集区是闸河煤田的主产区,截至2014年,有6对国有大型煤矿、4对地方煤矿,境内有煤、铁、高岭土、石灰石等矿产资源20余种。截至2018年,有煤、铜、铁、高岭土、煤层气、石灰石等13种矿藏。
编辑 播报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杜集区常住人口为239692人。 [11] 
编辑 播报
2011年,杜集区实现生产总值45亿元,年均增长18.6%;财政总收入由1.6亿元增加到5.39亿元,年均增长28.2%,其中地方财政收入由0.46亿元增加到1.92亿元,年均增长33.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由7.3亿元增加到75亿元,年均增长6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6.5亿元增加到15亿元,年均增长18.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600元,同比2010年增长16%;农民人均纯收入7150元,同比增长15%。
2013年,杜集区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6.8亿元,同比2012年增长15%;地方财政收入2.75亿元,同比2012年增长8%;固定资产投资122亿元,同比2012年增长20%;农民人均纯收入9835元,同比2012年增长13.4%。
2014年,杜集区全年实现生产总值70.2亿元,比2013年增长14%;地方财政收入3.15亿元,比2013年增长13.4%;固定资产投资160.2亿元,比2013年增长2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4亿元,比2013年增长12.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919元,比2013年增长8.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599元,比2013年增长11.6%。
2017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8.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7.1%;财政总收入6.3亿元,同比增长18.5%,增速比2016年同期提高31个百分点。累计完成地方财政收入3.2亿元,同比增长7.3%;全年全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03.1亿元,同比增长0.9%。全年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亿元,同比增长11.6%。2017年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25809元,同比增长9.0%。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28572元,同比增长8.7%,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12264元,同比增长8.5%。 [1] 
2018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8.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4.0%。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8.0亿元,增长2.2%;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69.7亿元,增长2.0%;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40.4亿元,增长7.7%。三次产业比例由2017年的7.2∶61.3∶31.5调整为6.8:59.0:34.2。 [5] 
2019年,杜集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137.9亿元,按可比价计算,下降1.4%。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8.7亿元,增长3.0%;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65.9亿元,下降10.5%;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63.4亿元,增长11.1%。三次产业比例由上年5.9:53.2:40.9调整为6.3:47.7:46.0。 [12] 
2020年,杜集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5.1亿元,按可比价计算,下降1.5%。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9.3亿元, 下降2.0%;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60.1亿元,下降5.0%;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65.6亿元,增长2.7%。三次产业比例由上年6.3:47.7:46.0 调整为6.9:44.5:48.6。
截至2011年,杜集区累计实现粮食总产30.58万吨;完成东部荒山绿化1.7万亩,新增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2个,完成新型农民培训1.5万人、农民工技能培训1.26万人,新增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1.2万人。农田林网庇护率达94.6%,农田机械化作业水平90%以上,农田有效灌溉率90%以上。新建无公害蔬菜基地1.13万亩,新增规模以上土地流转3.34万亩,新建标准化养殖场(小区)36个。
截至2012年,杜集区新增规模以上土地流转1.6万亩,新增蔬菜种植2600亩,新增经果林5000亩,新建标准化养殖小区(场)10家,新增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2个,培育省级农民专业示范合作社10家,全年粮食总产8.1万吨。投资3600万元完成龙岱河治理、农村饮水、农田水利等工程建设,新增和改善灌溉、除涝面积3万亩。
截至2013年,杜集区全年粮食总产8.4万吨,完成农田水利投资577万元,有效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新增高效经济作物栽培5200亩,新增规模以上土地流转16420亩,培育市级农民专业示范合作社10家、家庭农场16家。
截至2014年,杜集区投入1350万元加快高岳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段园葡萄”获批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午季小麦亩产突破千斤,粮食总产8.2万吨,7.3公里龙河治理二期工程全面竣工,12.1公里岱河治理工程开工建设。全年土地流转6500亩,新增12家专业合作社。
截至2018年,杜集区新建4000亩绿色增产模式攻关示范片,投资440万元实施小型水利改造提升工程,粮食总产4.6万吨。高岳现代农业示范区加快建设,建成水果、蔬菜等标准化生产基地14个,金西域生态休闲农业项目成为全省唯一纳入国家首批农业领域PPP项目。新增土地流转面积2500亩,总数达6.1万亩,占耕地总面积67%;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13家,总数达159家;新增家庭农场9家,总数达121家。段园葡萄顺利通过国家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评定,段园葡萄采摘节入选全省十佳特色农业节庆活动。
2018年,农业生产继续保持稳定发展态势。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28872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2017年增长1.5%。其中,农业产值70164万元,增长2.1%;林业产值2797万元,下降33.8%;畜牧业产值37544万元,增长8.4%;渔业产值15494万元,下降6.8%;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715万元,增长9.0%。2018年,全区粮食播种面积20.18万亩,产量7.3万吨,其中小麦播种面积10.6万亩,产量4.8万吨;油料面积0.6万亩,产量0.1万吨;园林水果面积2.6万亩,产量4.3万吨;蔬菜面积4.1万亩,产量12.1万吨。2018年末,全区猪存栏2万头,比2017年下降17.1%,猪出栏6万头,比2017年下降0.7%;年末家禽存栏140万只,比2017年增长3.6%,家禽出栏473.2万只,比2017年下降0.9%;肉类总产量1.5万吨,比2017年增长0.7%;水产品总产量1.0万吨,比2017年下降3.0%;禽蛋产量1.0万吨,比2017年增长2.5%。2018年末,全区农业机械总动力88113千瓦(农用三轮、低速货汽指标不统计),比2017年增长0.7%;农用排灌动力机械1430台,比2017年增长3.2%;农用拖拉机2812台,增长0.1%。全年完成机耕作业面积13.5千公顷,机播面积13.81千公顷,机收面积13.17千公顷。全年农药使用量165.7吨,化肥使用量(折纯量)2772吨。 [5] 
农业生产继续保持稳定发展态势。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51769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下降3 %。
全区粮食播种面积20.63万亩,产量8.08万吨。其中,小麦播种面积10.73万亩,产量5.27万吨;油料面积0.68万亩,产量0.13万吨;水果面积2.91万亩,产量 5.57万吨;蔬菜面积 4.2万亩,产量11.6万吨。
年末全区猪存栏3.71万头,比上年增长76.3%,猪出栏 5.65万头,比上年增长4.8 %;年末家禽存栏39.93万只,比上年下降62.3%,家禽出栏122.85万只,比上年下降64.7 %;肉类总产量0.83万吨,比上年下降34.5%; 禽蛋产量0.43万吨,比上年下降52.9%。
2020年主要农产品产量
单位:吨
产品名称
绝对数
比上年增减%
粮食
80761
1.1
#夏收谷物
52736
0.7
油料
1310
0.9
#花生
478
0.2
油菜籽
815
0.2
棉花
12
-47.8
蔬菜
116040
0.1
禽蛋
4334
-52.9
肉类
8310
-34.5
#猪肉
4867
4.8
全区共有农业产业化企业212家,规模以上农产品企业30家,带动农户6560户,全年实现农产品加工产值28亿元。农村专业合作组织136家,家庭农场170家,已认证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11家。获批国家级示范合作社1家,省级示范合作社6家,省级示范家庭农场9家。2020年申报省级家庭农场和专业合作社4家(已获批公示),绿色食品生产基地5家7个产品(已获批3家5个产品),获评省级“一村一品”示范村3个,省级“一村示范镇”1个。段园镇获批国家级“一村一品”示范镇。
2007~2011年,杜集区净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10家,总数达131家,工业化率从2006年的35.8%提高到2011年的59.2%;累计入园企业95家,实现产值116亿元;“中国矿山装备制造基地”累计入驻企业61家,实现产值32亿元;杭淮纺织工业园实现1500台织机产业规模。
截至2012年,杜集区全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70亿元,同比2011年增长55.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3.2亿元,同比2011年增长38%;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1家,总数达151家。
截至2013年,杜集区全年新增民营企业290家,个体工商户1580户;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0户,总数达167户;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1亿元,同比2012年增长20.6%。全区拥有高新技术企业13家,建成运营省级工程研发中心3家,在建国家级研发中心1家。全年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达63.2亿元,同比2012年增长40%,增幅位居淮北市第一。
截至2014年,杜集区全年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34.9亿元,比2013年增长17%;实现工业增加值57.9亿元,比2013年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