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定国誓死都在抵抗满清 为何他的儿子却投降呢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树倒猢狲散这种事,只能站在道德的角度上去谴责,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文死谏武死战”。李定国我们都耳熟能详,为了文章的完整,简单说两句。李定国本是农民军领袖张献忠养子,张献忠死后和其他三个养子孙可望、艾能奇、联合南明,共同抵御满清。在李定国等人的帮助下,抗清曾取得辉煌的战果,李定国“两蹶名王”,逼死孔有德,亲斩爱新觉罗.尼堪,名动天下。由于 ◶2025-07-27 15:44:12 𝄐0 #明朝#李定国
胡宗宪是什么结局?他为什么会冤死 一说到抗倭,首先想到的就是戚继光了,但是明朝难道就只有戚继光一个可用之才吗?当然不是,还有一个人比戚继光更为重要,他也是抗倭民族英雄,明朝兵部尚书、浙江巡抚、东南七省军事总督胡宗宪。他在消灭倭寇战争中担任主帅,亲临前线,指挥战争,最终消灭了倭寇,立下了赫赫战功,起到无人替代的伟大的历史作用。胡宗宪(1512-1565),字汝贞,号梅林,江南徽州府绩溪县龙 ◶2025-07-27 13:35:12 𝄐0 #胡宗宪#明朝
古代故宫里面为什么没有种树 难道皇帝不给种树吗 北京故宫是我国现存最大,而且保存最为完整的古代宫殿群。当我们去游览时,只要稍加留心,就会发现,在象征皇权的前三殿的院内没有种植任何树木。为何如此大的三座宫殿连一棵树也没有?紫禁城坐落于北京市的中心,现称为“故宫”,它是明清两代24位皇帝的皇宫所在地。明代朱棣夺取帝位之后将位于南京的明皇都迁到了自己原来的封地——北京,并开始在北京城中建造皇宫,至1420年 ◶2025-07-27 09:26:46 𝄐0 #明朝#故宫
崇祯哀求百官捐钱,一代皇帝为何落到这种地步? 从登基开始,就接手了一个烂摊子,当时明朝内忧外患,尤其是李自成造反最为要紧,当时天灾人祸不断,国库空虚,就在国家危难之际,崇祯皇帝为了筹集军饷,竟然苦苦哀求大臣们,把家里的钱拿出来,帮助朝廷渡过难关。根据史料的记载,当时崇祯皇帝请求百官捐钱,并非直接强取豪夺,而是以"借"的名义把钱筹集,日后等国家富足了,还是会把钱"还&qu ◶2025-07-26 19:17:06 𝄐0 #崇祯皇帝#明朝
也先继承瓦刺王位后,为何会与明朝发生土木堡之变? 在当时,明朝北部地区崛起了一支强大的蒙古人部族,号称瓦剌。也先继承瓦刺王位后,同明朝就开始发生磨擦。 当时的瓦刺太师也先以明廷减少赏物和求娶明朝公主未能得到允许为由,发动了对明战争,兵分四路,分别从辽东、宣府、大同、甘州等地同时向明朝进军。下面历史记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而朱祁镇在宦官 ◶2025-07-26 15:40:36 𝄐0 #明朝#土木堡之变
朱元璋早朝听到鸡鸣,写了一首诗被人嘲笑 和朱元璋都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布衣天子,一个建立了汉朝一个建立了明朝。但其实严格来讲,朱元璋才是真正的草根农民。刘邦好歹当过泗水亭长,是秦朝的底层公务员,相当于现在的派出所所长一类。而朱元璋不一样,他家往上几代数,都是贫农。他小时候就是个放牛娃,后来又在寺庙当了阵子和尚。所以也有人说他才是唯一的布衣天子,从贫民一路升级打怪,最后逆袭成为一国之君。也许是因为 ◶2025-07-26 15:13:56 𝄐0 #朱元璋#明朝#朱元璋
柳如是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可却一生曲折 她被徐佛收养,更是会操琴,擅书画,能诗词,从小就长得眉目清秀,姿容不俗。很小的时候家境贫寒,被卖到松江的归家院,三段情史坎坷却又彰显性情,恰逢明清易代之际,却展现出令贰臣们羞愧的民族气节,晚年更是投身抗清事业,在南明兵败之后更是资助国姓爷继续斗争,她的一生,充满了曲折与传奇,虽是女子却被王国维称作“丈夫”,更被赞为“琅琅数千言,艳过六朝,情深班蔡”纵观史 ◶2025-07-25 21:20:40 𝄐0 #柳如是#明朝
正月的天气不是很好 为什么朱元璋登基会选择在正月初四呢 中国古代王朝兴衰更替,出了许多具有雄才大略的,譬如,李世民,当然最令人称道的,还当属“乞丐皇帝”朱元璋,他成为皇帝之后,自己还调侃,认为在众多的开国皇帝当中,没有人比他出身更低。从这类自我调侃看来,朱元璋对自己的奋斗史还是十分自豪的,当然也值得自豪。能够从一个乞丐和尚成为九五之尊,朱元璋确实有他的过人之处,但是一个好汉三个帮,朱元璋的巨大成功,更多的还是 ◶2025-07-25 20:43:28 𝄐0 #明朝#朱元璋
“小冰河期”为明朝的灭亡背了锅?明朝的灭亡跟天灾没多大关系! 对于大明的亡国,不少人都有些耿耿于怀,于是几百年不遇的“小冰河期”,便做了最完美的顶锅侠。殊不知,晚明时候的病态政治、赋役苛扰与民心的丧失,早已恶化到非改朝换代无法挽回的地步,大明覆灭的迹象早就昭然若揭了。可笑、可悲,又可叹的是,我们的古代史上最勤勉的亡国之君——崇祯帝,非但浑然不为之所动,刷新吏治,以图中兴;却要嚷嚷着“君非亡国之君,臣皆亡国之臣”,在 ◶2025-07-25 15:13:13 𝄐0 #明朝
吴三桂叛乱为什么不渡江北上?原因是什么 1673年11月,平西王吴三桂在云南起兵叛乱,史称“”。在叛乱初期,由于清朝方面准备不足,而吴三桂蓄谋已久,因此叛军节节胜利,兵不血刃占领贵州,接着又占领的湖南、四川等地,兵锋直抵长江南岸。然而令人意外的是,吴三桂却没有渡江北上,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吴三桂叛乱之初,非常顺利,可以说是势如破竹,所经之地,诸府州县将吏非逃即降,清军一触即溃,“湖南绿旗官兵 ◶2025-07-25 09:51:20 𝄐0 #吴三桂#明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