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为什么那么喜欢郑贵妃?她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原因很简单,因为郑贵妃才是朱翊钧的真爱。虽然各种史料中对于郑贵妃的评价极低,甚至不乏恶意中伤之词,但其实我们站在万历皇帝的立场上想想,对于他为什么这么宠爱郑贵妃就不难理解了,因为郑贵妃能真正让他感受到爱和温暖,不将他当成皇帝,而是作为亲人和爱人,原因其实就是这么简单。如果两人只是普通人,这段婚姻绝对算得上完美,可惜他们是皇帝和妃子,因此便注定了悲剧。悲剧 ◶2025-08-13 16:20:28 𝄐0 #郑贵妃#明朝
揭秘崇祯为何不让太子先逃 秘密就在安史之乱中 公元1643年八月,在的执意要求之下,身不由己的孙传庭不得不率军出师潼关迎战闯王李自成的农民起义部队,结果被打得大败而回。十月,孙传庭战死,潼关失守,北京门户大开。正所谓“传庭死而明亡矣”,在“最后的顶梁柱”孙传庭战死以后,明朝的气数差不多也就尽了!但实际上这时候离明朝的正式灭亡——1644年三月崇祯皇帝自缢还有整整六个月,很多人都有这么一个疑问:这段时 ◶2025-08-13 15:22:31 𝄐0 #明朝#崇祯
为什么朱元璋要花十年之久才确定国都的 他到底有什么考虑呢 朱元璋,大明王朝的。一般来说,随着王朝的诞生那一刻起,王朝的国都就早就已确定了才对。因为在新王朝诞生之前,准皇帝就应该想好的国都定在哪里了。那个地方就决定了接下来皇帝和百官办公的地方。但是朱元璋建立的大明王朝为何在立国已经十年之久,才把南京正式定为国都呢?其实让朱元璋一直迟迟不能下决心的原因,就是他自己都不知道到底选择哪个城池作为大明的国都,每个地方都有 ◶2025-08-13 14:49:11 𝄐0 #明朝#朱元璋
天工开物的作品鉴赏 天工开物对后世的影响有哪些 作品鉴赏学术水平《天工开物》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科技著作,其特点是图文并茂,注重实际,重视实践。它对中国古代的各项技术进行了系统地总结,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科学技术体系。对农业方面的丰富经验进行了总结,全面反映了工艺技术的成就。《天工开物》的可贵之处,在于记述了工农业生产中许多先进的科技成果。书中用技术数据给以定 ◶2025-08-13 09:13:14 𝄐0 #明朝#天工开物
民间流传的戚继光杀子是怎么回事 这件事情是真的吗 福建有一种小吃叫“光饼”,相传是戚继光留下的。通常的说法是这样,戚继光带领军队在福建一带打倭寇,由于部队当时要快速行军,没时间慢慢埋锅做饭,于是戚继光让部队用面皮烙饼,外面粘上芝麻,饼的圆心开孔穿上绳子,方便士兵携带。这种饼流传至今,就成了光饼。民间传说就是这样,只要你是个英雄,民间就能为你的光辉形象铺陈出许多动人的故事,让你的形象更加光辉灿烂。戚继光是 ◶2025-08-13 08:02:06 𝄐0 #明朝#戚继光
同样是起义首领,李自成和洪秀全谁更厉害? 历史上,历朝历代都有很多的起义军,每个朝代可能都会一场比较有名的起义军,不过在清朝,却有两场非常有名的起义,无论是声势还是规模都是名列前茅的存在。它们就是太平天国起义军和李自成起义。历史上,对于起义军的评价,整体上是处于一种有着积极作用的。那么,对于这两场起义的领导人,关于他们的个人能力,又有着怎样的强弱呢?其实,说道他们两个人,还是有着很大的差别的。如 ◶2025-08-12 19:14:29 𝄐0 #李自成#明朝
袁崇焕为什么要杀毛文龙 真正的原因是因为什么 说起明末最负盛名的战将,恐怕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袁崇焕。历史上的袁崇焕虽为抗清名将,却也是一位颇受争议的人物。对于袁崇焕的评价,有人说他是抗清名将、是那个时代的民族英雄,只是没有遇到良主而已;也有人说袁崇焕目光短浅、没有政治头脑,这种空有能力却没有个人魅力的人终究不会有什么好的下场。事实也的确如此,忠君爱国的袁崇焕最终也应“擅杀岛帅(毛文龙)、与清廷议和、 ◶2025-08-12 18:13:03 𝄐0 #明朝#袁崇焕
明四家是指谁?四位著名明代画家简介 明四家,又称吴门四家,是指四位著名的明代画家:沈周、文征明、唐寅和仇英。此一名称,是相对于"元四家"而来。由于他们均为南直隶人,活跃于今苏州(别称"吴门")地区,所以又称为"吴门四杰"或"天门四杰"。自沈周开创,以四人为代表的吴门画派,基本上被认为是继承元四家的文人画传统接续 ◶2025-08-12 14:36:13 𝄐0 #明四家#明朝
李成梁待努尔哈赤像养子一样,他们俩到底什么关系? 关于努尔哈赤和李成梁的关系,史书上多有记载。《东夷考略》记载:“奴儿哈赤方幼,李成梁直雏视之。”《建夷授官始末》记载:“时奴儿哈赤年十五六,抱成梁馬足请死,成梁怜之,不杀,留帐下卵翼如养子,出入京师,每挟奴儿哈赤与俱。”从这些记载可以看出,努尔哈赤和李成梁的关系非常好,好到李成梁待努尔哈赤如“养子”一般。那么,李成梁为何要待努尔哈赤这般亲厚,而最后努尔哈 ◶2025-08-12 13:21:35 𝄐0 #李成梁#明朝
靖难之役朱允炆为什么仅仅3年时间就一败涂地? 靖难之役也称之为靖难之变发生在公元1399年,该词来源于发动叛乱者朱棣的口号“清君侧,靖国难”靖难便是指平定祸乱战乱的意思,该口号便是朱棣的篡权夺位的借口,使自己的出兵名正言顺。该战役结束,建文帝不知所踪,朱棣继位,此战是明历史上影响极其深远的政权争夺战,影响了后期明代皇位上的归属方向,也改变了此后200多年明朝政治,思想,经济等方面的走向,那么如此重要 ◶2025-08-12 09:56:42 𝄐0 #明朝#朱允炆#朱允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