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融辛苦打下4000里江山,为何却无偿送给刘秀?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那我们的主人公窦融究竟有怎样的故事呢?然而有一个人,他凭自己的威望和智慧打下了4000里江山,却不贪恋权位、拥护统一,将自己辛苦保住的江山拱手让给光武帝,成就了千古美名,给自己家族带来了600年的富贵,而这个人正是东汉开国元勋——窦融。窦融出身贵族世家,七世祖为孝文窦皇后之弟窦广国。从此 ◶2025-09-01 09:49:00 𝄐0 #窦融#东汉#刘秀
张纮作为东吴齐名于张昭的名臣 为何在后人眼中却籍籍无名呢 张纮为何在后世眼中却是籍籍无名的呢,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历史上随着三国题材的小说,演义问世,“贬曹重刘”似乎已成司空见惯的话题,再加上现代三国题材的影视剧上线,蜀汉刘备似乎成了三国最大赢家。可是在三国中,有一个国家,总是被人忽略,它就是江东的吴国。江东的吴国可以说一直被后人当作三国中的陪衬角色,在东 ◶2025-08-30 13:30:44 𝄐0 #东汉#张纮
汉武帝北伐很艰难,东汉名将窦宪北伐为何就很轻松? 北伐历来都是一个沉重的话题,诸多北伐中汉武帝北伐无疑是非常耀眼的一场北伐,但是代价也是非常严重的。经过这一次北伐,汉朝家底都打没了,而且沉重的税赋压垮了无数百姓。当时的流民以百万计,十几个人中就有一个流民,这是一个多么可怕的比例。无数人用血泪铸成了“封狼居胥”的荣誉,但就这样也没能完全消灭匈奴之祸,边境烽火终年不息。之后匈奴分裂为南、北匈奴,南匈奴内附汉 ◶2025-08-27 10:59:20 𝄐0 #窦宪#东汉
董卓才区区五万的兵马 十八路诸侯为什么要联合讨伐他 董卓在历史上荒淫无道,挟天子以令诸侯之后,破坏朝廷纲政,凶残、性格暴躁,让百姓民不聊生,这也导致当时很多诸侯都在商量一起去讨伐他,但是传闻董卓只拥有五万,军队数量不多,区区一个董卓,为何需要十八路诸侯去讨伐他呢?董卓从小成长的地方是汉朝的边界,他出生于一个豪绅家族,从小就和风沙和战马打交道,因此董卓生的很勇猛,性格暴躁。而董卓在长大以后,用自己的性格和金 ◶2025-08-27 09:14:50 𝄐0 #董卓#东汉
被称为白马将军的公孙瓒,为什么打不过袁绍? 公孙瓒是东汉末年割据群雄之一,与是同窗好友,曾经共同拜大儒卢植为师。下面历史记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与曹操和袁绍等人相比,公孙瓒的成名之路要艰辛的多。他成名于与北方胡人的作战。他作战勇猛,威震边疆,令胡人闻风丧胆。 公孙瓒在与胡人的作战中,为了提高战术的机动性,就组织建立了一队精锐的骑 ◶2025-08-24 02:04:03 𝄐0 #公孙瓒#东汉
蔡文姬自幼接受怎样的教育?她的婚姻生活如何? 蔡文姬,名琰,字文姬,蔡邕之女,东汉末年著名才女,她博学多才,擅长文学、音乐、书法。文姬归汉的故事,广为流传。下面历史记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1979年,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命名了310座水星环形山。其中有15位中国艺术家名登水星。在杰出的女性代表中,除了易安居士李清照,还有东汉蔡邕的女儿蔡 ◶2025-08-16 23:28:26 𝄐0 #蔡文姬#东汉
蔡邕为什么最后惨死狱中?他是被谁陷害的? 蔡邕,东汉末年伟大的、、音乐家,著名才女蔡文姬之父。东汉初平三年(192年),蔡邕在长安城含恨而终,享年六十岁。下面历史记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留在历史上的就是这样一个背影,再伟大的人物,到最后也不过是几行文字。 人生若浮萍,寄身江湖间,风雨袭来,飘摇不定。 命运太脆弱,而历史太过于 ◶2025-08-16 21:55:06 𝄐0 #蔡邕#东汉
汉献帝苦等一生,最后却自己做了皇帝 汉献帝有多可怜?想必对稍微了解的朋友们都知道,虽然是一位皇帝,但是他的生活却没有半点皇帝的样子,就算是自己的爱妃都能在自己面前“惨死“,这样的皇帝,还有什么意思呢?但是提到汉献帝的时候,就不得不说他的”皇叔“了。这刘备白手起家靠的是什么?那就是汉献帝,如果不是因为汉献帝的名头,刘备一点名气都没有!要知道当年的刘备打着光复汉室的旗号招摇撞骗,慢慢的打出了名 ◶2025-08-14 21:50:51 𝄐0 #汉献帝#东汉
董卓权倾朝野权力滔天 为什么他还是被杀了呢 公元192年四月,王允、士孙瑞与董卓的亲信吕布共同密谋诛杀董卓。按理说,吕布是董卓的义子,他年轻勇猛,武力不凡,本来是深得董卓的喜爱和信任。当时董卓将吕布当作他的贴身侍卫,不管董卓走到哪,吕布都形影不离的保护董卓的生命安全,按理说,吕布不应该参与到诛杀董卓的计划之中。然而有一次吕布不小心得罪了董卓,董卓在大怒之下,随手抽出刀戟向吕布掷去,幸亏吕布眼疾手快 ◶2025-08-14 18:43:56 𝄐0 #董卓#东汉
国渊:经学大师郑玄的高足,笔迹鉴定侦破的奠基人 师从国学大师郑玄,赞誉为国器国渊,东汉末年乐安人。他师从的经学大师郑玄。郑玄穷尽一生的时间,注释儒家经典。其作品多达百万字,世人称为“郑学”。郑玄除了著作丰富外,还具有知人的能力。郑玄在教授弟子时,以提问和启发的方式为主。门下求学弟子达万人,都有所收获。他跟从郑玄学习时,还是幼童。好学的国渊被郑玄誉为“国器”。汉末中原地区战乱不断,国渊到辽东避祸。建安初 ◶2025-08-08 09:35:20 𝄐0 #国渊#东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