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孙无忌是李治的亲舅舅,李治为什么要把他扳倒? 历仕三朝,做宰相三十多年,有文武之才,为唐初有名的政治家。他身为贵戚,权重而不专,对大唐皇室忠心耿耿,尽智尽力,为唐朝的典章制度的制定作出了贡献。长孙无忌墓是昭陵陪葬墓,位于陕西省咸阳市永寿县渠子乡永寿坊村。位于重庆市武隆县江口镇乌江河畔薄刀岭的令旗山下的长孙无忌衣冠冢,俗称“皇坟”、“天子坟”。古黔州即今天的重庆市武隆、彭水一带。墓地规模原占地三亩,主 ◶2025-08-25 14:11:04 𝄐0 #唐朝#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为何结局凄惨?长孙无忌和武则天有什么恩怨? 为何结局凄惨?长孙无忌和武则天有什么恩怨?长孙无忌是唐朝著名大臣,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首。但他最后的下场却是凄惨无比,被削爵流放黔州,最后自缢而死。实际上这也跟长孙无忌和武则天关系不好有关,当年唐高宗打算立武则天为后,还给长孙无忌送了不少财宝。但长孙无忌并没有支持武则天,这让武则天开始对他怀恨在心。长孙无忌既然不支持唐高宗废王皇后立武则天,他干嘛还要收 ◶2025-07-30 11:25:08 𝄐0 #唐朝#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为何被拜为尚书右仆射?只因他被定为功臣第一 贞观元年(627年),改任吏部尚书,并被定为功臣第一,进封齐国公,食实封一千三百户。他既是勋臣,又是国戚,深受太宗礼遇,能够出入太宗卧室。同年七月,唐太宗又拜长孙无忌为尚书右仆射。当时,有人进密表劝谏,认为长孙无忌权宠过盛。唐太宗将密表出示给长孙无忌,以表明君臣无猜,又召集群臣,表示对无忌的信任。但长孙无忌担心 ◶2025-07-24 15:09:58 𝄐0 #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已经猖狂到什么样了?让天下都知道皇帝第二他第一! 字辅机。性通达敏悟,博涉书史。在先,高祖兵渡黄河,无忌进见高祖于长春宫,授渭北道行军典签。从秦王征讨有功,累擢比部郎中、上党县公。建成毒害秦王,王病,整个王府危殆震骇。房玄龄对无忌说:“祸乱嫌隙已发生,败亡将立即到来。要成就大事就必须抛弃小节,这就是周公所以要贬斥管叔、蔡叔的道理。”遂一同入白秦王,请先事诛杀太子,秦王未许。无忌说:“大王认为舜是什么样的 ◶2025-06-20 13:07:43 𝄐0 #长孙无忌#唐朝
长孙无忌是唐初举足轻重的风云人物,为何会沦落到自杀? 有关于唐朝开国大臣的死因,一直以来都有很多人认为是触到了武则天的利益,因而武则天假借李治之手除掉了他,但其实并非这么简单,而且也和武则天没什么关系。但是他死后,百姓听说这个消息,却基本上都不感到惊讶,认为这是早就注定好的,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下面历史记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长孙无忌,是唐 ◶2025-05-03 01:23:59 𝄐0 #长孙无忌
李世民是玄武门之变后才即位的,长孙无忌在其中有何功绩? 唐朝统一过程中,李世民功勋卓著,威胁到李建成的太子地位,引起李建成不安。李建成勾结齐王李元吉,数次加害李世民,李世民的幕僚都非常忧惧。房玄龄对道:“如今两方已经结怨,一旦祸患暗发,不只是秦王府难以收拾,便是国家存亡都成问题。不如劝说秦王行周公之举,安定家国。”长孙无忌道:“我早就有这想法了,只是一直不敢说,你的 ◶2025-04-15 06:19:20 𝄐0 #李世民#长孙无忌
24位功臣之首的长孙无忌,下场却是最惨的 人们了解,李渊即位后,本来是李建成为太子。但是,李世民功高盖世,不想要屈居于李建成之中。李建成毫无疑问都是不容易妥协的。彼此的分歧愈来愈猛烈,最后酿出弟兄二人兵戎相见的祸事。626年6月4日,在等的再三建议下,李世民率领着一干武将士兵在玄武门布下了陷阱,狠心将李建成杀了,这个“玄武门之变”,是长孙无忌一手计划的,因此可谓是居功甚高。乃至来到临终之时,李世 ◶2024-12-14 13:12:25 𝄐0 #长孙无忌#唐朝
长孙无忌最终被拉下马的真相是什么?为何会失败? 观二十三年(649年),去世,太子李治即位,是为唐高宗。今天历史记小编带来了一篇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最毒妇人心”也许表述欠妥,但这句话用在武则天身上还是比较契合的。凡事有果必有因。单就武则天赐死这件事来看,虽说武则天心狠手辣,但长孙无忌也是自食恶果、宿命所归。细分析这个问题,还要先从唐高宗李治说起。 三 ◶2024-11-21 04:33:07 𝄐0 #长孙无忌#唐朝
李世民帐下第一功臣!最后为什么功名尽失自缢而终? 唐朝初期,李世民为了封赏功臣,在凌烟阁绘制了二十四位开国功臣的画像,也就是大名鼎鼎的“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其中,排名第一的是谁呢?就是。长孙无忌是河南洛阳人,从小就失去了父亲,母亲和妹妹也被赶了出来,长孙无忌的舅舅高士廉知道后,就把长孙无忌接到了自己家里,教育抚养他。长孙无忌在高士廉的教导下,博览群书,精通文史,在计谋方面更是出类拔萃。有一天,长孙无忌和 ◶2024-11-10 21:30:26 𝄐0 #唐朝#长孙无忌
《唐律疏议》又名《唐律》,长孙无忌是如何对它修订的? 《唐律疏议》原名《律疏》,又名《唐律》、是唐高宗令人修撰法律典籍,也是东亚最早的成文法之一。《唐律疏议》是唐朝刑律及其疏注的合编,亦为中国现存最古老、最完整的封建刑事法典,共三十卷。下面历史记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唐律疏议》又称《永徽律疏》,是唐高宗永徽年间完成的一部极为重要的法典。高 ◶2024-10-16 14:05:02 𝄐0 #长孙无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