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景帝为何要听从袁盎的建议,斩杀了建议削藩的晁错? 汉朝自开国以来,大封,各诸侯国政治、军事、经济相对独立,形成事实上的国中之国,特别是吴、楚、齐等国,势力越来越大,对西汉政权的稳定带来很大隐患。因此,从汉文帝开始,就不断有朝臣提出削藩,削弱诸侯国的势力,最有代表性的是贾谊,提出了“众建诸侯而少其力”的削藩策略,但没有引起文帝的足够重视。下面历史记小编就为大家带 ◶2025-08-14 23:14:36 𝄐0 #
山海关之战李自成军队总共有多少人,为什么拿不下山海关 公元1644年,明崇祯十七年。这年四月,李自成攻入北京,自缢。明末以来,天下早已大乱。但崇祯皇帝的去世,意味着大动荡时代的到来。各方势力都精明 地为自己敲打算盘。明朝仍占有淮河以南的半壁江山。南京城内,明朝仍有一套完整的中枢系统,足以应付突发局面。北边关外,则是清军的虎视眈眈。八旗采取军民合一,全民皆兵的体制,又有多尔衮率领。再加上八旗军擅长弓马射 ◶2025-08-14 22:59:57 𝄐0 #李自成#明朝
《江照黎明》杀苏睿的人是谁 真凶身份是谁 《江照黎明》中苏睿是谁杀的呢?目前迷雾重重,到底是杀了苏睿的真凶还没有调查出来,不过被怀疑的对象有以下几位。 首先是苏睿的妻子李晓楠,对苏睿应该是有恨的,苏睿并非是好人,表面完美丈夫,实则很渣,赌博欠债,暗地里却总想着暗害李晓楠,为还债还家暴李晓楠。李晓楠似乎是知道的,她每次都躲过一劫,比如开车时刹车突然失灵 ◶2025-08-14 22:49:04 𝄐0 #
明朝传奇太监政治家:冯保到底是个怎样的人? 话说大明王朝有三大政治集团:代表皇帝利益的“太监集团”、权倾天下的“文官集团”(内又分“首辅集团”、“次辅集团”)、作为帝国未来之星的“裕王集团”(与“文官集团”交错相容,你中有我)。大太监冯保,历经了嘉靖、隆庆、万历三朝,在嘉靖朝磨砺、从隆庆时掌权、于万历朝配合一代名臣张居正,推进帝国改革,被称为隆庆、万历皇帝的心腹、张居正的好搭档,作为明朝著名改革家 ◶2025-08-14 22:27:13 𝄐0 #冯保#明朝
商鞅变法只是促使秦国国力增强 和秦国的国主并没有直接的关系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是的。这个问题,相信很多朋友会和我一样,一开始也很迷惑。相传六代而不断政,在封建社会,尤其是2000多年以前的时代,确实是非常少见。有的人会第一时间想到一定是商鞅变法起的作用,还有的人会觉得,和秦国所处的国际格局有一定关系。其实这两种说法都对,但也不都对。 ◶2025-08-14 22:11:55 𝄐0 #商鞅变法#秦国
汉献帝苦等一生,最后却自己做了皇帝 汉献帝有多可怜?想必对稍微了解的朋友们都知道,虽然是一位皇帝,但是他的生活却没有半点皇帝的样子,就算是自己的爱妃都能在自己面前“惨死“,这样的皇帝,还有什么意思呢?但是提到汉献帝的时候,就不得不说他的”皇叔“了。这刘备白手起家靠的是什么?那就是汉献帝,如果不是因为汉献帝的名头,刘备一点名气都没有!要知道当年的刘备打着光复汉室的旗号招摇撞骗,慢慢的打出了名 ◶2025-08-14 21:50:51 𝄐0 #汉献帝#东汉
她曾受到皇太极的专宠,最后为何被嫁给其他人? 曾有一位妃子曾经受到皇太极的专宠,最后却被皇太极嫁给了其他人。感兴趣的读者和历史记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在那个时候,因为人们没有受到儒家思想的熏陶,所以会做出很多荒唐的事情,就是被那时的思想所影响,在当时这位女子是一个蒙古贵族,她当时是处在皇太极的后宫,因为那个时候需要满蒙联姻,其实就是用女子来换取和平或者利益 ◶2025-08-14 21:38:59 𝄐0 #古代#清朝
朱高炽做了什么?他在位仅一年,为何能得到那么高的评价? 朱高炽,明朝第四位皇帝,朱棣的长子,生母是仁孝文皇后,他在位时间仅一年,但却受到了很高的评价。下面历史记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如果不是朱高炽的父亲造反,他恐怕这一辈子都与皇位无缘,可他的父亲朱棣偏偏发动了靖难之役,自己做了皇帝。 可是,朱高炽的身体并不好,他做了皇帝还不到一年,就因病去 ◶2025-08-14 21:20:14 𝄐0 #朱高炽#明朝
逍遥津之战中,张辽为什么能够横扫江东十几位虎将? 逍遥津之战,一次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而主角是曹魏五子良将之首的张辽。张辽能够取得逍遥津之战的伟大胜利,是着实不容易。因为在当时,张辽能够指挥的军队只有七千人,而吴军却足足有十万,更重要的是,吴军此次的统帅是吴国皇帝孙权,在加上吴国强大的将军阵容,因此,可以说,逍遥津之战,张辽所面临的压力是前所未有的大。那么,张辽到底是如何以七千胜十万的呢?张辽当时所面对 ◶2025-08-14 20:55:16 𝄐0 #张辽#汉朝
晚唐风雨飘摇已经病入膏肓了 为何唐僖宗一点也不着急改变什么呢 晚唐既然已经是风雨飘摇,病入膏肓,唐僖宗着不着急都改变不了什么,况且,怎么能指望一个12岁的孩子承担起复兴大唐的责任呢?在唐僖宗的十五年为帝生涯中,他也并非是一直不着急,只是等他着急的时候已经晚了,帝国的崩塌近在眼前了。唐僖宗李儇是唐懿宗的第五子,唐宣宗的孙子。唐宣宗当初在37岁的高龄被宦官扶上皇帝位,励精图治,开创了大中之治,是晚唐最后的荣耀。唐宣宗去 ◶2025-08-14 20:43:12 𝄐0 #唐朝#唐僖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