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官40年先后辅佐三位皇帝的名相寇准,到底是个怎样的人? 说起来,大宋王朝向来不乏名相,但像寇准这样能够家喻户晓的却是不多。寇准一生为官40年,清正廉洁,以民为本,政绩卓越,曾四居相位,先后辅佐太宗、真宗、仁宗三位皇帝安邦治国,功名远扬。众所周知的是,寇准为人刚直不阿,敢于言事。宋太宗就曾赞赏其说:“朕得寇准,犹文皇之得魏徵也”。但是,寇准晚年却居功自傲,生活奢侈,狂放不羁。每次请客都会灌别人酒水,搞得同僚苦不 ◶2024-11-10 15:50:45 𝄐0 #寇准#北宋
金国15万军队灭北宋时,80万禁军在干嘛?说出来就是千古奇耻 中华上下五千年,经历了多少朝代,历史的车轮在不断前进,朝代也在不断地经历着更迭。朝代更迭是正常现象,每个朝代都会经历一个由盛到衰的过程。一个朝代走到顶峰之后,自然而然就会开始走下坡路,不过每个朝代灭亡的理由都不一样。有的朝代是因为帝王昏庸无能,朝堂上奸臣当道,百姓们民不聊生,由此导致了整个朝代的覆灭。而有的朝代,帝王有心无力,朝代建立之初根基就坏了,还面 ◶2024-11-04 11:54:56 𝄐0 #金国#北宋
刚正不阿的寇准,为什么会有人说他奢侈无度? 寇准是北宋著名得到政治家,担任北宋真宗宰相时,主张真宗亲征抗辽,在“澶渊之役”中战功卓越。为人刚正不阿,礼贤下士,不趋炎附势,敢直言进谏,因此被其他的大臣排挤陷害,最后导致他两次被罢相,后来又被贬为雷州司户参军。在雷州时,指导当地居民学习中州音,传授农业技术、兴修水利,开渠引水、灌溉良田,向群众解说天文地理,力避邪说,同时还修建真武堂,收徒习文学艺,传播 ◶2024-10-31 19:01:21 𝄐0 #寇准#北宋
在北宋的险恶政治环境中,晏殊为何绝对算是一个异类? 晏殊是谁?宋真宗为何这么器重他?下面历史记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晏殊14岁时,被江南按抚举荐进京,以神童入试。殿试第三天,他发现,“赋”的作文题目自己在十天前温习时就写过了。对常人来说,这可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考前,有人想方设法带小抄,有人不惜动用大笔银两冒着被砍头的风险托关系找门子让考 ◶2024-10-24 11:03:39 𝄐0 #北宋#晏殊
司马光年老体弱时友人出钱给他买婢女 为何最后拒绝了呢 (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汉族,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奋。以“日力不足,继之以夜”自诩,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史学上的成就,相信我无需再多嘴。至于其他的,司马光其 ◶2024-10-23 01:56:30 𝄐0 #北宋#司马光
宋太祖赵匡胤在死时,两个儿子都已成年,他为何还将皇位传给弟弟赵光义? 在中国古代,皇家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则,那就是皇帝几乎都是将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可凡事总有例外,赵匡胤在死时,有两个已经成年的儿子,可为什么最后依然将皇位给了弟弟赵光义?真的是杜太后有临终遗嘱?专家对于赵匡胤将皇位传给赵光义的原因也是众说纷纭,各执一词,没有一个明确的论断。宋史的解释是赵匡胤的母亲杜太后在建隆二年(961年)病重,赵匡胤一直陪伴在左右,杜太后 ◶2024-10-18 23:47:39 𝄐0 #赵匡胤#北宋
赵匡胤夺取后周大权后,他是怎么对待柴荣的7个儿子的? 时期,中国处于严重的分裂局面,当时小国林立,彼此之间展开混战,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其中后周便是其中的一个,后来更是迎来了一位雄才大略的君主柴荣,据史料记载,柴荣一生文治武功突出。然而不幸的是,柴荣在北伐契丹打算收复幽云十六州的时候,突然患上重病,不幸英年早逝。大家要知道的是,当时赵匡胤可是深受柴荣的器重和信任,柴荣去世后,赵匡胤担任归德军节度使,成 ◶2024-10-12 21:24:27 𝄐0 #赵匡胤#北宋
中国古代十大美男谁能上榜?狄青上战场必戴面具! 中国美男,包括潘安、卫玠、子都、宋文公、宋玉、、嵇康、韩子高、、独孤信。潘安有“河阳一县花”之称,是为数不多的用花来比喻其样貌的美男子之一,也是中国古代十大美男子之首。当今时代,人们往往称赞别人英俊的时候基本都会来一句“貌似潘安”。其实,美男子在北宋也有,每每提及北宋的美男,狄青似乎必被点名。那么,狄青美到何种程度呢?有资料说,他只要一上战场,必戴面具, ◶2024-10-10 08:17:02 𝄐0 #北宋#狄青
北宋名将狄青出征前是怎么立威的 斩了三十二名将校枭首示众 狄青是北宋名将,但他出身不高,是个小兵出身,所以他脸上才有当兵时留下的印迹。后来他因屡立战功,被一直提拔,成了宋仁宗的爱将。宋仁宗让他把脸上的印记去掉,他说这是我从变通一兵到将军的见证,可鼓励三军,不可去掉。宋仁宗觉得他说得有理,对他更加器重。狄青虽得皇帝器重,一些出身高贵的将校难受瞧不起他。他领兵出征时,就有将校不听号令,他一次斩了三十二个,剩下的全老 ◶2024-09-25 22:31:32 𝄐0 #狄青#北宋
王安石出一绝妙上联,结果成千古绝对 北宋时期,王安石和苏轼是政治上的对头。不过,两人也都是才华横溢的文学大家,彼此惺惺相惜。王安石在和苏轼的交往中,曾经出了个绝妙上联刁难他,结果千年来都无人能对得好下联,这句上联也就成了“绝对”。要说两个人是政治对头,其实也没有针锋相对那么夸张。当时,王安石担任的是宰相之位,苏轼的官职和他比起来还差了一大截。王安石主张变法,苏轼反对激进,两人在朝廷上就会杠 ◶2024-09-24 16:07:54 𝄐0 #王安石#北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