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樊之战于禁大败,为何曹仁却见死不救呢? 在汉末三国时期,,是一场经典的战役,关羽擒于禁,斩庞德,威震华夏,成为关羽历史上最辉煌的一段生涯。一方面,在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中,水淹七军反映了关羽的勇武,指挥作战能力也很强,进行了决堤蓄水。 另一方面,在《三国志》等正史记载中,关羽并没有决堤水攻,之所以能够淹没于禁率领的七郡,是因为霖雨导致了自然水灾,使 ◶2025-07-22 13:31:35 𝄐0 #
昆阳一战王莽为什么会输给刘秀 王莽四十万对战刘秀三千人是真的吗 对昆阳之战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记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昆阳之战,王莽四十万人对战三千人,其实这句话不准确。史书记载,新军的统帅王寻,带了五万人左右来攻击刘秀,先锋部队只有一万人,刘秀率三千骑兵冲杀,“光武奔之,斩首数十级”,斩杀大将王寻。古代军队通讯方式低下,指挥不便,刘秀这种一波冲击中枢灭掉主 ◶2025-07-22 09:36:08 𝄐0 #
宋神宗讨伐西夏时形势一片大好,为什么会败给西夏呢? 宋神宗即位后,为了改变北宋积贫积弱的现状,所以任命王安石展开变法,并且计划消灭西夏,一统西北地区。此后宋神宗发动熙河开边,经过数年的运营,终于是收复熙、河、洮等六州,算是完成了起初制定的目标。不过此后宋神宗却在讨伐西夏的路上吃了败仗,而且损失惨重,这也给此后北宋的灭亡埋下了一颗危机的种子。什么宋神宗会在一片形势大好的情况下输给西夏呢?1067年,年仅19 ◶2025-07-18 12:16:25 𝄐0 #宋朝#宋神宗
李世民在位做过哪些事情?唐朝守业者李世民的政绩! 收服突厥虽然内部已经没有对手,但外部仍不太平。刚即位不久,突厥首领颉利可汗听说唐朝政局发生动荡,认为有机可乘。亲率大军一路南下,几乎未遇到任何抵抗,来到了与长安城隔河对峙的渭水北岸。而此时呢,长安城内并没有多少兵力,大队人马哪儿去了呢?原来,李世民是想在半路拦截突厥部队。但颉利可汗并没有和唐军硬碰硬,而是加快行军速度,绕过防线,直扑长安城。正在整个朝野上 ◶2025-07-16 12:12:44 𝄐0 #唐朝#李世民
真实的历史关羽真的在华容道放走过曹操吗? 赤壁之战中曹操的80万大军被孙刘联盟所击败,而后曹操带领军队展开了逃亡,当跑到华容道的时候却被关羽堵住了去路。本以为曹操的生命将在华容道结束,结果关羽因为感怀当年曹操的恩情就把他放走了,于是便有了三国演义中关羽义释曹操的一幕。可以说华容道义释曹操可谓是三国中的点睛之作,也正因如此关羽才被称之为“义”的化身,也才 ◶2025-07-15 22:08:55 𝄐0 #三国#关羽
揭秘日本侵华女兵不为人知的秘密 对于当年日本侵略中国的事情想必大家都知道,在当年战争中日本男人所表现出来的残暴特征,很多历史见证者都历历在目,然而在华夏大地上还有他们的帮凶,那就是日本女兵,下面就来给大家揭秘日本侵华女兵不为人知的秘密,以及他们的真面目。 战争期间成立的以国防妇人会为代表的法西斯主义妇女团体随着战争的扩大和持久而得以发展壮大,妇女们开展了包括慰劳官兵、资源回收、爱国储 ◶2025-07-14 22:41:39 𝄐0 #抗日战争
历史上的八王之乱是什么样的?最终导致了五胡乱华! 八王之乱:混合着阴谋、血腥、奸诈与背叛,最终导致了!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曹魏以挟天子以令诸侯起家,又以逼迫皇帝禅位立国。但是曹操和曹丕或许从未想到过,自己的报应会来得那么快。、司马昭、司马炎,三个人让曹魏达到了最强大的时期,也为它画上了句号。按理说,完成了天下大一统的西晋是有能力做出一番事业的,但是 ◶2025-07-14 22:02:14 𝄐0 #八王之乱#晋朝
汉末襄樊之战的背景是什么?襄樊之战的经过又是怎样的? 关羽襄樊之战简介:襄樊之战的背景是什么?襄樊之战的经过是怎样的?襄樊之战有什么意义?下面历史记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襄樊之战简介 东汉末年的襄樊之战,亦称为关羽北伐、或荆州争夺战,指的是建安二十四年(219年),部将关羽率军从荆州南郡出兵,进攻曹魏占据的襄阳、樊城的一次重要战役。 此 ◶2025-07-14 20:21:43 𝄐0 #
古代战场瞬息万变,那么战况信息都是怎么传递的? 古时候并没有现在这种发达的通讯系统,现在信息能够在瞬间传遍全球每个角落,但是古时候就只能用快马来跑,那么对于紧急信息的传递过程,古人具体是如何实施的呢? 古时候的文件传输靠的是驿站,一般每隔20里有一个驿站,一旦需要传递的公文上注明“马上飞递”字样,按规定要求每天300里,如遇紧急情况,可每天400里、600 ◶2025-07-14 12:40:41 𝄐0 #
曹魏和吴国为何不趁刘备尚未发展起来扼杀呢? 夺取益州花了3年之久,为何曹操和孙权都没有阻止?今天历史记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 曹操阻止了,而且是武力阻止,但由于当时曹魏军事集团后院起火,自顾不暇,尽管文韬武略的阿瞒有计划地采取了一系列的军事行动,花了九牛二虎之力,但是最终错失了良机!而孙权想阻止,却鞭长莫及,不具备阻止的条件。 1.曹操知力有不逮 ◶2025-07-13 22:04:33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