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四平之战失利根本原因 黄克诚之三师七旅,原为井岗山时期的老红军部队,四平撤退时只剩下三千人,失去战斗力:万毅之三师,原一万三千人,只剩四五千人,失去战斗力;一师梁兴初部,还剩五千人,保持战斗力;邓华保一旅伤亡相当严重,失去战斗力;二师罗华生部伤亡较大尚保持战斗力;还有三师、八旅、十旅、杨国夫部队等,都打得疲惫不堪和受到较大损失。而且,损失的绝大多数是参加在无数次战斗中幸存的共 ◶2025-01-23 09:48:27 𝄐0 #四平之战#现代
南宋最经典的一场战役!采石之战的起因和结果! 采石之战是宋、金战争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战役,南宋军民在虞允文的指挥下,力挫南侵金军主力,打破了完颜亮渡江南侵、灭亡宋廷的计划,加速了完颜亮统治集团的分裂和崩溃,使宋军在宋、金战争中处于极为有利的地位。完颜亮大举进攻南宋高宗绍兴十九年(公元1149年),金朝发生内乱,海陵王完颜亮谋杀了金熙宗,自己当了皇帝。完颜亮残忍凶狠,荒淫暴虐。他上台后,就想发动战争, ◶2025-01-22 21:44:30 𝄐0 #宋朝#采石之战
赤壁之战中孙刘联军胜利的原因是什么?曹操有哪些失误之处?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孙权与的吴蜀联军在长江赤壁一带与曹操军队进行了交锋,史称赤壁之战。这是三国时期“三大战役”中最为著名的一场,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役之一,也是继阖闾破楚之后的又一次在长江流域进行的大规模江河作战。下面历史记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曹操率二十万众 ◶2025-01-22 19:26:04 𝄐0 #
玄武门之变揭示李世民真正的面目!李世民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 当年,由李世民发起和领导的真的可以说是震惊四方。当初,唐高祖李渊带着李家三个儿子和众多文臣武将,经过数年的战争,最后终于一统天下,建立了大唐王朝。李渊称帝后将长子李建成立为太子,次子李世民被立为秦王。但是李世民怎么可能满足只做一个王呢?令李渊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身为次子的李世民竟然也想当皇帝。可是在那个长子为大的年代,次子的身份决定了李世民的地位,只能在李 ◶2025-01-22 16:49:29 𝄐0 #唐朝#李世民
李广利征讨大宛不战而胜,为何却被称为“庸将”呢? 利(?~前88),中国西汉时期将领。汉武帝宠妃李夫人之兄,是昌邑哀王(刘髆)的舅舅。中山(今河北定县)人。 李夫人早卒,武帝曾以李广利为贰师将军,封海西侯,其兄李延年为协律都尉。 征和三年,李广利出征匈奴前与丞相刘屈髦密谋推立刘髆为太子,后事发,刘屈髦被杀,李广利投降匈奴。李广利投降匈奴后,亦被杀。 秦汉 ◶2025-01-22 09:05:26 𝄐0 #汉朝#李广利
四平战役中,林总为什么生气掀桌子?手下爱将带房东女儿投奔杜聿明 1946年1月,国民党向东北大量增兵,至3月下旬,进入东北的军力达到6个军31万余人。3月27日,东北保安司令长官杜聿明集中11个师的兵力,向东北民主联军(东北人民解放军、四野)战略据点 本 溪、鞍山、四平街(四平市)等要点发起进攻。面对敌人来犯,东北民主联军总司令林总、政委彭真集中主力于四平街地区阻止国民党军北进。四平保卫战,东北民主联军作战月余,伤亡 ◶2025-01-21 22:47:28 𝄐0 #四平战役#现代
街亭之战究竟是谁的错 马谡为什么要做出错误的判断 你真的了解街亭之战吗?历史记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是在主观上犯了最大的错误---专搞形式主义。不仅照搬照抄兵书上所写所述,而且如果以其下属大将王平所述为信,那么最致命的是他刚愎自用,没实战经验,没有根据实际的山地情况和按照客观的地形来进行安排。从马谡在登山弃径而驻的兵法部署中看出,有一股想要置之死地 ◶2025-01-21 08:13:59 𝄐0 #蜀汉
“陈桥兵变”赵匡胤为何不费一兵一卒?赵匡胤的夺权之路! “陈桥兵变”赵匡胤为何不费一兵一卒?下面历史记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赵匡胤在“陈桥兵变”中以兵不血刃的方式就夺取了后周政权,为何他如此顺利的就政变成功,而且还没有遇到来自朝廷的反抗呢? 掌控兵权,安插自己人 首先掌控兵权并不一定意味着可以政变成功,有很多没有掌控兵权的人也通过政变夺取了政权。如 ◶2025-01-20 19:30:42 𝄐0 #
邯郸之战秦国的损失有多大 秦昭襄王为什么要逼死白起 对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记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就在长平之战后一年,眼见赵国没有如约割让当初约定的六座城池,反而与其他五国眉来眼去积极组建对抗秦国的合纵联盟,深感受到欺骗和巨大威胁的秦昭襄王决定再次兴起大兵攻打赵国。然而虽然仅仅过去一年赵国自身的实力的确尚未恢复,但面对着这个武德浓厚的国家,秦军的 ◶2025-01-19 18:27:46 𝄐0 #邯郸之战#秦国
垓下之战中,为刘邦出谋划策的谋士是谁? 203年12月—前202年1月,楚汉两军在垓下进行了一场战略决战,史称垓下之战。下面历史记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这场战争的结局是楚军大败,项羽乌江自刎。同时也是双方决定性的战役,它结束了秦末混战的局面,统一了中国,奠定了汉王朝四百年基业。 垓下之战如此结局的原因有很多,不过其中之一就是 ◶2025-01-19 00:23:48 𝄐0 #垓下之战#张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