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高燧为什么能保全性命?他懂的适时收手、及时认输 朱高燧,朱元璋的孙子,朱棣第三子,明仁宗朱高炽同母弟,生母是仁孝文皇后徐氏。朱高燧与二哥朱高煦一样,也有一颗夺嫡之心,只是他相对怂一点,懂得适时收手,及时认输,所以最终保全了性命。下面历史记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第一次认怂 由于年龄小,朱高燧一直深受朱棣的宠爱。而作为太子的朱高炽,则由 ◶2024-06-01 20:51:45 𝄐0 #朱高燧#明朝
皇太子朱标的子女都是什么结局? 朱标一共有四个女儿,建文帝登基之后,追尊父亲朱标为孝康皇帝,所以朱标的四个女儿都由升格为公主。这其中,大女儿为江都公主,嫁给了长兴侯耿炳文的大儿子耿璇,也有书中写作“耿璿”。耿炳文早年和父亲一起追随朱元璋,父亲战死之后,耿炳文接任了他的管军总管之职,成为朱元璋手下的一员猛将。洪武三年,耿炳文被封为长兴侯。朱元璋晚年,屡兴大狱,他都毫发未损,说明朱元璋对他 ◶2024-06-01 15:06:09 𝄐0 #朱标#明朝
松锦大战中,洪承畴为什会输的一败涂地? 明朝二百多年的历史中曾出现过不少优秀军事指挥官,其中洪承畴要算是里面的佼佼者。洪承畴家境贫寒,早年曾帮母亲卖豆干为生。后来在亲友的资助下,才正式开始了求学之路。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23岁的洪承畴在殿试(科举考试最后一关)上发挥出色,取得了二甲第十四名的成绩,赐进士出身。此后,洪承畴历任刑部江西清吏司主事、员外郎、郎中等职务。当时谁也不会想到,这个 ◶2024-06-01 14:41:51 𝄐0 #松锦大战#明朝
壬寅宫变:历史上唯一一次宫女起义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那我们的主人公嘉靖究竟有怎样的故事呢?明朝是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一个汉人王朝,享国276年,有皇帝16位。然而,他们个个无比奇葩。有的热衷斗蟋蟀,有的喜欢木匠活,有的痴迷奶妈,最不可思议的是嘉靖皇帝,他喜好虐待宫女,却差一点被宫女勒死,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公元1542年10月21日,天还没 ◶2024-05-31 20:14:41 𝄐0 #嘉靖皇帝#明朝
刘伯温并没有传的那么神,看这几件事就知道了 ,字伯温,元末明初杰出的思想家,,。今温州文成县人。大明第一谋士,被誉为“立德,立功,立言”的三不朽伟人。说起刘伯温,人们总是喜欢拿他和蜀汉的比较,都被说成了能:“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神人。作为儒家和谋士的刘伯温,的确是有才华,不过并不像民间传的那么神乎其神。刘伯温在跟随朱元璋之前在做什么公元1333年,23岁的刘基考取进士。但根据元庭的制度, ◶2024-05-31 17:52:38 𝄐0 #刘伯温#明朝
尚方宝剑是什么?它有多大的权利 想必很多人在电视上都看过,它的作用可以说是威力无边,是所有“兵器”当中的老大。之所以这么说,并不是因为它本身有多厉害,而是因为它的象征意义。人们经常说它既可以斩昏君,也可以斩奸臣。皇帝的权力已经足够高了,可是依然抵不过此剑的威力,如果身为皇帝却过于昏庸,同样有可能被它诛杀。那么这把宝剑的特权,是否真的能够有电视上所说的那么神奇呢?到底能不能斩杀高级官员呢 ◶2024-05-31 16:51:39 𝄐0 #尚方宝剑#明朝
崇祯自认为“朕非亡国之君”!那么明朝为什么会亡于一个殚精竭虑的皇帝呢? 崇祯自认为“朕非亡国之君”!那么明朝为什么会亡于一个殚精竭虑的皇帝呢?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崇祯皇帝明明就是亡国之君,但他却到死也不承认,一再宣称“朕非亡国之君”,而且让人不能理解的是,后世大多也持此论,说明实亡于万历。笔者认为,这样的观点似乎和真实的历史颇有出入。如果了解崇祯帝的话,就不难发现他是一个自视极高的帝王,他在位17年,确曾为挽救大明而 ◶2024-05-31 16:19:20 𝄐0 #明朝#崇祯帝
明朝时期最会作死的皇子 作了一辈子却被自己的侄子杀了 今天讲讲,明朝最作死的皇子——朱高煦。朱高煦,朱棣次子,明仁宗朱高炽同母弟,为徐皇后所生。朱高煦自幼生性凶悍。洪武年间,与秦、晋、燕、周四王世子一同被朱元璋召往京城学习,但却不肯向学,而且言行轻佻经常调戏宫女。明太祖对这个孙子非常厌恶,数次和发牢骚。朱元璋驾崩后,建文帝朱允炆继位。朱棣令朱高煦与兄长朱高炽,一同入朝晋见新皇帝。朱高煦整日游手好闲,品行不端 ◶2024-05-31 02:17:00 𝄐0 #明朝#朱高煦
朱棣靖难之役以后,对明朝的藩王政策作了哪些改变? 明朝的藩王的生活应该分为两个时期,第一是朱棣称帝之前,第二阶段是朱棣称帝之后。朱棣之前,明朝的藩王有封地,甚至一些藩王握有兵权,这些藩王应该说是很惬意的。但是在建文帝开始削藩之后,藩王的日子逐渐不好过了,因为各种理由被削藩,而朱棣靖难之役以后,鉴于自己藩王起事的教训,对明朝的藩王政策作了改变,从此以后的藩王可以 ◶2024-05-30 19:41:36 𝄐0 #明朝#藩王
明朝逃兵三年内竟高达120万,背后真正原因是什么? 明朝逃跑加病故的士兵,三年内高达120万,其实大部分都逃逸了。对于这则历史知识,你敢相信吗?明英宗正统三年,当时担任兵部侍郎的于谦,正巡抚河南、山西,因为河南省遭了灾荒,于谦便上疏朝廷,请求暂停“清军御史”(也就是清点全国军兵的钦差)在全国的活动,让他们各回原处。其中提到,这些清军御史到全国清查各个卫所,发现了一个极其严重的问题,最近三年,全国卫所实际上 ◶2024-05-30 18:56:38 𝄐0 #明朝#朱元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