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庆处死和坤,15年后他为何后悔了? 公元1799元正月,88岁的乾隆皇帝走到了人生的尽头,临死以前,他一直在叮嘱儿子嘉庆,不要为难和珅,更不能要去杀他。当时已经做了四年皇帝的嘉庆对父亲临死之前的叮嘱很不以为然,表面上应付着,实际上已经有了杀和珅的具体计划。他在当太子时,就已经知道这个和珅是个贪得无厌的小人,家中贪污的金钱难以计数。他不明白为什么父亲一直宠着他,对这样一个大清国的蛀虫听之任之 ◶2024-05-30 16:36:51 𝄐0 #嘉庆#清朝
清代法律是什么样的?人性化不少弱势群体也享有特权 封建专制时代,法律面前并非人人平等,这种情况不仅仅局限于平民和官僚之间,在很多方面也所体现。量刑轻重,往往会考虑到双方的等级身份。此外,还有些人属于特殊情况,在刑法上都有区别对待。这一类特殊群体一旦涉入刑案,虽然案情、罪刑相同,而判刑、处罚有别,即“同罪异罚”。了解这方面的情况,对于深刻认识古代社会的复杂性是有益的。下面以清代法律为例分别来讲。第一类,有 ◶2024-05-30 14:08:38 𝄐0 #清代法律#清朝
雍正王朝中“死鹰事件”的主谋到底是谁? 被任命为大将军王的皇十四子胤禵在平定了西北叛乱以后,“九王夺嫡”的形势似乎已经明朗,这场历经数十年的夺嫡之争也似乎走向了终点,胤禵这位在当时继位呼声最高的皇子,似乎就等着临终的那道传位诏书了!可就在这个关键的时候,皇八子胤禩等人制造了“死鹰事件”,用一只死鹰让“九王夺嫡”的最终结果再次变得破朔迷离,变得看不透、猜不透。《雍正王朝》作为一部对雍正皇帝正面演 ◶2024-05-30 13:39:15 𝄐0 #雍正#清朝
慈禧为什么不让载沣当皇帝,原因是什么? 溥仪是载沣的儿子,为什么慈禧在临终前不让载沣当皇帝,而是让三岁的溥仪当皇帝,并且还让载沣当摄政王呢?作为一个正逢多事之秋的国家,让一个三岁小孩来当国家领导人,那不是往国家往火坑里推吗?其实慈禧之所以立溥仪为皇帝,而不立载沣,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与她的家族叶赫那拉氏有关。载沣的嫡母(不是生母)是的亲妹妹,也就是说溥仪是慈禧太后妹妹的嫡孙子。再有当溥仪继位后,虽 ◶2024-05-30 05:02:54 𝄐0 #慈禧#清朝
吴三桂造反时大半个中国响应 在如此大好形势下为什么还是失败了呢 吴三桂起兵造反的时候,全国形势一片大好。王辅臣在甘肃起兵,耿精忠在福建起兵,尚之信在起兵,孙延龄在广西起兵,吴之茂在四川叛变,蔡禄在河北叛变,郑经在台湾响应。另外,还有四川的少数民族土司造反,察哈尔蒙古布尔尼造反,青海墨尔根台吉造反,包括清朝的属国朝鲜也开始造反。可以说,大半个中国都造反了,清朝只剩下关外及中原地区。造反的各方,对清朝形成了一种包围的态势 ◶2024-05-30 04:08:14 𝄐0 #清朝#吴三桂
吃喝不愁的清朝皇子,为什么死也要夺皇位? 虽然能坐上龙椅的只能有一个人,可是只要是投胎投得好,成为皇亲,那可真是一出生就站在金字塔尖上了。若是做个王爷,那也是富贵泼天,成天吃喝玩乐,,不像那皇帝,每天都要处理大大小小的国务,还要应付大臣们的唠叨。这么说来,好像王爷和皇帝之间并没有多大的区别。那么,皇帝与那些王爷们到底有啥区别呢?接下来咱们就来看看康熙吃鲥鱼的故事。康熙皇帝十分喜欢吃鲥鱼,一条鱼对 ◶2024-05-30 03:02:55 𝄐0 #康熙#清朝
阿桂:乾隆最宠爱的大臣,最后为何被赐毒酒? 在清朝乾隆时候有两个非常得到乾隆宠爱的大臣一个是和珅,另外一个就是阿桂。阿桂担任军机大臣时间达到20多年,一直压制着和珅。只要有阿贵在和珅就不敢跟他斗。只是到了乾隆晚年,阿贵就慢慢的想在朝堂里面掺合了,就主动到了地方去。这时候和珅才敢在朝堂上作威作福。阿桂出生也是比较显赫的,他是满族人,祖上世世代代都是清朝的大臣。父亲是大学士深得皇上的器重。而且他从小就 ◶2024-05-30 01:28:48 𝄐0 #阿桂#清朝#乾隆
马常在一生无宠,可以说是乾隆后宫最惨的妃子 在年间,后宫中有一位,一生无宠,却活了五十岁,难以想象,漫漫长夜,她是如何熬过这么多年头的。按常理说,即便是有些妃子不受宠,但只要多熬几个年头,也会被皇帝注意到,然后晋封的,可是这位女子,直到去世,也只是一个小小的常在,由此可见,她有多不受待见。马常在刚进宫时,也是一个妙龄女子,但却只封了答应,由此可以看出,她的出身并不好,甚至可以说十分低下。后来,她便 ◶2024-05-29 19:19:12 𝄐0 #马常在#清朝
清朝皇帝处理政务时, 到底是说满语还是汉语? 由于清朝离我们最近,留下的史料也最多,因此大家在清宫剧中,会看到这样的一幕,上朝的时候,下面全部都是跪拜的文武百官。这时太监就会高喊“皇上驾到”,随后皇帝便开始和大臣们谈论军国大事,然而其实据史料记载,在真实的历史上,这样的情形还是相当少见的。几乎每个月才会出现这样的一次,据资料揭露,皇帝在处理军国政务的时候,基本上是采取召见的方式,而官员一般要等皇帝吃 ◶2024-05-29 19:05:52 𝄐0 #清朝#乾隆
退休官员向乾隆递上一道奏折,乾隆却下令“绞立决” 清朝退休官员尹嘉铨,在70多岁的时候,向乾隆皇帝递了一本奏折。乾隆不收,让他不要再递这种折子了。结果他不听,又追加了一本。乾隆冒火了,把他抓起来,对他一通严查,刑部判他一个凌迟处死的罪行。最后乾隆皇帝开恩,不凌迟,改为“绞立决”。尹嘉铨究竟要给乾隆说什么事,为什么最终事没说好,结果把自己的命给搭进去了呢?我们先来看看这件事。尹嘉铨在乾隆元年中举,当官后, ◶2024-05-29 18:23:34 𝄐0 #乾隆#清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