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炀帝是个昏君吗?为什么隋朝步秦朝后尘二世而亡? 如果要在历朝历代选出一个字,最能代表广大中华人民的话,中国人无疑会选择"汉",中国的主体民族便是汉族,中国人民也喜欢以"汉人"自居。而在看来,更能代表中国人的汉字则是"唐",世界各地的华人聚集区的别称,便是"唐人街"。汉唐,同为中国历史上的辉煌时代,代表的是古代中国的文化传承 ◶2024-12-08 11:37:10 𝄐0 #隋朝#隋炀帝#隋朝
罗士信为什么能跟李元霸打成平手?原因是什么 其实罗士信在成名之前,遇见紫阳真人的徒弟李元霸打成平手是小说家之言,李元霸真实历史没有此人。李元霸是演义和评书艺人虚构的一个人物,据说他有神力――四象不过之力。说他是李世民的弟弟,李渊的小儿子。历史上李渊确实有个小儿子,叫李玄霸,不过生下不久就夭折了。罗士信历史上确有此人,罗士信(约600年―622年),齐州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和秦琼是同乡也是好朋友) ◶2024-12-07 21:47:04 𝄐0 #罗士信#隋朝
宇文护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历史上真的杀了三位皇帝吗 北魏孝武帝为大军阀高欢所逼,自洛阳入关,宇文泰迎孝武帝定都长安,称西魏,高欢拥元善见为帝定都邺城,称东魏,从此东西两魏只是名义上拓跋氏是皇帝,而真正执政的却是宇文家族和高欢家族。宇文泰是宇文家族基业的奠基人,组成关陇统治集团,东征西伐,西魏在他执政期间,政局稳定,国力强盛。宇文泰临终时,想到自已那些年幼的儿子们,实在放不心,想到他侄子宇文护已是成年人,一 ◶2024-12-05 08:13:05 𝄐0 #隋朝#宇文护
隋朝名将薛世雄为什么会被活活气死? 被活活气死的将领薛世雄,感兴趣的读者和历史记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灭掉杨善会之后,窦建德牢牢地坐稳了河北老大的位置了,成了称霸一方的土皇帝。不过,不久之后,一个狠角色——薛世雄,登场了,率领着他的三万“幽荆精兵”。 面对这样一位来势汹汹的大将,窦建德明确表示:压力很大!自己的人马虽然多,但那都是造反起义发展起 ◶2024-12-04 10:04:04 𝄐0 #隋朝
正史中的隋朝四将是哪些人?他们的实力如何? 和秦朝一样,仅仅只是历经两代,但涌现的将星却不可胜数,其中又以四大名将最为勇猛。跟着历史记小编一起探寻。 有人说秦琼秦叔宝是正史中的隋唐第一高手,演义小说中的秦琼只是“隋唐第十三条好汉”,这是对秦琼武功的弱化。这话可能只对了一半:要说秦琼是大唐中的第一单挑悍将,这是有正史依据的,但是要说秦琼打遍隋唐两朝无敌手 ◶2024-12-03 23:32:46 𝄐0 #杨素#隋朝
古代大理寺的作用是什么 里面会不会出现假案呢 大理寺,对于许多人来说,是十分熟悉的名称。无论是在影视剧中,还是在阅读中,都可轻易见到。尽管如此,却很少有人能说出大理寺的历史及职能,认识仅停留于表面。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了解一下历史中的“大理寺”。大理寺,古时的官署名,它的作用类似于如今的最高法院,负责重大案件的审理。以职能性质来说,它早在秦汉时期便已出现,不过当时叫做“廷尉”。北齐时期,该机构称名 ◶2024-12-03 17:16:43 𝄐0 #隋朝#大理寺
李渊为什么会起兵造反呢 只因喝醉之后睡了皇帝的妃子 李渊为什么会起兵造反呢,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千百年来,诸多皇朝更替。总会有人因各种各样的原因起兵造反,然而也有人,却因酒后误事,被人设计,宠幸了皇帝的妃子,无奈之下造反,竟无意之中成为开国之君,还建立了一个辉煌朝代,这个人就是唐高祖李渊。李渊出身还是比较可以的,他是西凉国君主李暠的后裔,杨坚是他的亲 ◶2024-12-02 20:34:10 𝄐0 #李渊#隋朝
杨坚:历史上的“妻管严”皇帝,晚年竟过度放纵而亡 这位皇帝便是杨坚,而他的妻子便是文献皇后独孤伽罗。杨坚的父亲叫杨忠,是北周赫赫有名的大将军,曾经还在独孤信手下当过差。那时候,独孤信十分赏识杨忠,明里暗里没少提拔他,而杨忠一直感念着独孤信的这份情。杨坚和独孤伽罗自幼相识,他们的婚事是双方父母定下的,那个时代基本上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且夫妻之间大多没有爱情可言。可是独孤伽罗和杨坚不一样,他们爱慕着 ◶2024-11-30 15:11:44 𝄐0 #杨坚#隋朝
历史上第一个状元试谁?名字早已被人遗忘 史上第一个状元,李世民将他外放,名字早已被人遗忘,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许多了解历史的人,尤其是喜欢研究历史制度的人,应该知道,历史上有一个制度叫做科举制。其实科举制的功能类似于现在的高考,只不过高考是为选拔进入高校的人才,而科举制是直接为选择官员,为社会直接进行选拔人才。科举制可以是一个贬义词,也可 ◶2024-11-29 23:40:34 𝄐0 #孙伏伽#隋朝
隋炀帝开创了多个“第一”,为什么他的名声那么差呢? 李世民夺位后,很喜欢跟臣子谈论读书心得。一次,他对左右说,我读了《集》,知道隋炀帝也认同尧舜的功绩,否定桀纣的暴行,但他做起事来,怎么就完全相反了呢?劝谏小能手魏征,立马回答说,一个君主,哪怕再有才,也应当虚心听取属下的劝谏,这样“智者献其谋,勇者竭其力”,治国大事才不会跑偏掉。魏征接着说,但是,“炀帝恃其俊才,骄矜自用,故口诵尧、舜之言而身为桀、纣之行 ◶2024-11-29 18:06:27 𝄐0 #隋炀帝#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