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乱安禄山死在了自己儿子手里,史思明也步了他的后尘! 755年的十一月,三镇节度使安禄山在范阳起兵叛乱,打开了大唐由盛转衰的序幕,而这场叛乱在后世的名字,本该被命名为安禄山之乱,却变成了安史之乱,原因就是长达七年零两个月的叛乱,安禄山却只领导了最开始的一年零两个月,然后就被自己的儿子安庆绪给杀死了。后来安庆绪成为首领,史思明作为安禄山的老部下并不服安庆绪的领导,逐渐夺权,处死了安庆绪然后成为叛军的老大。再后 ◶2024-05-28 22:25:10 𝄐0 #唐朝#史思明
孝庄能力强又辅佐过两位皇帝 孝庄为何不自己做皇帝 还不了解:清代孝庄的读者,下面历史记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清代孝庄太后能力很强,为何不自己当皇帝呢? 孝庄,是清代有名的贤后,他一生共辅佐了三位皇帝,顺治和康熙都是她亲手培养起来的,为大清的稳定立下了大功劳。那么,孝庄这么有政治才能,为何不效仿武则天自己当皇帝呢? 首先,武则天和孝庄的性格 ◶2024-05-28 22:05:02 𝄐0 #
蒙古族过春节是什么样子的?详解蒙古族春节习俗 蒙古族过春节是什么样子的?蒙古族崇尚白色,将白色视为纯洁,吉祥的象征。春节在蒙语中叫“查干萨日音巴雅尔”,意为“白月之节”,今天历史记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 蒙古族的白节跟我们汉族的春节日期是一样的,但并不是古来有之。 由于蒙古族是,逐水草而居,以草木纪年,所以最初他们是在在水草丰美,牛奶香浓的秋季 ◶2024-05-28 21:35:34 𝄐0 #
汉景帝的长子刘荣有后代吗? 汉景帝的长子有后代吗?下面历史记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刘荣到底有没有子嗣,并没有确切的直接记载,但是最大的可能就是,没有。 刘荣,汉景帝所册立的第一位太子,汉景帝的发妻薄皇后不得宠,并没有孩子,其侧室栗姬生下了景帝的头三个儿子,长子就是刘荣。 既然皇后没有儿子,那么刘荣这个长子也就成了优先继承皇 ◶2024-05-28 21:09:24 𝄐0 #
诸葛亮离开人世,为何让人在他嘴里放七粒米? 字孔明号卧龙,是三国时期蜀国的丞相同时也是杰出的,政治家以及等,过年的时候他和叔父一起到了荆州,叔父死后他便隐居隆中,后来用三顾茅庐将其请出,在赤壁之战中将曹军打败,形成了三国鼎足的局势,然后又将荆州夺了过来并且占领。因参与了多次战斗后来积劳成疾享年54岁的时候病逝于五丈原。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是三国时期蜀国的丞相同时也是杰出的军事家,外交家政治家以及书 ◶2024-05-28 20:59:05 𝄐0 #诸葛亮#三国
为什么刘邦要选择曹参当宰相呢 刘邦到底看重他哪一点 去世前,吕后到刘邦的病床前问刘邦,萧何去世后,应该选谁当宰相(指右丞相)?刘邦说曹参。吕后又问曹参去世后呢?刘邦说王凌。(吕后剧照)萧何去世的时候,刘盈问他,该选谁来接替他当宰相呢?萧何也只是推荐了曹参一人。其实,说起来,陈平显然更有智谋,水平更高。但是无论是刘邦,还是萧何,却都只是推荐曹参当宰相。而且,吕后最后竟然也真的就让曹参当宰相了,这是一件奇怪的 ◶2024-05-28 20:43:03 𝄐0 #汉朝#曹参#刘邦
顺治帝不传位于次子福全,为何选择年纪较小的玄烨? 对于顺治皇帝的抉择,相信很多人都非常的疑惑。因为根据度,福全明显更具优势。但最后顺治却选择了玄烨。其实这里有个误区,嫡长子在清朝并没有优势,因为这并不是汉人所建立的朝廷。也就是说两人是同一起跑线,在年长方面福全没有优势。实际上在选择继承人这件事上,顺治并没有发表过太多的意见。并不是他的话语权不够,而是因为他没有心思。他非常喜欢董鄂妃,在她死后顺治一度想要 ◶2024-05-28 20:18:20 𝄐0 #顺治#清朝
严嵩和魏忠贤相比 两人究竟谁的势力更大 严嵩是明朝第一奸臣,魏忠贤是明朝第一奸宦,要说他们谁的势力大,魏忠贤绝对的是老大。如果细细分析,其实他们虽然都很“奸”,能力却非常的强大。要把一个嘉靖年间的内阁首辅与明朝末年天启朝的第一宦官来比较,难度很大,他们一个属于外朝首辅,一个是内廷老大,几乎都保持当时的朝政,如果非要把他们分个高低出来,我们要从几个方面来看。内阁首辅严嵩把持朝政长达20年,典型的 ◶2024-05-28 20:02:32 𝄐0 #严嵩#魏忠贤
朱祁钰明明有除掉朱祁镇的机会 朱祁钰为什么迟迟没有动手 对朱祁钰和朱祁镇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记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后,朱祁镇登基称帝,朱祁钰后面明明有多次机会除掉朱祁镇,朱祁钰为什么一直没有下手? “土木堡之变”后,大明皇帝朱祁镇被瓦剌大军生擒,成为了明代历史上的奇耻大辱,皇帝成了俘虏,京师上下为之震动,俗话说“国不可一日无君”,为了应对当前的危机, ◶2024-05-28 19:37:47 𝄐0 #朱祁钰#朱祁镇
“柏举之战”楚昭王为何“只赏不罚”?楚昭王是个怎么样的人? 《左传》中记载了“柏举之战”后楚昭王一系列的奖赏事件,奇怪的是,其中竟然没有惩罚。要知道,楚昭王在颠沛流离中可是受到了不少的不公待遇,为何他“只赏不罚”?下面,我们来看看这一次楚国奖赏功臣的情况。《左传》云:“王之奔随也,将涉于成臼,蓝尹亹涉其帑,不与王舟。及宁,王欲杀之。”《春秋左氏传》吴国入郢之际,楚昭王逃往随国,此时他必须乘舟渡河。蓝尹亹有舟船,但 ◶2024-05-28 19:16:09 𝄐0 #春秋战国#楚昭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