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伯温说过多少预言?百年后句句应验 朱元璋从民间底层一步步走上九五之尊之位,开创帝国,这其中他付出了无数的努力和心血,带领军队战胜了一路以来的艰难险阻,当上皇帝后,又让人们见识到他不俗的政治才能,推出一系列的改革,改善民生,增强中央统治,社会安定,是他开了一个好头,明朝才能够存在三百多年。据传他刚登上皇位时,有一天在宫中吃烧饼的时候,宫中的侍卫报告说大臣求见,按理说他只需从容接见就行,但朱 ◶2025-07-15 13:45:43 𝄐0 #刘伯温#明朝
司马伦:司马懿的儿子,直接了引发八王之乱 被囚禁后,宫中怨声载道,东宫侍卫首领本想联合大臣张华和裴頠一起诛杀妖后,还政太子,但是张裴两个怕兵变影响稳定。于是两人想起了握有部分军权的司马懿的小儿子司马伦。司马伦,司马懿与柏夫人的独子,也是最小的儿子。长大之后一事无成,全凭血缘关系享荣华富贵。司马炎称帝后,这哥们就因为偷穿侄子的御裘穿被卫兵发现,判了死刑,结果司马炎念在血亲的份上于是饶了他。后来他又 ◶2025-07-15 13:22:35 𝄐0 #司马伦#晋朝
令人羡慕的4对名人夫妻:爱情成了传奇 冰心与吴文藻。吴文藻赞美冰心“是一位新思想旧道德兼备的完人”。她的婚恋观,如宗教般神圣;而他自己也不失表明,“爱了一个人,即永久不改变”,即“为不朽的爱了”。朱自清与夫人陈竹隐。陈竹隐写的《忆朱自清》一文中,陈竹隐写了她与朱自清第一次见面时的情景:“他的身材不高,白白的脸上戴着一副眼镜,显得文雅正气,但脚上却穿着一双老式的双梁子布鞋,又显得有一些土气。我 ◶2025-07-15 12:54:35 𝄐0 #郁达夫#王映霞#民国
为保同族屠杀异族,冉闵能算得上“屠夫”吗? 我国历史上发生了无数次战争,而且一打仗肯定就会牺牲。时代的战争造成的伤亡还是比较大的,但其实有很大一部分伤亡是可以避免的,比如屠城。战争中有伤亡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但是如果碰到敌人入侵,没有办法之下,屠杀异族,保护自己的族人,将异己势力消灭,这样的人算是屠夫吗?族窃取了曹魏的成果以后,国家动荡不安。五胡趁机将中原地区给占领,继而开始了他们的残暴统治。各个 ◶2025-07-15 12:37:14 𝄐0 #晋朝#冉闵
李寿从没打过胜仗,为什么被后人称为战神? 李世民作为历史上最出色的帝王之一,他有着两大长处,一个是他超凡的军事指挥才能,另一个就是他的识人之能。李世民是马上皇帝出身,在唐朝开国之战中,他独自一人指挥了绝大部分战役,虽然不能说每战皆胜,但整体战绩而言还是相当可观的。而且李世民知人善用,他手下也有很多能征善战的将领。在唐朝诸多大将中,既不乏苏烈、李靖、薛仁贵这样文武全才、运筹帷幄的大元帅,也不乏秦叔 ◶2025-07-15 12:17:54 𝄐0 #李寿#唐朝
颖贵妃:与令妃情如姐妹,统领大清后宫20年 ‘在清朝后宫史上,蒙古女人一直都扮演着重要角色,比如说清朝初年的孝庄太后,连续抚育顺治、康熙两位皇帝,可谓功不可没。虽然康熙朝之后,蒙古妃嫔在清朝后宫的数量有所下降,但她们仍然在清朝后宫发挥着余热,今天笔者要讲的是乾隆后宫的一位蒙古妃嫔,她就是。关于颖贵妃的出身,史料记载她是蒙古镶红旗巴林氏,父亲纳亲是都统兼轻车都尉。从这个记载来看,颖贵妃并非像清朝初年 ◶2025-07-15 11:54:11 𝄐0 #颖贵妃#清朝
禅让制是怎么变成世袭制的?原来这么有意思 说起中国历史中的圣明君主,那必然就是尧、舜、禹、汤、文、武这六位先圣。今天我们就来谈有一下关于这六位相先圣的故事。其实他们也谈不上什么大王、皇帝,都属于部落酋长的级别。只不过相比较文明不赤裸身体,不吃人肉部落酋长之间也和平相处采用来交接权力。说起禅让制就是指统治者把首领的位置让给别人“禅”意为“在祖宗面前大力推荐”,“让”指“让出位置即领导地位”。这些都 ◶2025-07-15 11:24:43 𝄐0 #禅让制#上古
长平之战楚国明明可以趁机攻打秦国 为何没有付出行动呢 长平之战楚国为何不趁机的打秦国呢,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说到历史上的长平之战,其实一直是一个谜团,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当时的秦国实力并不是那么强,最后却可以完胜,其实,小编觉得这应该还是与当时的统治有关的,当时楚国的实力一般,可以最后却输了,在不得不说完全就是自己没有把握机会,小编看到有不少的人在问小编 ◶2025-07-15 10:55:03 𝄐0 #战国#楚国
他是得力将领还封了太子太师,却被皇帝株九族 自古以来,为皇帝打下江山的将军后来都会得到很高的待遇,可是有一位将军下场就非常惨,还被株连九族,那就是傅友德傅将军。下面我和大家说说关于这位将军的故事。元末,他参加义军,跟着李喜喜进入蜀地。后来他遇到了朱重八,就到了朱重八的麾下,成为了朱重八的手下。再后来他跟着徐达去讨伐元朝,七战七胜平定了甘肃。于是官职逐渐越做越大,打的仗也越来越多,败在他手下的元军不 ◶2025-07-15 10:36:12 𝄐0 #太子太师#明朝
明朝大臣方孝孺壮烈而死,他的死冤不冤? 忠愤激发,视刀锯鼎镬甘之若饴,百世而下,凛凛犹有生气也!这大概是后人对明朝大忠臣方孝孺的最贴切的评价了,也无疑是对方孝孺节操、风骨的最高概括。说此言者是清朝杰出政治家、著名历史学者张廷玉。其实张廷玉对于方孝孺的评价不全是褒扬,他也承认方孝孺的才能有限:“抱谋国之忠,而乏制胜之策”。今天咱们暂不讨论方孝孺是否真的有治国安邦之才,仅就他的风骨或节操来探讨一下 ◶2025-07-15 10:08:58 𝄐0 #方孝孺#明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