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是怎么拦路抢劫的 至少要有三个条件才能抢 影视图在各种小说和影视中,半山腰一声锣鼓响,齐霍霍开出一队人马,一声响亮:此树是我栽,此路是我开,要想从此过,留下买路钱。没错,这就是古代抢劫的标准套路。我们不要以为这剪径就是天底下最简单最没技术含量的买卖,只要腰里别把刀,往荒郊野岭一钻,遇到个过路客商或者美貌女子,便可以上去劫财劫色。其实,当个抢劫也不简单,至少要有三个条件。抢劫在《隋史遗文》里,程咬 ◶2025-06-20 17:24:57 𝄐0 #隋唐#程咬金
多尔衮死后惨遭清算,孝庄是怎样的态度? 顺治8年2月,刚刚亲政的顺治帝开始对多尔衮执政期间的很多政策提出了质疑,下面的大臣们猜测皇帝是开始要对多尔衮开始清算了,因此便开始争先恐后的上奏检举,然后揭发多尔衮生前很多劣迹。在短短几天的时间里,多尔衮便从大清朝的义皇帝成为十恶不赦的乱臣贼子了。之后,顺治帝便下令夺回多尔衮全部的恩典,还把多尔衮的遗体从墓里掘出进行鞭尸,最终还将其脑袋砍掉吗,暴尸示众, ◶2025-06-20 16:59:49 𝄐0 #多尔衮#清朝
汉武帝晚年间为什么诛灭自己三族? 我们每次对古代帝王歌功颂德的时候,总离不开几位人物,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如果说秦始皇是完成统一第一人,那么汉武帝绝对是那个拓展疆土奠定中国古代基础版图的人,他的一生就是在不断是战争中度过,但是前期的雄心壮志到了晚年却变成了穷兵黩武、诛杀自己子女,甚至于差点断送了自己一手创建起来的大汉王朝。英明神武的汉武帝之所以会诛灭自己三族原因是受巫蛊之术的影响,可能自 ◶2025-06-20 16:30:51 𝄐0 #汉武帝#汉朝
唯心主义有着哪些分类?都有着什么特点 主观唯心主义唯心主义哲学的形式之一。主观唯心主义把个人的某种主观精神如感觉、经验、心灵、意识、观念、意志、潜意识、灵魂、精神等看作是意识世界上一切事物产生和存在的根源与基础,而外部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则是由这些主观精神所派生的,它是这些主观精神的显现。因此,在主观唯心主义者看来,主观的精神是本源的、第一性的,而外部世界的事物则是派生的、第二性的。注意的是主观 ◶2025-06-20 16:13:27 𝄐0 #唯心主义#唯物主义
二战日本从中国抢走的黄金藏到哪里了?还能要回来吗 我们都知道,小日本这个国家是全世界人口密度最大的国家之一,也正是因为这样当年他们才会对我们主动发起战争,二战时候的小日本在中国的土地上真的是把坏事都做绝了,甚至大半个亚洲都被小日本占走了,而他们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掠夺财富,据不完全统计,二战时候的小日本掠夺的财富数量多达五万亿美金,光黄金就有九千多吨,而中国就占了大部分。然而奇怪的却是,战争之后这比财富却不 ◶2025-06-20 15:55:29 𝄐0 #日本#二战
秦淮八艳之董小宛,与冒辟疆携手相伴一生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众所周知,商女就是秦淮河上的青楼女子,她们不知道国破家亡的遗憾和苦难,依然在莺歌燕舞中唱着你侬我侬的情歌艳曲,也许她们并不是不知道,而是知道了又能怎么样呢?十里秦淮是南京繁华所在,一水相隔河两岸,一盘是南方地区会试总考场的江南贡院,一畔是南部教坊名伎聚集之地,说起明末时期的秦淮八艳,在当时那个年代绝对是名震九州,其中最 ◶2025-06-20 15:40:28 𝄐0 #董小宛#明朝
马谡丢失街亭世人都道马谡只会纸上谈兵,面对张郃大军谁能守住? 个人认为街亭还是难守: 一,时代以少胜多的可能性太小,仅有的少数战例基本都在史书上了。 二,街亭有狭路,山口等,但绝不是剑阁那样的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易。被攻破只是早晚的问题。 三,诸葛西边的战事已胶着,没能速战速决,这才是关键;战事胶着,诸葛就失去了时间差的优势,魏军就能摸清蜀军的底,派遣援军。 总之,第一次北伐在诸葛战事胶着的那刻起,基本注定了败局,如 ◶2025-06-20 15:23:00 𝄐0 #三国#马谡
一生正直的王安石,与妻子关系如何? 一生正直的王安石,与妻子关系如何?感兴趣的读者和历史记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我们都知道,王安石是北宋著名政治家、大文豪。他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也就是今天江西抚州人。 宋仁宗庆历年间即1041-1048年,王安石考中进士,后入朝为官,起初仕途也很顺利,得到了皇上的和朝廷的青睐,一直做到宰相。 我们最为熟 ◶2025-06-20 15:10:07 𝄐0 #
历史上最禽兽的王朝,宫女不穿衣服,美人被做成琵琶 通常情况下,能够建立一代王朝的,家族中的人一定都具备一定的才干。不是头脑灵活,可以行军打仗,就是才华横溢,具备治理一方百姓的才能。或者睿智能干,用过过人的才干。历史上就有很多这样的家族势力团体,他们把控着这个国家的政治权利和经济命脉。潜心地发展这个国家。比如说唐代的李氏家族、汉代的家族和三国时期的曹操父子。但是历史都是五彩缤纷,有彩色的一面就会有灰色的一 ◶2025-06-20 14:43:45 𝄐0 #北齐
自汉代起,颜回为何就被列为了七十二贤之首? 颜回,字子渊,名回,春秋末鲁国人,生于鲁昭公二十九年,卒于鲁哀公十三年。享年39岁。他终生未仕,也没有留下传世之作,只有只言片语留在《论语》和《孔子家语》等书中。 然而颜回却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孔子不仅赞其“好学”而且还以“仁人”相许。历代文人学士也对他推崇有加。自汉代起颜回就被列为七十二贤之首。后世尊其为“ ◶2025-06-20 14:22:52 𝄐0 #汉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