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墨林:一生与藏品为伴 说起嘉靖、万历年间的大收藏家项元汴,一般都认为是个极端无趣的人,他把一生中所有的时间都耗在了收藏古物上,几乎再没有别的事能逗引起他的兴趣。但几百年来还是有一些关于他与和尚、妓女、商贾交往的故事流传了下来。先说他与妓女的一个故事。项元汴年轻时常去南京游玩,喜欢上了秦淮河的一个漂亮歌妓。不久,项元汴要离开南京了,这歌妓握着他的手,嘤嘤地哭,一副非常舍不得的模 ◶2025-05-04 13:05:49 𝄐0 #项墨林#明朝
羊献容有什么能耐?羊献容被“五废六立”经历了什么? 历史上大多数的皇后,一生只嫁过皇帝一个人,但是像羊献容这样的两朝皇后却是少有的了,不仅如此,她还被“五废六立”,废立皇后这么大的事情,到了这里却好像家常便饭一样,说说就给废了,又说说就立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羊献容皇后是一个怎样的人,她的两任丈夫又分别是谁呢?为何会有这么多次的废立?无论是皇帝还是皇后,可以说是终身制的职业,一旦当上,便不会更改。不过也有 ◶2025-05-04 12:37:59 𝄐0 #晋朝#羊献容
古代蜡烛价格很贵吗 秦始皇陵中的蜡烛是用什么制作的 对古代蜡烛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记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古代蜡烛价格到底是什么样的?这个东西很贵吗?秦始皇陵中的又是什么? 在数千年的人类文明中,我们的科技是在不断的发展,从最开始时的茹毛饮血到现在坐在办公区域中,我们学会了使用工具和制造工具。现在社会的发达程度也许是古代人想都想不到的,就连现在的都 ◶2025-05-04 12:26:21 𝄐0 #古代#蜡烛
洪承畴被俘后本来一心绝食求死,为什么最后还是投降了? 洪承畴被俘后本来一心绝食求死,为什么最后还是投降了?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皇太极在攻打明朝时,为了能扩大势力,在招降明将这件事上颇下功夫。据说,明将洪承畴被俘后,不论皇太极如何苦劝,就是执意不降,一心求死。但是,为什么最终洪承畴却又投降了呢?洪承畴是福建泉州人,早年读过几年私塾,由于父亲病故,不得不辍学回家帮母亲卖豆干。后来,洪承畴得到私塾 ◶2025-05-04 12:06:03 𝄐0 #明朝#洪承畴
历史上的包綖是什么人?他与包拯之间有何国丞? 人人皆知包拯是“包青天”,下面由历史记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 包拯,一个敢在宋仁宗犯错的时候,直言进谏,甚至将口水唾沫都喷到皇帝脸上的臣子,众人都说他是正义的化身,公正廉洁,而且不畏权贵,向来对他有种“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的说法。 包拯生前是十分厌恶论资排辈的加官进爵,想来有 ◶2025-05-04 11:52:56 𝄐0 #宋朝
武则天生性毒辣,为什么唯独对狄仁杰不一样? 很多的人谈到武则天会想到我们的狄仁杰,说到狄仁杰的话,大家都会觉得狄仁杰是一个嫉恶如仇,非常清廉之人。他的一生都把清正、廉明作为大义。狄仁杰作为一个政治家,在他的一生中,只要担任了一个职务,都会把百姓放在最首要的位置,就因为这样,所以他的政绩卓著。曾经在他担任宰相的时候,为武则天的政治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武则天的时期也是狄仁杰一生最辉煌的时期。说到狄仁杰和 ◶2025-05-04 11:34:19 𝄐0 #狄仁杰#唐朝
慧贤皇贵妃为什么会成为乾隆的宠妃? 在我国古代,有着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在这封建社会中存在着许多封建思想制度。在古代由于男尊女卑的封建思想制度,女子地位一直特别低下,她们一生都只能依附于男子。在古代她们唯一的出路就是嫁给一个好的丈夫,皇帝在那个时候是天下的九五之尊,所以许多女子都想嫁给他。但是皇帝身为一国之主,想成为皇帝的妃子自然是没那么容易的,她们想成功入宫需要一定条件,在外貌上,在家势 ◶2025-05-04 11:10:47 𝄐0 #慧贤皇贵妃#清朝#乾隆#皇贵妃
董卓为何不打关东联军而选择逃跑呢 难道真的实力不足吗 董卓为何不打关东联军而选择逃跑呢,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公元189年四月,汉灵帝驾崩,少帝继位。在此之后,朝堂被外戚何进把持,宦官们为了自保,也为了夺权,他们设计将何进诛杀。但在此之后,袁术等人杀入宫中,大肆诛杀宦官,以至于宦官张让等人不得不挟持少帝与陈留王逃出洛阳。在逃出洛阳城后,他们遇到了受到何进 ◶2025-05-04 10:46:29 𝄐0 #董卓#汉献帝
张廷玉晚年时期,为何因为告老还乡之事与乾隆帝斗智斗勇? 张廷玉,字衡臣,号砚斋,清朝杰出政治家,主要成就是主修《明史》,建立与完善军事和奏章制度。下面历史记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1672年,张廷玉出生于北京。家世不俗,为人正直,从小他就了解朝廷的纷争,并产生了不同的见解。自康熙王朝以来,张廷玉一直都在辅佐皇帝,接连辅佐三位皇帝后,他因年龄过大 ◶2025-05-04 10:22:47 𝄐0 #张廷玉#清朝
揭秘:唐太宗是如何组织成他的“智囊团”的? 李世民为秦王、天策上将的时候,就特别注意招揽人才,作为自己的谋士、智囊。《旧唐书·太宗纪》说:“于时(武德四年)海内渐平,太宗乃锐意经籍,开文学馆,以待四方之士。行台司勋郎中杜如晦等十有八人为学士。每更置阁下,降以温颜,与之讨论经义,或夜分而罢。”又《儒学列传》说:“给五品珍珍膳分为三番更直,宿于阁下。”十八学士是:杜如晦、房玄龄、虞世南、褚亮、姚思廉、 ◶2025-05-04 10:08:43 𝄐0 #李世民#唐朝#唐太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