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文帝在即位的时候,为何杀死立下大功的舅舅? 因为薄昭杀死了汉文帝派出去的使者,汉文帝担心外戚专权的现象再次发生,他无法再包庇自己的舅舅,于是就劝薄昭自杀。薄家人丁稀少,大臣们想要寻扶持一个没有背景的人当皇帝,就是最好的人选。刘恒的母亲只是后宫中不起眼的一个,虽然生下了刘恒这个皇子,但她为人低调,吕后并没有把她视为眼中钉。刘恒被封为代王之后,薄姬也能够跟随刘恒去到封地安养天年。刘邦去世之后,朝中大臣 ◶2025-10-25 04:57:18 𝄐0 #汉文帝#汉朝
雍正改诏书是真的吗 历史上有没有这件事情 还不了解:雍正改诏书的读者,下面历史记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雍正王朝当中,最后为什么会出现雍正改诏书的镜头,历史上真有吗? 在雍正王朝中,曾经出现了一个改遗诏的情节,四阿哥胤禛将原本传位十四阿哥的遗诏,改为传位于四阿哥,出现这段改诏书的情节是什么意思呢? 这个事情还要从八阿哥胤禩,九阿哥胤 ◶2025-10-25 04:32:40 𝄐0 #
杨师厚一生“忠心卫国”,战死疆场后皇帝竟摆宴庆祝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那我们的主人公杨师厚究竟有怎样的故事呢?唐朝过后的,是相当混乱的时期,朝代更迭速度之快,让人目不暇接。在这样的环境中,兵权就显得极为的重要,谁能掌握军队,谁就能掌握江山。我们下面讲的人物,就是一个掌握兵权,皇帝十分忌惮的人物,但是他一生都是在为自己的国家而战,从没有反叛之心,在其战死后, ◶2025-10-25 04:05:36 𝄐0 #杨师厚#五代十国
吕媭跟吕雉是什么关系?吕媭为何要嫁给杀狗的樊哙? 吕媭是吕雉的妹妹,很多人应该还记得在《神话》里面那个温柔善良的吕雉的妹妹吧,但其实在历史上真实的吕媭,却根本不是那个样子的。吕雉后来变得非常狠毒,而说起来吕媭相比吕雉也没有宽容到哪去。但是,这样一个女子为什么会喜欢樊哙这样的屠夫,连给她推荐的卢绾也看不起呢?吕雉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悍后。在刘邦去世之后,她一度把持大汉朝政,以此作威作福。但其实跟吕雉相比,她 ◶2025-10-25 03:53:30 𝄐0 #汉朝#吕媭
李神通作为相应李渊起兵的皇室宗亲,为什么没能进入凌烟阁? 李神通,本名李寿,是唐朝宗室将领,李渊晋阳起兵时,他曾举兵相应。下面历史记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在李世民未大展身手发挥军事天才之前,李唐王室有一人已崭露头角,成为李渊军的中流砥柱,此人就是李渊的堂弟李神通,在晋阳举义时,身在长安的李神勇听知官吏前来捉拿李渊亲属,见机得早逃入山中,后来聚义 ◶2025-10-25 03:31:15 𝄐0 #李神通#唐朝
一代宰相窦怀贞为了讨好皇帝,竟娶六十岁妇人 大家好欢迎大家收看本期文章,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内容是唐朝发生的事情!多少人为了权力和财富,而忘记了本身的意义。古代的时候,权力的争夺更为严重,有的为了穿上黄袍,而不惜杀死自己的亲兄弟,朝廷上的左宰右相,为了自己的野心,忍气吞声。乡下的官员更是肆意妄为,慢慢被权势蒙蔽了双眼,忘记了自己做官的本意,在唐朝时就有一位宰相,为了让皇上信任,不惜迎娶六十岁的老妇 ◶2025-10-25 03:08:26 𝄐0 #窦怀贞#唐朝
古代皇帝多身着龙袍 宋朝皇帝为什么是身穿官服 对宋代龙袍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记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古代皇帝都着龙袍,宋代皇帝为什么都改穿官服了?皇帝为什么不穿龙袍? 《宫词一百首》曾言:“家本邯郸歌舞仙,龙袍从猎并金鞯。”封建背景下,皇权至高无上,为彰显独特身份,皇帝多身着龙袍。然宋代年间,皇帝却身着官服,引后世好奇不已。 封建观念中认为 ◶2025-10-25 02:50:02 𝄐0 #宋朝#龙袍
曹操是一爱才之人,那么有哪三位名将被他深深忌惮着?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群雄逐鹿、金戈铁马的三国时代,英雄辈出。而曹魏政权的缔造者曹操,无疑是其中最为耀眼的雄主。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雄才大略、威震三国的杰出人物,也有让他深深忌惮的三国名将。那么,曹操究竟忌惮谁呢?下面历史记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一、关羽 关羽是东汉末年名将 ◶2025-10-25 02:21:22 𝄐0 #
都说黄肠题凑奢侈 那黄肠题凑奢侈在什么地方呢 在“事死如事生”的古代,丧葬之事是极为重要的。墓葬的形制、规格、陪葬品的数量和种类等都和墓主人的身份息息相关。提起,就会想到金缕玉衣和各式精美华贵的陪葬,乃至殉葬。但若是提起黄肠题凑,也许就会让人稍感陌生了。那么,黄肠题凑究竟是什么呢?且随笔者一探究竟。黄肠题凑一词,最早见于《汉书·霍光传》,文中记载到:“光薨,上及皇太后亲临光丧。太中大夫任宣与侍御史五 ◶2025-10-25 02:06:30 𝄐0 #古代#黄肠题凑
周幽王为博美人笑,烽火戏诸侯,结果把自己戏死了 昔夏后之衰也。有二龙止于帝庭。而言曰。余褒之二君也。帝卜杀之。与去之。止之。莫吉。卜请其漦而藏之。吉。夏亡。传此器于殷。殷亡。传周。莫敢发之。至厉王发而视之。漦流于庭。使妇人裸而噪之。漦化为鼋。入后宫。童女遭之而孕。生女。弃之。宣王时。童谣云。弧箕服。实亡周国。于是宣王闻有夫妇卖此器。使戮之。逃于道。见弃女。收之。奔于褒。褒人有罪。入弃女于王。是为褒姒。 ◶2025-10-25 01:40:35 𝄐0 #周幽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