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襄公是他的恩人,齐孝公为什么会抛弃他? 齐孝公为什么要抛弃自己的恩人宋襄公呢?下面历史记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宋襄公之所以自信地认为自己是齐桓公之后的天下霸主,齐桓公之子齐孝公(公子昭)是主要原因之一。齐国诸公子在齐桓公去世后开始内战,齐孝公是依靠宋襄公的军队才得以继位的。 正因如此,宋襄公认为自己可以凭借对齐孝公的大恩建立 ◶2025-05-08 18:08:35 𝄐0 #
诸葛亮手握蜀汉大权,为何没像司马懿一样夺权呢? 我们都知道,在白帝城托孤的时候,曾经拉着的手絮絮叨叨的说,如果我这个倒霉儿子不行,你可以取而代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记小编一起往下看。 出乎很多人的预料,这原本是一个托孤大会,可是没有想到诸葛亮,听到这句话之后,小脸吓得煞白,抓紧时间跪在地上,并且一而再再而三的表忠心。 很多小伙伴看到这个镜头的时候, ◶2025-05-08 17:43:39 𝄐0 #三国#刘备
古代太监找老婆到底用什么方法 成功率竟然高达99% 古代皇宫里面只允许有皇帝一个真正的男人,因为如果有其它男人的话可能会给皇帝带来不好的影响。但是没有男人又不好做事情,很多累活重活宫女们干不来,于是就出现了太监这个品种。918.jpg" alt="image.jpg"/>太监虽然已经去势,但是是个男人都会有七情六欲的,他们也需要有女子的陪伴。古代太监想找一名女子陪伴也不是不可能的,他们基本用两种方法,来获 ◶2025-05-08 17:14:24 𝄐0 #古代#太监
商鞅不姓商?你知道先秦时期人们的姓氏是如何形成的吗? 比如商鞅,他的名是叫“鞅”,文史资料和习惯上叫他商鞅,是因为他的封地在“商”地,号为商君,但他是姬姓的,卫氏,所以可以称卫鞅;他又是卫国公室的后裔,也可以算“公孙”,因此也可以叫公孙鞅。但他的老祖宗,卫国的第一代国君习惯上却称为康叔封,他是姬发的弟弟,因为卫国在康国故地,因此周成王时被称为“康叔”,他的名字是“封”,所以最常见的称谓记录就成了康叔封,但他 ◶2025-05-08 17:01:22 𝄐0 #春秋战国
为什么在周瑜死后 诸葛亮坚持亲自去东吴吊丧呢 周瑜死后为什么去吊丧,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熟读《三国演义》,大多数人都对周瑜不陌生,他是江东大都督,早年便开始追随孙策,并深受孙策的倚重。孙权掌权之后,他依旧是江东的肱股之臣。不过此人有一个非常大的缺陷,那就是嫉贤妒能。例如当初孙刘联合抗曹的时候,他便因嫉妒诸葛亮的才能,多次对其进行刁难,甚至想置诸 ◶2025-05-08 16:15:02 𝄐0 #三国#周瑜
唐代诗人:李端的代表作品及人物轶事 李端(737-784) ,字正已,出身赵郡李氏东祖房,唐代诗人。北齐文宣帝皇后的堂弟李孝贞六世孙。少居庐山,师事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之一。今存《李端诗 ◶2025-05-08 15:01:06 𝄐0 #李端#唐朝
二里头文化有着什么特点?出土的陶器是什么样的 的陶器以夹砂灰陶和泥质灰陶为主,纹饰以绳纹为主。炊器深腹罐、圆腹罐、鼎、甑、鬲,食器平底盆、三足皿、豆、簋,酒器鬶、盉、爵、觚,盛贮器深腹盆、大口尊及各种罐瓮类容器,食品加工器刻槽盆等,构成富有特色的陶器群。主要依据陶器的演变,二里头文化被划分为前后相继的四期;又因以陶器为主的文化因素的地域差异被划分为数个地方类型。二里头文化的聚落包括超大型都邑(二里头 ◶2025-05-08 14:41:03 𝄐0 #二里头文化#红山文化
清朝内务府到底有多腐败 敲诈皇帝不说还将龙椅都偷了 清朝的内务府,说白了就是满清宗室的内账房,满清宗室的大小支出,一般都要经过内务府,所以这里面油水特别大。内务府管理着满清宗室的巨额财产,清末有一个官员记载,紫禁城有一个银库,是防止城门关闭时的备用银库,存银就达一百二十万两,内务府也有自己的专门银库,负责储存各种金玉珠宝,这么多钱和值钱的东西都由内务府掌管,自然也就容易滋生贪污腐败。而且越往后,贪污腐败越 ◶2025-05-08 14:04:53 𝄐0 #清朝#内务府
周勃周亚夫父子曾拯救大汉,最后都被诬陷谋反 西汉初年,社会民生十分凋敝,并且先后经历了几次动乱。这其中对大汉王朝影响最大的动乱应该便是吕氏篡权和七王之乱了。前者险些被吕氏宗族将皇室架空,后者则险些将大汉王朝重归动乱。而这两侧动乱解决的最大功臣则当属周勃、周亚夫父子了。周勃在吕后死后,与陈平一起铲除了篡权的吕氏家族,将皇权重新稳固在了刘氏皇室手中,并迎立了刘恒继位为汉文帝,可以说是有拥立之功。而周亚 ◶2025-05-08 13:38:28 𝄐0 #周勃#汉朝
古代都城的选择到底有什么奥秘 为什么会表现出的一个规律性趋势呢 中国历史上很多朝代都将首都定在了北方,这么多统治者不约而同,其中必有奥秘,即便明朝朱元璋一开始将首都定在了南京,他的儿子朱棣也很快迁回了北京,由此可见,北方作为首都有不可抵挡的优点,那么是什么原因让统治者们有这样共同的默契呢?91396189.jpg" alt="image.jpg" width="460" height="360" style="wid ◶2025-05-08 13:04:51 𝄐0 #明朝#朱元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