澶渊之盟是什么?它是不平等条约吗 首先说结论,宋辽签订的澶渊之盟对宋朝来说是绝对值得的,北宋得到的好处远远超过辽国,甚至连宋朝自己都想不到,而且两国都觉得自己占了便宜。我们先了解一下澶渊之盟的两条主要内容,北宋景德元年(1004),宋辽澶渊之盟主要有两条内容:1、宋每年给辽十万岁币以及二十万匹绢,宋辽两国展开自由贸易。2、宋辽为兄弟之国,谁的君主年长谁就为兄长。总的来说,除了每年的岁币, ◶2024-11-24 01:32:36 𝄐0 #澶渊之盟#宋朝
关于“赵氏孤儿”的历史真相:下宫之难 赵氏孤儿的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详,讲的是晋国奸臣屠岸贾诛灭赵氏家族满门,只留下一个遗腹子赵武,赵氏的门客程婴和公孙杵臼誓死保护赵武,为此程婴还牺牲了自己的亲生儿子。最终赵武成功复仇重振赵氏家门,而程婴自杀追随公孙杵臼而去。赵氏孤儿的故事主要记载在史记当中,但是综合左传等其他史书的记载,史记当中所记的有很多矛盾之处,比如屠岸贾这个人基本上只在赵氏孤儿的故事中出 ◶2024-11-24 01:08:14 𝄐0 #下宫之难#春秋
李世民在病重之际 他的儿子和武则天到底在做着什么事情 武则天在很小的时候就被召进了皇宫,然而在他进入皇宫的头十年里,他从一个稚嫩的小姑娘长大成为一个成熟的女人,在这12年当中,她见惯了皇宫里面的冷暖,在这十年里,他从来没有得到过对她的宠爱,她当然也就没有为唐太宗生下儿子和或者是女儿,自然就得不到各种机会来临幸生活在后宫中的她,每天只能寂寞的独处,尝尽各种寂寞的滋味,慢慢的,武则天思想成熟,了解了皇宫里面的方 ◶2024-11-24 00:58:00 𝄐0 #唐朝#李世民
看了袁崇焕的结局,哪个大臣还敢帮崇祯办事? 众所周知,在明朝末年,战乱频发,不仅有内乱还有外敌,最终李自成一举攻破了北京城,自尽于煤山,虽然很多人对此比较敬佩,但是不得不说的是,崇祯皇帝在登基之后的决策存在很大的问题。在崇祯登基之后,就先除掉了魏忠贤,明朝的阉党是除掉了,那些大臣们也被他扁了不少,还有一些和魏忠贤关系比较近的人,内心也是非常紧张的,不知道什么时候这种事会轮到自己头上。随后崇祯又将那 ◶2024-11-24 00:35:17 𝄐0 #崇祯皇帝#明朝
申公豹到底有没有背叛元始天尊?而转拜通天教主为师? 我是小七,一个喜欢妖魔鬼怪的四川姑娘,一个沉迷于扯淡的萌妹子。这篇稿子来自于老包杂谈。在封神之战中,阐教一方有两名弟子的人生轨迹非常奇妙,他们虽然道法低微,但是担负的使命却无比重大。没错,他们就是一出场便注定要分道扬镳、走向对立的姜子牙和申公豹师兄弟。他们之间的三点不同决定了他们必然会走向截然相反的道路,当然也是元始天尊精心挑选的结果。一、本领不同——即 ◶2024-11-23 22:51:48 𝄐0 #商朝
皇太极猝死后,八旗势力是怎么分布的?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那我们的主人公皇太极究竟有怎样的故事呢?1643年,大清崇德八年,51岁的皇太极突然猝死。因为死得太突然,但史料中又找不到皇太极被谋害的蛛丝马迹,因此,后世史家猜测皇太极是死于突发脑溢血。91809.jpg" alt="image.jpg"/>皇太极死后,留给满清一个棘手的问题:皇太极生 ◶2024-11-23 21:11:21 𝄐0 #皇太极#清朝
古代打仗是怎么计算杀敌数量的 难道不怕失败谎报吗 我们知道古代的时候军功是很重要的,无论是对士兵还是对大将来说,因为有了军功才会有机会得到晋升。而很多时候军功都是和杀敌数量有关的,那么就存在一个问题,士兵会不会贪图军功从而谎报杀敌的数量?在弄明白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看下古代的时候是怎么算军工的。最早的时候是按照首级或者耳朵。敌人的首级或者耳朵都是你军功的证明。然而这个算法存在很大的漏洞,首先这个首级的问 ◶2024-11-23 20:50:53 𝄐0 #汉朝#军功
晋国国君:晋厉公的生平事迹简介 晋厉公(?―前573年),姬姓,晋氏,名寿曼(《左传》作名州蒲),晋景公之子,580年-公元前573年在位。晋厉公即位后,与秦桓公订盟,但后来秦桓公急欲向东发展而背约,与狄合力攻晋。公元前578年(鲁桓公二十六年),晋使吕相绝秦,并率诸侯伐秦,秦军大败,退至泾。公元前581年(晋景公十九年)夏天,晋景公病重,立太子寿曼(《左传》作名州蒲)为君,是为晋厉公 ◶2024-11-23 19:45:08 𝄐0 #晋厉公#春秋
芮国是怎么灭亡的?被谁所灭亡的 秦宪公继位后,为打破秦国固有格局和思维,推进秦国的强盛,便再次将都城迁移,到了平阳地区,第一更接近,第二此地更为富饶。秦国自非子后,延续至七代之时,正是秦宪公时期。这是个年轻的君主,除了与周天子交好,更是不断拓展疆域。秦国在西垂崛起,可谓是一一艰难。犬戎的进攻,列国的倾轧,秦国都如同在夹缝中生存。国家的壮大,人口的增加,迫使着秦国拥有更好的土地,更丰富的 ◶2024-11-23 19:04:34 𝄐0 #芮国#周朝
78岁的虞世南为汝南公主写悼文,依然强健有劲 虞世南(558-638年)是初唐极具盛名的、诗人、政治家、,字伯施,世居慈溪北乡鸣鹤场。他与欧阳询、褚遂良、薛稷合称“初唐四大家”。唐王李世民灭窦建德后,引虞世南为秦王府参军、记室参军、弘文馆学士,与房玄龄等共掌文翰,为“十八学士”之一。他虽然长相显得怯懦、弱不胜衣,但性情刚烈,敢直言纳谏,深得李世民的敬重,被称为“德行、忠直、博学、文词、书翰”五绝。在 ◶2024-11-23 18:45:36 𝄐0 #虞世南#唐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