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才女苏蕙,历史上她是怎样的一个人? 苏蕙是时期非常有才能的一个女子,也是出生在了有灵气的南方地区。据历史上的一些故事记载,拥有像她这样美貌和才能的人,自然是不愁嫁的。所以也就吸引了当时很多有才能的青年,去苏府求得这位美人的芳心,但是苏蕙这样生长在大家族的女子确实是眼光非常高的。一般人她也看不上,也是因为她当时的心思并没有放在男女之情上面,她想一心一意把自己的绣工修炼好,所以也就推迟了自己的 ◶2025-02-06 20:51:01 𝄐0 #苏蕙#南北朝
和雕版印刷术相比 为何活字印刷术会惨败呢 活字印刷术作为中国的之一,比欧洲早400年,它需要把几百个单独的活字拼到一起,而且需要字与字之间严丝合缝,避免出现版面的不平。活字印刷术在北宋被发明出来后,也在不断地发展的。明朝中期的活字印刷术已出现铜活字技术,由于是统一铸模,要比木活字精度高很多。到了清代活字印刷的技术就更加成熟了,康乾用大套铜活字,印制了《古今图书集成》,共计1000卷。乾隆用枣木活 ◶2025-02-06 20:28:29 𝄐0 #印刷术#古代
揭秘土尔扈特部东归之谜 再不回来就被亡族灭种了 公元17世纪初,我国西域的准噶尔部四处扩张,意欲兼并古老的蒙古土尔扈特部族。土尔扈特部不愿被兼并,他们开始从新疆的塔尔巴哈台向西迁徙,一直迁到了当时尚未被沙皇俄国占领的伏尔加河下游。在这片人烟稀少的草原上,他们建立起游牧基地,并开荒建设家园。土尔扈特骑兵作战骁勇,而当时的沙俄势力还不强大,所以开始的时候土尔扈特和沙俄还能平等地维持关系。待后来沙俄慢慢的强 ◶2025-02-06 18:29:28 𝄐0 #土尔扈特部东归#清朝
导致清朝衰败的大战之一,3万兵马打不过8千士兵 导致清朝衰败的大战之一,3万对战敌军8千士兵,结果不堪一击。我国历史上一直以来都存在一个特别神奇的情况,那就是不管是哪个王朝和时期的人物,或者说哪一朝代的统治者和社会政局,实际上都是看似区别很大,但实质上却都是所差无几。不过总的来说由于不同时代发展趋势的变化,以及朝中内部复杂的一系列政治因素的改革和变革,都让我们看到了古人的上进心和智慧。但是你们又是否知 ◶2025-02-06 17:45:41 𝄐0 #清朝
历史上除了包拯之外 还有另外三个人也称为青天 在封建王朝时期,制度十分明显,当官的人有极大的权利,民间百姓地位十分低下。民间曾流传一句话,那就是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可见任职的和百姓区别都多大。并且当官的多多少少都会贪污,他们利用自己的权利,和富商勾结,会刻意制造许多冤假错案来污蔑百姓。并且维护富商的利益。于是,百姓就希望有一位秉公执法,为人清廉的官来为他们主持公道。这样的官就会被称为青天。最 ◶2025-02-06 17:17:43 𝄐0 #宋朝#包拯
古代封建时期官职:太子太师的由来与发展 太子太师,古代官职与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并称为""。多为虚衔无实职。在历代史书官职志中,早见于旧唐书"东宫置三师、三少。..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 已上职事官。"宋代未设东宫三师,元代复置但不常有。明代"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并从一品掌以道德辅导太子,而谨护翼之。"清代承袭明制&q ◶2025-02-06 15:30:13 𝄐0 #太子太师#明朝
张辟疆是汉朝的天才少年,为什么在史书中记载甚少? 在史记中曾经记载了这么一段事情,在孝惠帝去世的时候,吕后很悲伤,但是没有流眼泪,当时张良的儿子张辟疆只有15岁,他对丞相说,吕后就这么一个儿子,但是他现在去世了,她哭的并不伤悲,你知道其中的缘故吗?丞相问是什么缘故啊?张辟疆就说:皇帝没有成年的儿子,太后惧怕你们这些大臣,现在请求他家的那些人去当将军,统率南北军队,等到他们一家人都进入了朝廷,在朝廷里掌握 ◶2025-02-06 14:55:54 𝄐0 #张辟疆#汉朝
古代关于长城的建造为何有那么多争议?其历史作用是什么? 长城是中国古代的军事防御工事,自修建以来,围绕长城的争议一直存在着。下面历史记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关于长城的争论主要来自军事观念、金融观念和政治文化。首先,从军事理念上看,长城是被动的军事防御设施,对于有开拓领土欲望的政权来说,它不是首选的军事计划。中国古代的中原王朝凭借一定的军事实力 ◶2025-02-06 13:50:49 𝄐0 #长城#明朝
冉闵发布屠胡令,挽救华夏汉族,为何不能当选民族英雄? 纵观中国2000多年历史一直存在一个严重的问题,那就是北方的和中原之间的碰撞,在秦汉时期北方拥有强大的匈奴,到魏晋时期有羌族,匈奴,鲜卑等纷纷崛起,到了时期又出现了突厥,宋朝就更不要谈了,出现了辽国,金国,吐蕃,西夏,蒙古等,到了明朝北方有蒙古,鞑靼,瓦剌,女真等,一直到了近代,热武器的出现让彻底退出历史舞台,游牧民族才失去了骑兵优势,矛盾才彻底化解。在 ◶2025-02-06 13:27:19 𝄐0 #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