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下西洋到最后为什么会停止呢 主要是什么导致的 朱棣通过造反夺取皇位,不合儒家道理,所以不被当时人们接受。尤其是更是很嫌弃朱棣,认为他大逆不道。后来朱棣为巩固自己统治,更是把一代大儒方孝孺杀掉,这就让朱棣彻底在读书人当中失去形象。读书人都嫌弃永乐朝,怀念建文朝。所以,朱棣为扳回自己形象,就进行行动,想要宣传一下自己统治下明朝的光辉。虽然对于郑和下西洋的原因,史学界有很多说法。有的人说朱棣是想找一找失踪 ◶2025-08-25 13:28:10 𝄐0 #明朝#郑和
蒙古帝国中最厉害的女人是谁?到底有何厉害之处 元朝的历史上有一位女强人,就是被后人称作是“四帝之母”的克烈·唆鲁禾帖尼。能同时当四位皇帝的母亲,这在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可谓是绝无仅有。首先,我们来说一下唆鲁禾帖尼的身世。史料记载:唆鲁禾帖尼曾是克烈部的一个女强人。克烈部,曾是辽、金时代蒙古高原的一个强大部族。所以,唆鲁禾帖尼从小不但受到了良好教育,而且,还练就了一身武艺。唆鲁禾贴尼的父亲,也就是王罕的 ◶2025-08-25 12:35:07 𝄐0 #蒙古帝国#元朝
徂徕先生石介:君子固穷,穷且益坚 春日的徂徕山峰峦叠翠,钟灵毓秀。山丘西南麓有竹溪汩汩西流,潺潺依旧。近一千年前,徂徕先生石介躬耕于此,他结庐授徒,崇儒兴学,慕名而来者络绎不绝,徂徕文教为之兴盛。石介汲汲救世,却因刚介激越的性情而寂寞孤苦,不仅遭政敌构陷英年早逝,更险受斫棺验尸之祸。理学兴起后,他刚介的品格及对儒学的弘扬,愈发受到理学家的推崇和赞誉。“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以此概括石 ◶2025-08-25 11:25:37 𝄐0 #石介#宋朝
红巾军揭竿起义反抗元朝 他们是怎么壮大的呢 元代自世祖忽必烈建国到成宗铁穆儿在位的几十年间,达到了鼎盛时期,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此后使逐渐衰落。特别是到了后期,内部争权夺利,使宫廷变动不断发生。从元英宗时到元惠宗即位,短短12年中,连换了6个天子。权利的不断更选,造成国内局势动荡不安,加上官员腐朽,官吏肆意妄为和土地高度集中,农民负担日益沉重,使原本十分尖锐的民族矛盾更加激化,最终导致 ◶2025-08-25 10:20:07 𝄐0 #红巾军#元末
如果岳飞没有被招回 他能将金国灭国吗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过岳飞的故事,大家应该都是知道的吧。当时岳飞在北伐战争中节节胜利,但是到最后却被宋高宗赵构给强行招了回来。后来宋高宗是和秦桧串通,然后在风波亭中将岳飞给杀害,今天我们不看历史,做一个假设,如果当时赵构并没有将岳飞召回来,而是让岳飞继续北伐那当时能灭掉金国吗?在宋高宗时期,也就是绍兴十年的时候,当时岳飞亲自率兵去北伐,和金国抗争,而且岳飞 ◶2025-08-25 09:00:24 𝄐0 #宋朝#岳飞
盘点历史上的清君侧,每一次都惊心动魄 清君侧,就是清除国君身旁的奸臣小人。清除君主身旁的亲信坏人叫“清君侧”。历史上“清君侧”这个提法,最早出现在语本《公羊传・定公十三年》,“此逐君侧之恶人”。李商隐《有感》诗:“古有清君侧,今非乏老成。”《新唐书・仇士良传》:“如奸臣难制,誓以死清君侧。”和平方式的清君侧和平方式的清君侧,就是利用文字或是口头来进谏,向君主表达其身边有哪些人是奸佞小人,请求 ◶2025-08-25 08:20:48 𝄐0 #清君侧
皇帝叫人跳舞助兴,他拒绝了为何没被杀? 捺钵(na'bo)是契丹人传承已久的生活仪轨之一。捺钵既是一种奢靡豪华的消遣方式,也是趁机拉近皇族、贵族、戍边将领之间关系的一种形式。辽帝有时还在捺钵时召见行营附近住牧的部族首领,以示恩宠和关怀。捺钵同样是辽帝宣威的一种重要方式。在那个交通、通讯、信息、传播技术和手段极不发达的时代,中国特别是广袤的北方地区,限于地理、地形等原因,人们之间的交往远 ◶2025-08-24 22:43:35 𝄐0 #元朝
白起最后为何会落得如此下场 是什么样的原因导致的 两百年,一位嬴姓、白氏、名起的孩子在中国历史舞台诞生了,当时的大秦,经过商鞅变法后已经强大起来,而秦昭王更是一个野心勃勃的霸者,志在灭六国统一天下,当时更是推行商鞅变法政策,推行军功爵制,提拔平民人才。白起顺势而起,经过长时间行伍锻炼,白起崭露头角,于秦昭王十三年担任左庶长攻打韩国新城。十四年,秦昭王诱使孟尝君为秦国丞相,刚到秦国便被监禁,逃回齐国之后, ◶2025-08-24 20:36:22 𝄐0 #秦国#白起
清代顺治时期最严重的舞弊案 主考官死后家属也得发配到宁古塔 科场案在封建时代并不少见,这是体制内固有的弊病,很难避免。考官收取贿赂或受人请托这种事不说每科都有,但几乎是十有八九。这种科举舞弊现象给国家选才带来了严重的影响,也有损朝廷的威望。因此,对于科场案的处罚力度也较为严厉。明洪武时期,就曾发生了南北榜案,11名高官被凌迟处死。而清代顺治时期,发生的江南乡试舞弊案更让人骇人听闻,20名考官,除一人病死狱中外,其 ◶2025-08-24 18:21:16 𝄐0 #清代#科考
唐玄宗时期为什么要李亨而不是李瑁作为太子呢 确实险些成为太子,然而命运不济,即使废了太子,要另立太子,也没有轮到李瑁。我来简单聊一聊。开元三年(715),唐玄宗立李瑛为太子。李瑛是唐玄宗的第二子,本名李嗣谦,其母赵丽妃。得宠后,赵丽妃渐渐失宠,李瑛也随之失去了其父的宠爱。开元二十二年(734),拜李林甫为礼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并加银青光禄大夫。李林甫拜相后,玩弄权柄,专断朝政,屡次中伤太子,力 ◶2025-08-24 17:35:12 𝄐0 #唐朝#李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