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到底有多孝顺?每天往返60里给祖母请安 清朝圣祖,素以仁孝治理天下,并以此教育皇子皇孙。 他告诫自己的儿子,“凡人尽孝道,想要得到父母的欢心的,不在衣食之养奉,只在于要保持善心,所为合乎道理,慰藉父母从而得到他们的欢心,这才是真正的孝道。”康熙还特别推荐《孝经》一书,说其道尽了为人子侍奉父母的道理,“为万世人伦之极”,这就是所说的“天之经,地之义,民之行” 。不仅如此, 康熙帝亦身体力行,诚意 ◶2024-05-31 00:42:17 𝄐0 #康熙#清朝
项燕击败了李信大军,为何最后还是没能挽救楚国呢? 战国七雄,战国时期七个最强大的诸侯国的统称,经过春秋时期旷日持久的争霸战争,周王朝境内的诸侯国数量大大减少。周王室名义上还是天子,但已名存实亡。诸侯国互相攻伐,战争不断。 三家分晋后,赵国、魏国、韩国跻身强国之列,又有,战国七雄的格局正式形成,分别是:秦国、楚国、齐国、燕国、赵国、魏国、韩国。除战国七雄外,还有 ◶2024-05-31 00:28:31 𝄐0 #
菊花王朝简介 该王朝和菊花之间有着什么样的联系 日本从古代起就没有改朝换代,菊花王朝始终是同一个王族,号称“万世一系”,日本公布的国祚一般认为不准确,因为日本将神话传说部分也计算在国祚之内,例如日本第一代天皇神武天皇,是天照大神的孙子寿命长达126岁。菊花王朝现存国祚持续时间最久的朝代。菊花王朝是日本到目前为止唯一的王朝。所以这个朝代自日本开国以来便从未间断过,到目前为止已延续了125代天皇。据和《日 ◶2024-05-31 00:04:46 𝄐0 #日本#菊花王朝
明朝太子朱标真的是病死的吗 其实他是被气死的才对 太子朱标死了,朱元璋白发人送黑发人的心情可以预见。朱元璋已经年过六十,已经没有余力去培养一个继承人了。于是,朱元璋不得不面对一个问题,皇位到底应该传给谁?朱标因为头很大被南京的老百姓戏称为“大头太子”,即便如此他的寿命并不长。可以说,朱标的死打乱了朱元璋对于明朝未来的规划。朱元璋废了太多心力去培养这个太子,最后一无所有,所有的努力都付诸东流。朱标年仅三十 ◶2024-05-30 21:55:34 𝄐0 #朱元璋#朱标
如果中国当年废除了汉字,现在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 民国时期曾经有一股非常强烈的思潮要求废除汉字,有不少政学两届的名人曾经都是废除汉字的坚定拥护者,这些人包括古文字学家钱玄同(钱玄同甚至把废除汉字与争取民族独立联系在了一起)、陈独秀(陈独秀认为汉字是封建社会的产物,不过后来成为了统治阶级压迫和剥削普通民众的工具,所以要坚决废除)、著名的鲁迅先生也说过“汉字不灭,中国必亡”,“汉字是愚民的利器”,不过虽然有 ◶2024-05-30 15:32:37 𝄐0 #汉字废除
黛玉葬花的诗意美,其他版本根本无可比拟? 红楼梦前八十回共写了两次黛玉葬花,一次是第二十三回‘牡丹亭艳曲警芳心’,写到宝玉在沁芳亭偷读西厢记,见风吹得落红成阵,他不忍落花被脚踩,于是兜着花瓣洒向池面,让它们顺水而去。正巧,却见黛玉肩锄花囊,手拿花帚正在园里葬花,旁边是一个个像小山丘的花冢。另有第二十七回‘埋香冢飞燕泣残红’,写黛玉因为‘晴雯不开门’之事误会宝玉,于是气极生悲不愿理睬宝玉。那一日又 ◶2024-05-30 15:12:55 𝄐0 #黛玉葬花
蜀国十分憋屈的一仗,被两千人围城刘禅就投降 蜀国兴于而亡于刘禅,刘备花了几十年建立的蜀国并没有一统天下就亡在刘禅的手上,说起蜀国的灭亡都有一点可笑。因为蜀国并不是魏国大军攻打下来的,而是刘禅面对着魏军的围城,几乎是没做抵抗就缴枪投降了。这场战斗对于蜀国来说是十分憋屈的,因为仅仅只有两千敌人围城,刘禅却选择不战而降。公元263年,为刷战功,他派钟会、邓艾起兵伐蜀,蜀国后主刘禅派姜维带领蜀国大军抵挡魏 ◶2024-05-30 14:50:29 𝄐0 #蜀国#三国
朱元璋的小舅子郭德成,大智若愚的他一句话自救 都说伴君如伴虎,这自古便是如此。而为了巩固皇权,在建立明朝之后,朱元璋可谓是无所不用其极。“狡兔死,走狗烹”的剧情又一次上演。即便是自己的岳父胡美都能赐死,更遑论他人。1380年,胡惟庸案伊始,便将胡惟庸九族诛灭,而在1390年,又一次牵扯数万人,、陆仲亨等功勋之臣也都被诛杀,前后被杀人数更是3万多人。但是却有一位功臣竟然能够在胡惟庸案中被赦免,堪称奇迹 ◶2024-05-30 14:31:37 𝄐0 #郭德成#明朝
清代法律是什么样的?人性化不少弱势群体也享有特权 封建专制时代,法律面前并非人人平等,这种情况不仅仅局限于平民和官僚之间,在很多方面也所体现。量刑轻重,往往会考虑到双方的等级身份。此外,还有些人属于特殊情况,在刑法上都有区别对待。这一类特殊群体一旦涉入刑案,虽然案情、罪刑相同,而判刑、处罚有别,即“同罪异罚”。了解这方面的情况,对于深刻认识古代社会的复杂性是有益的。下面以清代法律为例分别来讲。第一类,有 ◶2024-05-30 14:08:38 𝄐0 #清代法律#清朝
余叔岩的余派是如何形成的?唱法特点及艺术特色 余派的形成他与、高庆奎并称为京剧第三代的"老生三杰"。他全面继承了祖父余三胜(第一代"老生三杰"之一),老师谭鑫培(第二代"老生三杰"之一)的丰厚传统,特别深入地钻研了集前辈技艺精华之大成的谭派艺术。他向许多文人学者学习诗词书画,还比较系统地学习了四声、音韵方面的知识。凭着他的文化素养,在全 ◶2024-05-30 08:56:53 𝄐0 #余叔岩#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