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曜俘虏两任皇帝,独霸皇后,最后结局如何? 中原王朝势力渐微的时候,周边的民族政权就会伺机而起。不过却有一位匈奴族的名将,他先后俘虏了两任皇帝,就此当上皇帝独霸前朝皇后。然而在称帝11年后,也败在了敌军的手下,然而在被杀前,他的一个举动,却让后人钦佩不已,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其实刘曜原本是匈奴族,但他的养父刘渊在起兵时,为了收买人心,就考虑到蜀汉是被晋朝所灭,为此就借着自己的刘姓建立汉国。在养父和 ◶2025-09-18 16:10:13 𝄐0 #刘曜#南北朝
韩子高美貌不逊色于西施,手握实权的皇后 韩蛮子是会稽山阴人,公元548年,南朝发生侯景之乱,韩蛮子寄居建康。叛乱被平定后,韩蛮子想要搭乘军队的还乡,于是碰到了吴兴太守陈蒨。陈蒨非常喜欢这个英俊的少年,便问他是否愿意跟随自己。韩蛮子略加思索后,答应了。陈蒨给韩蛮子改名为韩子高。从此,韩子高跟随陈蒨左右,并尽心尽力服侍陈蒨。从日常生活到安全保障,韩子高都能为陈蒨考虑得周周到到。陈蒨因其“蛮子”之名 ◶2025-09-18 15:53:31 𝄐0 #韩子高#南北朝
皇妃把儿子送给皇后,最后儿子当上了皇帝 在封建社会的后宫之中,确实是步步惊心,比现在的演绎的还要残酷得多。比如在东汉章帝时,有一个宠妃,因为害怕自己被害,将儿子都送给了情敌,却还是没有逃脱悲惨结局。他的儿子成为了杀母仇人的养子,即使是成为了皇帝,即使知道了事实的真相,也无可奈何,并没有给予九泉之下的母亲多少安慰。这位可怜的后宫女子姓梁,出自名门,祖父梁统曾经担任九江太守,父亲梁竦则是著名的。梁 ◶2025-09-18 15:32:56 𝄐0 #梁贵人#汉朝
孝昭皇后6岁嫁12岁的刘弗陵,15岁就守寡成太后 她是孝昭皇后,出生于89年,野史上记载她的名字为上官凤儿,她家世显赫,皇帝丈夫是,父亲是上官安,生母是霍氏,祖父是上官桀,外祖父是权倾朝野的霍光。比较讽刺的是,出生时的她有多风光,日后的她就有多凄凉。刘弗陵是最小的儿子,生母是钩弋夫人。据史料记载,钩弋夫人当时怀胎14个月才生下刘弗陵,而上一位出现这样情况的是尧帝,古代迷信,当时众人都认为他的这种出生预示 ◶2025-09-18 15:19:09 𝄐0 #孝昭皇后#汉朝
他和冯太后吵了一跤 最后竟然选择出家了 献文帝为什么要出家,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献文帝不管不顾杀了冯太后的情人李奕,哪怕是亲生母亲,这冯太后能轻易原谅了他吗?当然不能,从此之后,献文帝和冯太后之间的感情便产生了前所未有的裂痕,这不仅影响着二人之间的关系,甚至导致皇帝做出了一个异乎寻常的决定,那就是出家、禅位。献文帝真的想皈依佛门吗,他打算 ◶2025-09-18 14:55:07 𝄐0 #南北朝#献文帝
三国时期吕布有战神之称,有哪些武将不畏惧他的实力? 要说三国谁是第一猛将?相信很多人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吕布,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 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这排名肯定不准确,因为马超并没有赢过张飞,关羽认为张飞比自己还能打。虽然五虎上将未必互相服气,但是他们几乎都会承认吕布是三国时期第一勇将,人中吕布马中赤兔,并非浪得虚名。 我们细看《三国演义》就会发 ◶2025-09-18 14:44:56 𝄐0 #吕布#三国
刘廷让:赵匡胤的结义兄弟,最后绝食自尽 他是赵匡胤的结义兄弟,为何却绝食自尽?感兴趣的读者和历史记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此人名叫刘廷让,原名刘光义,出身将门,他的曾祖刘仁恭在唐末五代时期割据一方,占据着幽州地区。后来,刘仁恭的儿子刘守光发动政变,囚父杀弟,于是年幼刘廷让跟随父亲刘延进逃到了中原地区。成年后的刘廷让身强体壮,且武艺高强,因此得到了郭威的 ◶2025-09-18 13:26:42 𝄐0 #宋朝
阎川野是谁?是中国唯一的独眼军长,被称为聋瞎军长 我想大家都知道,新的中国是在非常艰难的战胜了小日本以后,才建立起来的。之所以能够打败小日本,除了当时他们每个人的努力以外,当然最离不开的就是有一些非常厉害的将领,在他们的领导下,才能更好的获得战争的胜利!今天我们要说的这位,就是为了中国的建立,而尽心尽力的人。他是当时解放军唯一的一位独眼的军长,而他的名字,叫做阎川野!可能有的朋友的第一感觉,会不会觉得这 ◶2025-09-18 12:44:49 𝄐0 #阎川野#近代
水利专家王景是如何治水的?王景治黄河千年无患! 水利专家王景是如何治水的?王景治黄河千年无患!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东汉初年著名的水利专家、王景,曾经奉光武帝之命,治理好了泛滥达六十年之久的黄河水患而被载于史册,自从王景治河之后,黄河在此后的近千年的时间里都没有发生大的泛滥,后人将王景的功绩与传说中的治水相提并论,可见他的成就之大。王景,字仲通,原籍琅邪不其(今山东即墨西南)人,出生于乐 ◶2025-09-18 12:20:09 𝄐0 #汉朝#王景
苏轼“乌台诗案”是怎么回事?背后有什么原因? 北宋元丰二年(1079)十二月二十九日,被囚御史台狱一百三十天的苏轼终于获释。两个月以后,这位北宋最伟大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凄然离开汴京城。震惊北宋朝野的“乌台诗案”,就此告一段落。乍一看去,这似乎就是个写诗招祸的事儿。“苏轼哪首诗引发乌台诗案”的话题,也常被票友们津津乐道。但细看来龙去脉,这事儿其实和写诗关系不大。确切说,乌台诗案的直接导火索,就是一个 ◶2025-09-18 11:53:58 𝄐0 #苏轼#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