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颇主动找蔺相如赔不是,真的意识到是自己的问题吗? 一个人做错了事情,如果主动去找另一个人道歉,那他肯定是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之处,所以才在会主动去给别人道歉,表示是自己的错误,而在道歉的案例中,廉颇负荆请罪一定是非常有名的了。很多人都认为,廉颇是认识到了自己做的不对,所以才会去找蔺相如主动赔不是,将相和也是一段美谈,但事实真相当真是如此吗?廉颇真的可以意识到是自 ◶2025-09-21 21:59:51 𝄐0 #
楚平王死后为什么会被鞭尸?他到底做了什么事情 伍子胥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而伯嚭则是大贪官,这两人的相似之处就是同与楚国有仇。那么回过头来到这来说,就觉得比较好玩了,当吴国灭掉楚国的时候,其实就是伯嚭和伍子胥报仇的时候了!伍子胥的仇人是楚平王已经死了,伯嚭的仇人是楚庄王,找不着了,到处找,找不着恨,怎么办?也不能说挖地三尺,没办法了,两个人一商量就把楚平王的尸体挖出来,然后伍子胥拿鞭子抽,是伯嚭鞭尸。 ◶2025-09-21 21:43:22 𝄐0 #楚平王#春秋战国
现代常说“傻狍子”,那么“狍子犯傻”具体表现在哪些地方? 人们常说“傻狍子”,为什么说狍子傻呢?比如说,和它一起的同伴被打中了,它不但不会跑,而是会跑过来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然后就被猎人捉住了。看到人类也不会跑,而且有车撞过来都不知道躲,反而跟着车的灯走。如果它们被吓到了,屁股上的白色的毛就会炸开成心形。下面历史记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陆地 ◶2025-09-21 21:27:18 𝄐0 #
秦始皇的儿子为什么不姓嬴 难道他们不是一家人嘛 很多人认为秦始皇姓秦、姓扶,胡亥姓胡,这一家子简直乱透了,本来野史就传言秦始皇是吕不韦的儿子,现如今连两个儿子难道也不是自己的?其实并非如此,接下来跟着羽评一起涨知识吧!《史记·秦本纪》记载“昔伯翳为舜主畜,畜多息,故有土,赐姓嬴。今其后世亦为朕息马,朕其分土为附庸。”意思是昔日的伯翳帮助舜掌管畜牧,之后被赐为嬴姓,还分封了土地,从这里可以看出,秦始皇是 ◶2025-09-21 21:01:53 𝄐0 #秦朝#秦始皇
范雎:因才华出众惨遭毒打,最后成一代名相 我们常说“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我们从小所受的教育也是要做君子,不能学小人。据说当年林彪也很是欣赏孔老夫子的这两句名言,可惜的是,他自己在历史上给我们留下的却是一个常戚戚的“小人”形象,而不是真君子。 而我今天要讲的这位范叔,却是既坦坦荡荡,又常戚戚的:真君子真小人。之所以叫他范叔,还真不是尊称他。人家是名叫范雎,字叔。在古代,平辈之间相互称字,才是 ◶2025-09-21 20:39:18 𝄐0 #范雎#战国
吴三桂在山海关两面受敌时,为何却是向清军请求支援? 崇祯十七年春天,李自成占领北京,吴三桂率军入援,停留在山海关和北京之间,犹豫不定。下面历史记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在此后的将近一个月的时间里,双方之间有过接触和交易,过程复杂,许多事情现在已经很难说清楚,但有一点是比较明确的,就是吴三桂最初没打算向清军投降。 按照《顺治实录》的说法,吴 ◶2025-09-21 20:24:34 𝄐0 #吴三桂#清军
韩信当初没有杀这两人的话 韩信最后还会被杀吗 对韩信被杀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记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如果这两人不死,不敢动韩信,惋惜韩信将他们全部杀了。 当中,韩信的命运最为坎坷,下场也最为悲凉,这固然与刘邦不信任有很大的关系,其实更大的问题是他的出身,作为没落贵族的后代,韩信早已没有了贵族的情商和对政治时事的敏锐,只是凭借着一时的感觉去做事 ◶2025-09-21 20:12:14 𝄐0 #
命最硬的王朝,首都曾被攻破六次 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出现了很多的王朝,比如说明朝、清朝、宋朝等等,不过无论是哪个封建王朝,往往都城如果被攻破了,那么这个王朝差不多就灭亡了,可是有一个王朝,都城被攻破了六次,但是却一直存在着,这个王朝就是唐朝。第一次:安史之乱在唐玄宗的统治期间,出现了一个叫做安禄山的人,他在公元755年发起了兵变,也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安史之乱,在这次兵变中,唐朝的都城被第一 ◶2025-09-21 19:45:21 𝄐0 #古代#唐朝
曹雪芹三代皆为康熙宠臣,为什么会被雍正抄家? 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曹雪芹》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作为四大名著中文学价值最高的一本书。跟孔子的学说专门成立的孔子学院一样,《红楼梦》也成立了专门的学派,叫做“红学”,红学家们专门负责研究红楼梦中所蕴含的古代衣食住行以及礼节方面的细节。《红楼梦》不仅仅是一本小说,它还为了我们研究古代文化做出了极大的贡献,《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也因此被广为人知。不过却很少 ◶2025-09-21 19:29:09 𝄐0 #曹雪芹#清朝
司马光为何会评价汉武帝:“有亡秦之失,而无亡秦之祸”? 西汉王朝的汉武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著名的皇帝之一,而且在他的统治期间,西汉的领土疆域扩大了将近一倍,完全不输于唐朝时期万国来朝的气势。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为何会评价汉武帝:“有亡秦之失,而无亡秦之祸”? 司马光曾在自己的《资治通鉴》中这样评价汉武帝:“有亡秦之失,而无亡秦之祸。”,他认为汉武帝的过失是不亚 ◶2025-09-21 19:18:59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