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祖和孙权之间有什么恩怨 孙权为什么要“剿除黄祖” 从建安七年(公元202年)曹操让孙权送“质子”一事中,可以看出孙权有一个特点:遇事谨慎且优柔寡断。每遇大事,必先听取众人的意见,等所有的人畅所欲言之后,他才从中加以选择,最终形成自己的决策。虽然这样的决策含金量很高,但是往往会由于过于谨慎小心而延误最佳时机。但凡是都有例外,孙权在与鲁肃合榻对饮之后,却唯独对鲁肃的定国安邦之策不争不疑、乾纲独断、奉为至上。 ◶2025-06-16 08:10:58 𝄐0 #孙权#黄祖
既然太后不称哀家 历史上的太后又是怎么自称呢 我们看电视时,随便出来一个皇后、太后的,张口闭口都是哀家怎么样。甄嬛、芈月、慈禧、冯太后、、王皇后、……其实哀家这个词,是近代才创造出来的,历史上真实的皇后和皇太后们,从来没人自称过哀家。哀家,只是戏曲、影视剧中的称呼哀家这个词,是近代人创造出来的。哀家一次,最早出现在清朝后期的小说中,一开始是公主自称哀家,是公主死了驸马后的一种对自己的称呼。因为西汉时 ◶2025-06-16 07:50:02 𝄐0 #太后#自称
康熙为何要立二子胤礽为太子?胤礽如何打烂了一手好牌?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皇位的继承一般来说有两种继承模式,一是“立长不立贤”,二是“立贤不立长”。其中最为典型且运用比较多的便是前者,为何呢?因为自商周以来的宗法制中就有一项最为基本的原则——“”。这里所谓的“嫡长子”实际上就是嫡妻(正妻)所生的长子。而广义上的“长子”则指的是“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但是这样也会存在一定的问题,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 ◶2025-06-16 07:28:31 𝄐0 #清朝#胤礽
朱元璋本打算重用张昶,为什么最后却下令诛杀他? 张昶,元末明初时期政治家,曾担任元朝户部尚书。下面历史记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张昶尤善章草,书类伯英,时人谓之亚圣。曾经作为使者出使朱元璋处。这样的人才,朱元璋是不会轻易放走的。所以便让他留在了自己身边,做了参知政事。 正所谓两军交战不斩来使,可朱元璋虽然没有杀,却留着自己用了,这不免 ◶2025-06-16 00:38:13 𝄐0 #张昶#元末
李世民登基第二年改年号为贞观 这究竟是为了什么 公元626年7月2日,李世民正式发动,将太子李建成和李元吉除掉,逼李渊立自己为新任太子。仅仅过了两个月,李渊便主动禅位称太上皇,将皇位让给了李世民,从效率来看已经算是很快了。不过李世民登基称帝后,直到第二年才改年号为贞观,这究竟是为何呢?实际上,李世民登基后还不能完全掌权,离他真正能行使皇帝的所有权利还有一段距离要走。01一般史学界认为,自玄武门事件之, ◶2025-06-16 00:18:11 𝄐0 #李世民#唐朝
揭秘:刘禅和孙皓谁更聪明? 三国时期,赤壁之战是最终奠定三分天下的基础,自不可一世的曹操败退之后,孙、刘两家趁机发展,尤其是刘备,入主巴蜀之地建立蜀国。可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当年叱咤风云的大将们都先后逝去,正所谓“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自刘禅继位以来,蜀国江河日下,无论是在政治还是军事方面都是日落西山。刘禅一直被后世视为无能的象征。可是相对于刘禅,吴国的孙皓更是不遑多让,都说“生 ◶2025-06-16 00:04:24 𝄐0 #刘禅#三国
曹操不敢篡汉曹丕却当机立断,是曹操傻还是曹丕野心大? 曹操不是不敢称帝,称帝对他而言,已经失去了真正的意义。因为他早就是权力巅峰的人物,就算是魏王,对北方政权的控制那也是实打实的。曹丕为什么必须要称帝?因为他没有曹操那种权威,不管是政界还是军界,曹丕都没有那么大的影响力。只有靠称帝登基,才能有资格牢牢控制住江山社稷的权力。01中年的曹操不称王,那是因为有不称帝的好处。在曹操眼里,他是那个堪比、刘秀的英明君主 ◶2025-06-15 23:39:15 𝄐0 #三国#曹操#曹丕#曹操
中国十大未解之谜是什么?双鱼玉佩是怎么回事? 中国十大未解之谜是什么?双鱼玉佩是怎么回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这个世界上其实是有很多的未解之谜的,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能够用一种有理有据的方法解释的通,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事情的真相可能会更加模糊。而在中国的历史上,就有十大未解之谜,而在这十大未解之谜当中,双鱼玉佩事件又是被排在首位的。究竟这十大事件是什么,双鱼玉佩事件又为何会名列第一位呢? ◶2025-06-15 23:27:20 𝄐0 #新疆
在客家人的传统中,将乐擂茶的现代制作方法是什么? 在将乐,擂茶是普通人家即兴制作出来的饮料。下面历史记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顾名思义,擂茶得用器具来“擂”。它的主要器具就是擂持和擂钵。擂持为一根2尺长的棍子,一般用茶树枝或白蛇藤制作而成(属于可食杂木),讲究的话,可在擂持上端刻环沟系绳悬挂,下端则刨圆便于擂转;而擂钵是当地的一种特制陶盆 ◶2025-06-15 23:02:12 𝄐0 #
曹操为什么一定要杀孔融?只因他“嘴贱”吗 “融四岁,能让梨。”孔融是中国小朋友从小学习的好榜样,典型的“别人家的孩子”。就是这样一个四岁都知道礼仪谦让的孔融,后来竟因为“不遵超仪”等罪名被曹操处死,他到底死得冤不冤?一、diss上司,孔融的“嘴贱”由来已久 孔融在曹操手下做事,但是对上司总是出言不逊。老曹要给儿子娶甄宓作媳妇,孔融杜撰了一个“后,将妲己赐给周公”的故事来讽刺。不懂就问的曹操还真 ◶2025-06-15 22:48:57 𝄐0 #孔融#汉朝#曹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