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韶文化:中国黄河中游地区历史文化 是黄河中游地区一种重要的新石器时代彩陶文化,其持续时间大约在5000年至前3000年(即距今约7000年至5000年,持续时长2000年左右),分布在整个黄河中游从今天的甘肃省到河南省之间。因1921年首次在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仰韶村发现,故按照考古惯例,将此文化称之为仰韶文化。其以渭、汾、洛诸黄河支流汇集的关中豫西晋南为中心,北到长城沿线及河套地区,南 ◶2025-01-16 23:28:21 𝄐0 #仰韶文化#半坡人
仰韶文化的建筑有什么风格?仰韶文化的生活来源是什么 分布情况作为中国新石器时代最重要考古文化,分布于黄河中下游的地区及其边缘地区,大约处于32~41度、东经106~114度之间,仰韶文化绝对年代在4933BC~2923BC左右,其延续时间约2000年。加上零口二期一类遗存的年代,其上限当为5000BC。其地位十分显赫,影响也十分久远。从1921年渑池仰韶村遗址发现到2000年,全国有统计的仰韶文化遗址共5 ◶2024-12-06 21:12:07 𝄐0 #仰韶文化#半坡人
河姆渡文化:长江流域下游以南地区古老而多姿的新石器时代文化 ,是中国长江流域下游以南地区古老而多姿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即距今约7000年前)。黑陶是河姆渡陶器的一大特色;在建筑方面,遗址中发现大量"干栏式房屋"的遗迹。1973年,第一次发现于浙江宁波余姚的河姆渡镇,因而命名。它主要分布在杭州湾南岸的宁绍平原及舟山岛。经科学的方法进行测定,它的年代为5000年至公元前3300年。它是新石器时代时期 ◶2024-08-17 15:48:11 𝄐0 #河姆渡文化#半坡人
半坡人的住所有什么特点?他们的食物来源是什么 既然居住区是一种环形布局,那么,四周环绕一条壕堑围护,就很正常了,尽管现在只清理一小段。堑深六至七米,宽五至八米。半坡人没有现代挖掘设备,完全是用简单的石铲一铲一铲掘成的,数百米的壕堑,算来起码出土量要一万多立方米,那时一个氏族能有多少人?除去老弱病残,还有多少强壮者?其工程之浩大之艰难,恐怕不亚于后人开凿一条大运河。中华民族最能吃苦耐劳,从原始先民也得 ◶2024-08-13 11:04:25 𝄐0 #半坡人#努比亚人
河姆渡文化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经济生活都有什么特点 的发现表明,新石器时代中期宁绍平原的农业经济和家畜饲养都比较发达。在河姆渡遗址的大面积范围内,普遍发现了稻谷遗存,有的地方稻谷、稻叶、稻壳等交互混杂,形成 0.2—0.5 米厚的堆积层,最厚处超过 1 米。稻类遗存数量之多、保存之完好,都是中国远古各氏族文化遗存中所罕见的。经鉴定,主要属于栽培稻籼亚种晚稻型水稻,是世界上目前最古老的人工栽培稻,对于探讨中 ◶2024-05-29 14:50:07 𝄐0 #河姆渡文化#半坡人
河姆渡文化有着自己的宗教信仰吗?河姆渡文化的住所有什么特点 的陶器,以夹炭黑陶为主,少量夹砂、泥质灰陶,均为手制,烧成温度800-930℃。器型有釜、罐、杯、盘、钵、盆、缸、盂、灶、器盖、支座等。器表常有绳纹、刻划纹。有一些彩绘陶,绘以咖啡色、黑褐色的变体植物纹。河姆渡文化是分布在长江流域下游新石器时代文化。因遗址首先于1976年在浙江省余姚县的河姆渡被发现而得命名。据放射性碳素断代,年代约为5000~公元前33 ◶2024-05-27 11:54:29 𝄐0 #河姆渡文化#半坡人
河姆渡文化的人种属于什么人种?他们的生存方式是怎样的 稻谷河姆渡遗址两次考古发掘中,在第四文化层上部发现大面积的稻谷、稻秆、稻叶和木屑、苇编构成的稻谷堆积层,平均堆积厚度20~50厘米,最厚处超过100厘米。刚出土时稻谷外形完好,色泽金黄,少数稻谷连外壳的隆脉、稃毛及芸尖仍清晰可辨。经农史学家多次抽样鉴定认为是人工栽培水稻,是一个类粳、类籼及中间型等各种粒型的亚洲栽培稻属杂合群体。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稻谷数量之 ◶2024-05-18 22:22:50 𝄐0 #河姆渡文化#半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