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画像为什么要露出门牙?孔子的门牙有什么秘密? 孔子的画像为什么要露出门牙?孔子的门牙有什么秘密?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说起孔子,相信只要是中国人,没有不知道的,这可是我国文化历史的大圣人。孔子目前是中国文化向国际发展的一个代表人物,尤其是他的儒家学说,影响了我国后世两千多年。时至今日,全国各地的孔庙、古代书院学堂、商号店铺等都依然供奉着孔子的画像或雕塑,如果您细心观察,会发现孔子的画像 ◶2025-05-11 23:21:00 𝄐0 #战国#孔子
关于言偃的评价是怎么样的?言偃是怎样的一个人 身处一个文化断层的时代,并被这个时代裹挟着浮躁与功利,这种悲哀相当无奈。从懂事开始,我们这一代人就一直在迷茫,左顾右盼、千人一面,也许,我们的茫然与2500前未开化的吴人无两,需要的是一种先知先觉的引领。言子,名言偃,是孔子的晚年弟子。孔门弟子三千,贤者七二,言子是其中唯一的南方人,所以孔子会说:“吾门有偃,吾道其南。”一部《论语》,提及言偃的篇章并不多 ◶2025-05-08 01:27:14 𝄐0 #言偃#孔子
孔子孟子能得到君王的礼待,为何得不到重用? 孔子和孟子,作为思想家,他们创立和发展的儒家学说,在本质上是一种调节人与人、人与社会的伦理学说,而并非政治学说,也并非是可以实施的治国理政的方略。也就是说,孔子和孟子是思想家而不是政治家。他们的政治思想,在战国那个时代,仅仅是空想,是对美好未来的期待。孔子幻想的小康社会和大同世界的美好生活,我们可以看作是乌托邦,是原始的共产主义。当然,他所设计的小康社会 ◶2025-04-29 23:20:52 𝄐0 #孔子#春秋战国
儒家思想是怎么进一步发展的?在各个朝代又有什么不同 儒家学派之前,古代社会贵族和士通过“师”与“儒”接受传统的六德(智、信、圣、仁、义、忠),六行(孝、友、睦、姻、任,恤)、六艺(礼、乐、射、御、书、数)的社会化教育。从施教的内容看,中国古代的社会教育完全是基于在特定生活环境中长期形成的价值观、习惯、惯例、行为规范和准则等文化要素之上而进行的。儒家学派吸收这些文化要素并上升到系统的理论高度。产生背景儒家思 ◶2025-04-26 19:36:12 𝄐0 #儒家思想#孔子
端木赐有哪些轶事典故?他与孔子的关系怎么样 子贡尊师相传,孔子有七十二个有名的弟子,子贡便是其中之一。万仞宫墙典故,出自子贡称赞孔夫子之学问高深。子贡尊师的故事,也很感人。一次,鲁国大夫在别人面前贬低孔子,抬高子贡。子贡听说后非常气愤,他当即以房子打比方,说老师的围墙高几丈,屋内富丽堂皇,不是一般人能看得到的;而自己不过是只有肩高的围墙,一眼就可望尽。他还把老师比做太阳和月亮,说老师光彩照人,不是 ◶2025-03-06 19:35:57 𝄐0 #端木赐#孔子
樊须:字子迟,亦称樊迟,汉族,春秋末年鲁国人 樊须(前505或515-?),字子迟,亦称樊迟,汉族,春秋末年鲁国人(一说齐国人)。比孔子小三十六岁,他求知心切,上进心强。有勇力,二十多岁就仕于季氏,并在对齐作战中表现出了才识。《子路》载他曾向孔子问种田种菜的事,孔子答以“吾不如老农”、“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去后,孔子却说:“小人哉,樊须也。”唐开元二十七年(739年)追封“樊伯”。宋大中祥符二年(1 ◶2025-02-27 01:36:52 𝄐0 #樊须#孔子
关于澹台灭明的评价如何?对世人有着怎样的影响 东汉明帝永平十五年(公元72年)祀孔子及七十二贤,他是其中之一。唐玄宗开元二十七年(739年)封“江伯”。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升为“金乡侯”从祀孔子。澹台灭明死后,南昌人民为他立祠立墓祭祀,并设立澹台门以表纪念,进贤县也因他南游至此而名。澹台灭明求知讲学的情况,《大戴礼记·五帝礼》有载。澹台灭明投师孔子门下,孔子见他相貌丑陋而不愿收其为徒。因 ◶2025-02-24 15:14:05 𝄐0 #澹台灭明#孔子
清王朝为什么要不断孔子和关羽的地位 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我们知道,孔子子和关羽是中国的文圣和武圣。其实他们在清朝时候是抬的地位最高的时代,不仅是圣人,还封了王。有人认为,大概他们是当之无愧能够得到这些地位。其实不然。因为清朝是利用他们,来通过文化箝制民众的思维,让民众老老实实地臣服于清王朝的统治。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知道孔子是一位、人性学家、政治家。我认为孔子根本上是一位人性学家,他懂得大众的心理,以及大众的 ◶2025-01-27 16:44:50 𝄐0 #清朝#孔子
纣王真的是一个昏君吗 为何孔子会为其辩驳呢 《封神榜》已经被翻拍过很多部了,虽然剧情略有不同,但却无一例外的被塑造成昏庸无道的暴君,在的怂恿下,他用炮烙之刑残害忠良,对比干处以剜心之刑,罪恶行径简直可以用罄竹难书这四个字来形容。如果历史真如般描述的这样,纣王真的是一个残暴的昏君,为何孔子还要不遗余力的为其辩驳?大圣人孔子曾经为纣王正名过,他认为后世对纣王的口诛笔伐大多没有真凭实据,大部分人都是把自 ◶2025-01-13 21:51:45 𝄐0 #纣王#孔子
冉求和孔子的关系怎么样?关于他的评价是怎么样的 子有(前522年—前489年)即冉求,姓冉名求,字子有,尊称“冉子”,比孔子小二十九岁,鲁国(今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冉堌镇)人;周文王第十子冉季载的嫡裔。以政事见称,冉求生性谦退,是孔门弟子中多才多艺之人,尤擅长理财,曾担任季氏宰臣,深受孔子称赞。被列为孔门四科十哲(政事科)之一。能打仗,善理财,迎回流亡在外14年的孔子。冉求长于政事,尤其善于理财,曾任季 ◶2025-01-05 01:24:22 𝄐0 #冉求#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