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伯瑶本可以一人独占晋国,什么导致了三家分晋的局面?
三家分晋是是一件持续漫长的事件,并不是一件突然发生的政治事件,它从韩赵魏三家大夫消灭智伯瑶开始,前后历史五十余年的时间,韩赵魏以蚕食的方式一点一点把晋国瓜分。
在此之前,实际上智伯瑶是最有实力取代晋国公室的大夫,如果不是智伯瑶自己的问题,那么后来就不会发生三家分晋的事情。
起初原本有六家公卿大夫,分别是:韩、赵、魏、智、范、中行。
这六家公卿大夫都拥有自己的武装和领土,彼此之间经常发生流血事件。
后来范和中行氏两家在争斗中没落,而智氏一族一家独大,成为晋国的实际掌权者。尽管如此,智伯瑶并不放心另外三家公卿大夫,因此想方设法要削弱他们的势力,实际上智伯瑶这样的做法并没有错。
但是智伯瑶的人品出现了问题,这是他失败的一个原因;
他和另外三家公卿大夫聚会,智伯瑶竟然当众侮辱戏耍韩康子,这为后来韩康子反叛智伯瑶提供了口实。不仅如此,随着权力膨胀的还有他的傲慢,他自认为独揽晋国大权,没有谁可以反对他,反抗他。
智伯戏康子而侮段规,智国闻之,谏曰:“主不备,难必至矣!”智伯曰:“难将由我。我不为难,谁敢兴之?”——《资治通鉴》
傲慢和狂妄令智伯瑶失去了理智和正确的判断力。
他的谋臣告诫他说
“今主一宴而耻人之君相,又弗备,曰不敢兴难,无乃不可乎!蜹、蚁、蜂、虿,皆能害人,况君相乎”
,但是智伯瑶并没有听从,权力已经蒙蔽了他的双眼。
②
智伯瑶为了削弱三家公卿大夫的实力,于是想了一个办法,那就是跟他们索要土地。他想了一个办法就是把晋国现在变得弱小了作为借口,希望三家公卿大夫捐地以强国。但实际上三家都知道这不过是变相削藩而已。
智伯请地于韩康子……康子曰:“善。”使使者致万家之邑于智伯,智伯悦。又求地于魏桓子……桓子曰:“善。”复与之万家之邑一。智伯又求蔡、皋狼之地于赵襄子,襄子弗与——《资治通鉴》
其实最开始韩康子和魏桓子都不愿意把土地让出来,但是在谋臣的建议下,他们认为现在的智伯瑶“智伯好利而愎,不与,将伐我”,因此“吾与之地,智伯必骄。彼骄而轻敌,此惧而相亲。”
这就是所谓的“将欲败之,必姑辅之;将欲取之,必姑与之”,简单来说就是“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韩康子和魏桓子都抓住由于智伯瑶的狂妄无理已经激起众怒的弱点,暂且同意了智伯瑶的要求,然后静待局势的变化。
果不其然当智伯瑶向赵襄子索要土地的时候,被赵襄子一口回绝了。智伯瑶很生气,立刻发兵攻打赵襄子,还要求韩康子和魏桓子一起出兵。实际上事情发展到这一步局势依然还是被智伯瑶掌控。
而赵襄子也逃到晋阳城里躲了起来,智伯瑶一时半会儿攻打不下,就放水把晋阳给淹了,并包围起来。但问题就出现在了围城期间,那就是韩、魏反水,为什么这两家会突然背叛呢?
那就是智伯瑶说了一句不该说的话,他说:吾乃今知水可以亡人国也。
结果一语惊醒梦中人,韩康子和魏桓子都大吃一惊,因为“以汾水可以灌安邑,绛水可以灌平阳也”,也就是说这两个地方都是韩康子和魏桓子的封地。到时候智伯瑶消灭了赵襄子,那么难道会放过他们两家吗?
如果到时候智伯瑶用消灭赵襄子的方式来消灭他们,那么他们的下场不就像现在被大水围困起来的赵襄子一样吗?
③
正是因为智伯瑶这句话点醒了两家公卿大夫,于是决定先发制人,联合赵襄子一起消灭智伯瑶。
而这时候的智伯瑶又犯了第二个错误,那就是狂妄自大,刚愎自用,不听劝阻。
他的谋臣从韩康子和魏桓子的表现中察觉出不对劲,于是告诉智伯瑶这两家公卿大夫要造反。但是智伯瑶不仅不相信,反而相当愚蠢的把这个谋臣的建议告诉给韩康子和魏桓子听。足见这时候的智伯瑶已经狂妄到何种地步,认为这两个人绝对不敢背叛自己。
这种盲目的自负最终却害了他。
絺疵谓智伯曰:“韩、魏必反矣。”智伯曰:“子何以知之?”絺疵曰:“以人事知之。夫从韩、魏之兵以攻赵,赵亡,难必及韩、魏矣。今约胜赵而三分其地,城不没者三版,人食,城降有日,而二子无喜志,有忧色,是非反而何?”明日,智伯以絺疵之言告二子——《资治通鉴》
倘若说智伯瑶只是因为谋臣的一家之言而选择不相信,那么他自身可以通过观察去验证这一点。但是智伯瑶非但没有这么做,反而不以为然,竟然还把谋臣的忠告泄露给敌人听,这无疑让韩康子和魏桓子更加坚定了造反的决心。
因为他们也不知道智伯瑶是在试探自己,还是真的发现了什么。
在这种猜测和不安之下,韩康子和魏桓子不仅不会有所收敛,反而会加快行动。实际上智伯瑶等于把这两人已经推到了不得不反的尴尬处境,而且韩康子和魏桓子很清楚的知道,等智伯瑶消灭赵襄子以后,下一个就会轮到他们。
所以不管智伯瑶是真知道还是假知道,他们两人都必须反,只有这样才能换来一线生机。而智伯瑶此刻则正陷入极度自负和膨胀的状态,认为韩康子和魏桓子断然不敢反叛自己,因此也对两人并不设防和有所戒心。
他的谋臣觉察到不对,预感到大祸临头,于是请求出使齐国避难去了。果然,韩康子和魏桓子开始私下和赵襄子密谋推翻智伯瑶。
先是赵襄子掘开了堤坝,以水淹智伯瑶,当智伯瑶的军队都忙于救水时,韩康子和魏桓子的军队突然发难,袭击了智伯瑶的军队,并击杀了智伯瑶。
襄子夜使人杀守堤之吏,而决水灌智伯军。智伯军救水而乱,韩、魏翼而击之,襄子将卒犯其前,大败智伯之众。遂杀智伯,尽灭智氏之族——《资治通鉴》
于是,一个晋国最强大的公卿世家,且最有可能取代晋国公室的大家族就这么消逝了。
随之崛起的则是韩赵魏三家公卿大夫,智氏的土地也被瓜分了,另外智伯瑶的头骨还被怀恨在心的赵襄子制作成为了的饮器。随着这三家大夫的崛起,晋国公室也逐渐被瓜分殆尽。
403年周威烈王把韩虔﹑赵籍﹑魏斯封为了诸侯,这也是战国时代来临的标志,而公元前376年,三家大夫把晋国彻底瓜分,曾经的春秋霸主晋国就此灭亡。
纵观智伯瑶的失败,主要就是因为他的狂妄自负、刚愎自用,倘若他能客观评判谋臣的建议,并冷静观察,分析自己面临的形势,保持头脑的清醒,那么凭借他的强大力量,又怎么会出现这种失败呢?
总结下来就是:做人一定要懂得接受建议,保持冷静和理智,不然即便强如项羽,也最终只会落得个“竖子不足与谋”的评价。
本文链接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