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魏灭亡蜀汉,孙吴为什么会见死不救?
公元263年,曹魏权臣派遣钟会、邓艾、师纂率领20万大军,兵分三路进攻蜀汉。蜀汉难以抵挡,后主在成都弃城投降。蜀汉宣告灭亡。
《大军师司马懿之虎啸龙吟》中浓墨重彩讲述的三国,从此剩下曹魏和孙吴两国了。刘备、地下有知的话,会作何感想?
我们知道,在曹魏、蜀汉和孙吴三国中,曹魏的整体实力远远高于蜀汉和孙吴。从版图上看,“天下三分,中国十有其八。吴、蜀各保一州。”从人口上看,“吴蜀不能居半。”蜀汉和孙吴加在一起,都赶不到曹魏。
孙吴和蜀汉凭什么“三国鼎立”?
一个很大的原因,是孙吴和蜀汉采取联合起来,对付曹魏的战略对策。208年,曹操亲率80万大军征伐刘备,刘备派诸葛亮前往孙吴,成功说服孙权发兵救援。吴蜀联军在赤壁之战中击败了曹操大军,形成天下三分的雏型,奠定三国鼎立的基础。
每当吴蜀联盟发生震荡,就是这两个国家最危险的时候。
223年,刘备病死于永安(今重庆市奉节县)。诸葛亮作为托孤大臣,全力辅佐年少的后主刘禅。刘禅命令诸葛亮开府治事,诸葛亮第一件事就是派邓芝往孙吴,巩固吴蜀联盟。由此可见吴蜀联盟的重要性。
事实上,孙吴这边也很看重吴蜀联盟。赤壁之战后,刘备、曹操、孙权三家将荆州7个郡进行了瓜分,刘备战果最丰盛,得到了其中的5个(南郡、长沙、零陵、桂阳、武陵)。其中,南郡本属于孙吴,被刘备“借”走了,从此就由关羽镇守,再没归还之意。
在很长的时间,孙权出于维系吴蜀联盟的考虑,没有向刘备索要南郡。
那么,263年,当蜀汉遭到曹魏大军致命性攻击时,孙吴为何不派兵援助?
其实,孙吴不但派兵援助了,还水陆齐进,倾尽全力。
《三国志》中有这样一段表述:“冬十月,蜀以魏见伐来告……甲申,使大将军丁奉督诸军向魏寿春,将军留平别诣施绩於南郡,议兵所向,将军丁封、孙异如沔中,皆救蜀。”
263年10月,蜀汉后主刘禅在曹魏大军压境之际,派人向孙吴求救。很快,孙吴就采取了援救动作。一方面,在陆路上派大将军丁奉率领军队进攻曹魏重镇寿春,这是“围魏救赵”之策,欲在逼迫曹魏大军回师自救;一方面,又派将军丁封、孙异等人率领水军部队,从汉水进入汉中,试图救援。
同时,孙吴还派将军留平前往荆州,商议从永安入四川的计划。这是因为从永安进入四川距离最短、速度最快。
然而,虽然孙吴动用了所有可以动员的力量,采取了所有可以想到的决策,来救援蜀汉,避免陷入“唇亡齿寒”的绝境,但蜀汉还是灭亡了。原因只有一个,就是孙吴救援的速度,赶不上刘禅投降的速度。
从时间上看,蜀汉是从263年遭到曹魏攻击,10月派人向孙吴求援,11月就向曹魏大军投降了。这时候,孙吴大军还在路上。他们得知刘禅投降的消息后,不得不退兵,“蜀主刘禅降魏问至,然后罢。”
时隔多年以后,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假如刘禅听从诸葛亮之计,对阴平严加防守;假如蜀汉卫将军诸葛瞻不贸然与邓艾军队决战,导致全军覆没;假如诸葛瞻战死后,刘禅没有自乱阵脚,急吼吼地向曹魏军队投降,坚守一段时间,等候孙吴援军到来,鹿死谁手,还为未可知呢。
本文链接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