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明朝的“天子守国门”?朱棣为什么要选择北京做首都?
提明朝,大多数人第一印象是“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不和亲不纳贡”。
简而言之,硬骨头,硬到崇祯帝吊死煤山,成了死社稷的君王。
伟大吗?高尚吗?不见得,唯有精神可嘉而已。
那么天子守国门意义何在?无疑是值得深思问题。
(这话我欣赏不来)
明朝在朱元璋初建时定都南京,却在朱棣靖难之役成功后,迁都北京。
北京,在朱元璋时,并不是前线,还有个缓冲区就是蒙古朵颜三卫地盘。
朵颜三卫原本是宁王朱权辖区,明初北疆封王中,朱棣最强,朱权第二。除自己护军外,宁王兵力最大仰仗就是归附的朵颜三卫。
区域则在北京城外那块地,东起辽东,西接宣府。
靖难之役时,燕王朱棣为了夺权成功,蛊惑威胁宁王,让其跟随自己讨伐南京,还承若事成后和宁王平分天下,甚至答应给朵颜三卫自治权。
靖难之役胜利后,朱棣对自己兄弟不算厚道,平分天下那是没有的,宁王发配江西,朵颜三卫待遇好点,战后独立了。
(没了朵颜三卫门户洞开)
最后结果,北京城门洞开,出城几乎就是境外。
这境地,让朱棣为难了。造反起家人最怕什么?
内部造反是其一,统治不稳是其二。如何解决问题,朱棣就想到了迁都。
私心而论,北京是朱棣老巢,民心归附,利于统治巩固,私心之外,则是国家稳定需要。
对中原王朝而言,最大的威胁无非三个。
第一,北方无数更迭不断的入侵。
第二,内部农民起义啊,地方割据势力。
第三:经济环境。
可是这三个方面,往往又是不可兼得的,没有完美,只能权衡利弊慎重选择。
(皇帝不好当)
这三方面重要性,分析各朝各代都城就能看明白。
一:秦西汉-咸阳长安。
咸阳长安处于关中,当时是相对封闭,安全十足区域,潼关、散关、武关、萧关,四关连锁,还可扼控中原核心区,掌握经济命脉。外患难进来,经济有保障,唯一缺点内部动乱不好解决。
最后秦和西汉(新莽)都因内乱而亡。
二:东汉长安-洛阳轮换为哪般
东汉建都洛阳原因是长安历经战火,经济基础缺失,出关一步东迁一点,就能就近获得经济资源,即便真有危险,退守关中即可,进可攻退可守成建都洛阳依据,可东汉依然亡与内忧。
隋朝时,文帝建都长安,是因为关中是关陇贵族龙兴地,而且关中经济在后恢复不少。可隋炀帝上位后,科举日益进行,关陇贵族不再是同盟反而成了反对派,建都关中安全基础动摇,加上大运河贯通水路可直抵洛阳。
基于经济安全考虑,炀帝迁都洛阳,最后隋朝亡与内部农民起义和关陇贵族动乱之手。
唐建都长安考虑和隋一样,后来的唐朝强大无比,也让贵族势力消减。
但是唐朝也有问题,关中之地太闭塞,疆域不断扩大,不利控制地方,无奈只能施行节度使制,最后唐朝亡与割据叛乱。
(安全的关中)
三:宋朝-开封、
宋朝才是中国历史第一个“天子守国门”的王朝。别奇怪,真如此!
有感唐朝亡与节度使教训,宋朝建国后,选择强干弱枝,致力于削弱地方武装,加强中央军力。
由此才有宋朝百万禁军出现,可养军要钱,钱从何来?关中凋敝,早不能承载作为首都能力。
于是宋朝选择天下之中,又处于北方的开封,哪里有京杭大运河勾连南北,南方财帛能顺畅抵达,养兵足够,也能保证都城生存发展,而且百万大军在首都附近,也有了抵抗北方强敌资本。
虽然开封和国界线还有距离,可是北方平原,骑兵可以长驱直入,由此可见,这宋朝才是天子守国门开始,只是这守国门屈辱居多。
(宋朝开封)
历朝历代教训在前,建立明朝的朱元璋就要思考了。
地理位置要安全,经济要发达,还要能抵御边患。这地选来选去,貌似没有!
于是朱元璋就想到了,要儿子们守北方,减轻边患,自己找个安全又有钱地方待着,稳固统治。
最后他就选了南京。
可谁知道自己太子不争气,活的不够久,儿子们一个个兵强马壮,位置给谁都不好,为了维持正统最后给了朱允炆。
然后明朝就悲剧了,再加上在靖难之役因为战争需要交换进而丢失了北方大片缓冲区。
朱棣一上台,就面临老大难问题,因为都城绝对不能放南京啊。
北方没有缓冲区,长城一丢,明朝不成北宋了吗,整天送地给别人,也不是朱棣风格。
三个问题,北方边患,内部稳定,经济需要,选择题再现,而这却是朱棣本人造成的。
(北方威胁太大)
选来选去,只能选北京,原因也很简单。
如果困难有三个,北京能解决两个,而南京只能解决一个。
南京能解决的只有经济问题,哪里有钱,可是北方要守,就要驻军,有驻军就意味着有地方割据危险,顺带还有外部危险不好控制。
北京能解决的问题有两个,北方边患需要防守,那么都城设在北京,大军就能驻扎北京,不怕出现地方割据威胁,还可以控制军队。一举两得啊,即缓解内部割据问题,也解决北方边患,唯一解决不了的就是钱。
幸亏有京杭大运河,勉为其难就运输吧。
朱棣就将明朝都城从南京迁到北京,加强对边军和中央军控制力,北宋强干弱枝朱棣学的门清。
后续为了维持南方稳定,朱棣还在南京设置了一套中央六部做王朝备份,不仅如此,还数次亲征漠北给后世子孙打造安全环境,也算煞费苦心啊。
(南京也留个中央)
可看上去折中的,最好的方案,却埋下明亡祸根。那就是没钱。
除此之外,还有还有时代变迁之后的新外患,和战略环境问题。
首先谈谈钱。
当时中国经济重心已不在北方,而是富裕的江南,北方早没了良好经济基础,运河虽可以缓解问题,但不能彻底解决问题,而且对于南方的过度搜刮也容易让南方士子地主起反抗心理。
这也是明朝文官强硬原因之一,他们有钱但是必须给中央向北方输血,这输血多了,谁愿意?
天高皇帝远的,你咬我,我骂死你,于是文官有恃无恐起来,因为他们有钱,皇帝陛下是穷人。
(江南有钱)
其次是南方边患。
明朝之前,中国是没有海上边患的,可是在日本战国动乱后,在南方经济发展后,一群日本浪人还有中国游民商人成了一对CP组合,成了明朝南方边患:倭寇。
这就让中央为难了,理清北方边患,南方居然出了倭寇,南北都有威胁,只能两面设防,后续连欧洲人都来了,钱越来越困难,这也算千年未有之变局吧。
最后则是北方战略纵深问题。
天子守国门意思就是都城在第一线。好吧,这是硬气表现,也是不理智表现,没有战略迂回区域的对敌策略,让明朝无数次陷入困境。
(武将仗不好打)
北方长城确实强悍,可绕过长城,威胁京城,军队你救还是不救?救就会有三种结果。
第一种:胜利了,京城解除危险。
第二种:打输了,北方边镇兵力不足,又花钱征兵。
第三种:不胜不败,游牧民族骑兵多,游击之后绕后面把根据地打了,更费钱。
这三种结果,两种有危险还费钱,反而获胜选项几率最小,无数少数民族就靠京城这个筹码跟明朝玩游击战,围点打援耍的明军团团转,这仗怎么打?
而且太过于靠近北方后,你要真有大危险,要天下勤王,这兵马估计还没走到,国家就凉凉了。
比如崇祯时,北京兵临城下,皇帝要勤王,无数大军紧赶慢赶,还没到北京,皇帝都吊树上了。
这才是真悲剧。
对我而言,虽然欣赏明朝,却一直看“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不顺眼,这不是风骨是顽固,不过却是当时无奈下的最佳选择,只能说明朝运气不好吧。
本文链接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