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三桂成败是因为永历帝吗 吴三桂最大的败笔到底是什么
1644年3月17日,李自成的百万大军攻陷了北京城,在煤山自缢而亡,持续时间达276年的大明王朝轰然倒塌。彼时的吴三桂,作为手握重兵的辽东总兵,在3月5日就收到了崇祯要求进京勤王的命令,但吴三桂行军行动迟缓,等到京城沦陷后迅速返回山海关。
此时的吴三桂虽然兵力远不及李自成和关外的多尔衮,但因吴三桂镇守的山海关易守难攻,战略位置险要,加上当时的李自成和多尔衮都有通过招降吴三桂进而收拢天下汉人地主士绅阶层的想法,因此吴三桂成为各方争夺的香饽饽。
但因为李自成集团“追饷”事件愈演愈烈,加上疯传的“李宗敏抢占陈圆圆”事件,使吴三桂愤而降清。
不过,自恃有在手的吴三桂并不甘心屈于多尔衮之下,一方面是因为所谓的廉耻之心,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他有一定资本,也就是关宁军和山海关。于是吴三桂的所谓“降清”,就是拿黄河以北土地换取多尔衮支持自己打败李自成。
但奈何李自成败亡太快,一片石大战的惨败让李自成兵败如山倒,清朝迅速跟进,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儿响叮当之势入主北京,宣告了新王朝对中原的统治。等到吴三桂想要和清朝三七分时,猛然发现自己成了局外人。
而被涮的吴三桂只能硬着头皮继续冲,因为汉奸之名板上钉钉,吴三桂已经没有了任何退路。而因为此时的清朝内忧外患,在消灭李自成、张献忠集团后,还有南明等诸多问题需要解决,所以客观上也需要这些汉人将领冲锋在前并镇守边关,这是吴三桂所谓“曲线救国”的历史机遇。
也就是说,吴三桂能够成功在云南立足,本质上是因为清朝需要他。在这样的情况下,吴三桂想要地位稳固,必然卖力工作,将前朝势力赶尽杀绝,比如从缅甸将永历帝强行弄回来。
相比于吴三桂,永历帝的群众基础无疑更大,一呼百应之能令吴三桂望尘莫及,所以清朝必然欲除之而后快。在这样的背景下,吴三桂带头勒死永历帝,背上了杀害前朝皇帝的恶名,但却能获得清朝统治者的信任,这是名副其实的投名状。
此时的吴三桂,和清朝心连心,根本就没有所谓的“”之心。在这样的情况下让吴三桂争取天下汉人支持,那是真正的自取其辱。吴三桂的形象,早在1644年就黑化了,保全永历帝根本就收不到漂白的效果。
而且永历帝的死本质上根本就无足轻重,毕竟永历帝不是明朝皇室正统,他只不过是诸多南明政权中的一员,纵然承载了汉人的希冀,也不可能带领天下人反清复明。
工具而已,用则价值连城,弃则一文不值。作为驰骋沙场的兵油子,吴三桂知道怎么收拢天下民心,比如1673年扯旗造反时,吴三桂就找到一个年轻人,宣称明朝皇室后裔,反正你说是就是,有人信就行。
吴三桂的真正败笔,是个人能力的巨大缺陷,这种缺陷包含了立场不坚定、性格优柔寡断、心态不思进取等。
虽然吴三桂吃过的盐比康熙走过的脚都咸,但无论智商还是格局都差得不是一直半点,虽说不是事事都要深谋远虑,但作为一方将领,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总是有必要的,但吴三桂很明显差得太远。
在小编史看来,之所以说勒死永历帝不是吴三桂的败笔,是因为吴三桂直到造反的前一刻,都没有反清复明的打算,他的眼里只有自己,从来都是。
“反清复明”也许不都是高风亮节,但最起码也是一种政治手段,但吴三桂并没有真正在意过。从他被清朝忽悠瘸了之后,他唯一明白的,就是自己回不去了。虽然降清时不光彩,但他知道吕布这样的三姓家奴更不要脸,所以他已经做好了在清朝屋檐下低头的打算,并准备为清朝奋斗终身。
但清朝从一开始就没有把吴三桂当个人,作为自己的鹰犬,清朝前期是需要吴三桂的,但后期必然不需要,所以吴三桂逃不过“兔死狗烹”的结局,削藩不过是时间问题。
而吴三桂似乎并不明白自己的身份,还想要做明朝的“沐英”,不仅自己享福,还有子子孙孙荣华富贵,这是典型的不知道自己几斤几两。
而为了实现所谓的目标,吴三桂拼命招兵买马,扩充势力,终于给了康熙削藩的口实。
直到这时,走投无路的吴三桂才选择扯旗造反。应该说,因为割据一方兵强马壮,吴三桂前期确实是占据巨大优势的,如果一鼓作气将清朝赶回东北未尝不是没有可能。
但吴三桂却选择在岳阳止步,于是此后再也没有越过长江。
所以吴三桂的最大败笔,是自己能力的烂泥扶不上墙,永历帝不过是个小插曲,而且在当时的环境下,吴三桂的做法并无不妥。
本文链接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