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八年夏天到底发生了什么 为什么会被称为中国历史上最热夏天
乾隆八年夏天到底发生了什么,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在中国古代历史当中,出现过许多极端天气,比如明末的小冰河时期,再比如号称“中国最热夏天”的乾隆八年夏天。前者在危害程度上当然要远大于后者,不过乾隆八年的夏天出现的极端高温天气,却是在整个中国历史上都极为罕见的。那么,在这个“中国历史上最热夏天”,到底发生了什么,当时到底有多热?
按照科学标准,多天达到35℃及以上的高温状况,称为“热浪”,属于气象灾害,古人则将它称为“热灾”。热灾发生的频率极低,著名气候学家竺可桢认为,中国在公元1900年以前,共出现过四个“温暖期”,相应的也有四个“寒冷期”,而且它们常常交替出现。
明朝末年,迎来小冰河时期,中华大地陷入严寒当中,人口迅速锐减一半。清朝建立以后,小冰河时期逐渐结束,但高温天气却越来越多,直到乾隆八年(1743)极端高温天气彻底爆发,出现了中国史上最热的夏天。
在这一年的夏天当中,高温席卷半个中国,北京、河北、天津、山西、山东等整个华北地区都被酷暑笼罩。有许多史料记载了当时的极端高温状况,比如《续东华录》记载:“六月丙辰(7月25日),京师威暑。”《续天津县志》载:“(天津)五月苦热,土石皆焦,桅顶流金,人多热死。”《高邑县志》载:“(河北高邑)五月廿八(7月19日)至六月初六日(7月26日),薰热难当,墙壁重阴亦炎如火灼,日中铅锡销化,人多渴死。”乾隆《浮山县志》载:“夏五月大热,道路行人多有毙者。京师更甚,浮人在京贸易者亦有热毙者。”
在乾隆八年以前中国不是没有发生过热灾,南宋嘉定八年(公元1215年),河南、安徽、江苏、湖南等省份均遭受热灾,灾情严重。《宋史·五行志二》记载:“五月大燠,草木枯槁,百泉皆竭。”由于天气炎热,对水的需求量急剧上升,导致“行都斛水百钱,江淮杯水数十钱”。这样的价格,可真是“贵如油”了。然而嘉定八年的夏天还只是水贵如油,到乾隆八年的夏天,则是“人多渴死”,“道路行人多有毙者”,就连“浮人在京贸易者亦有热毙者”,可想而知当时的炎热程度。
而且,由于北京位于极端高温天气的中心地带,且人口众多,所以北京的情况最为严峻。当时居住在北京的法国教士A.Gaubil1在寄往巴黎的目击报告中写道:“北京的老人称,从未见过像1743年7月这样的高温”、“7月13日以来炎热已难于忍受,而且许多穷人和胖人死去的景况引起了普遍的惊慌.这些人往往突然死去,尔后在路上、街道、或室内被发现,许多基督徒为之祷告”、“奉皇帝的命令,官吏们商议了救济民众的办法,在街上和城门发放药物”、“高官统计7月14日到25日北京近郊和城内已有11400人死于炎热。”
如何通过古代描述酷暑的文字记载推断出具体气温一直是一个极为棘手的问题,不过清朝乾隆时期大量的文献记载以及一些发现的早期北京气象仪器观测记录,为这一问题的解决提供了珍贵的资料。在众多文献资料的帮助下,专家计算出在乾隆八年这一年的夏天当中,7月20日到25日的气温均高于40℃,25日的温度最高,超过44℃。这一极端温度记录一直没有被打破,即使是1942年和1999年夏季华北地区出现极度高温天气,最高气温也只是42.6℃与42.2℃,比乾隆八年的夏天最高气温低2℃左右。
根据天气记录表明,这次极端的高温事件,是由暖高压系统长时间控制华北地区所致,直到7月26日以后,华北地区出现一次冷空气活动,高温才逐渐消退。
在古代,应对高温天气并非没有手段。早在周朝,人们就已经懂得储存冰块,并利用它来降温。《诗经》里写道:“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阴。”这是说在当时贵族们会让下人凿冰块,藏到冰窖里,以供来日使用。东汉末年,皇宫里已经出现“空调房”。工匠们在房间下面挖深井采集冷气,随后利用它来控制房间的温度。在冬天时,深井里冒出的是热气,夏天则是暖气,这就使得房间冬暖夏凉。唐朝时,人们甚至已经学会制冰。唐朝末年,工匠在生产火药时开采大量硝石,随后他们发现硝石溶于水会吸收大量的热。于是工匠们开始利用硝石来制冰,使得夏天制冰成为可能。
在乾隆八年的酷暑下,富贵人家自然想方设法,进行避暑。据记载,乾隆皇帝在这一年夏天亦难以忍受,写下《热》诗道:“冰盘与雪簟,潋滟翻寒光。辗转苦烦热,心在黔黎旁。”不过乾隆虽然这样写,但他却不会真的待在百姓身边。乾隆为了躲避酷暑,在夏天来到避暑山庄,很少居住在紫禁城里。京城里的王公贵族可以“逃”的基本上都跑了,实在走不掉的只能花高价买来冰以及水来降温。
不过这些避暑方式都是王公贵族们才能享受的,对于普通百姓来说,这实在是一场灾难。官方统计热死在这个夏天的人数达到11400人,但实际人数一定比这还要高。所以,这个中国历史上最热的夏天,对于乾隆等人来说可能是一个小插曲,但对于许多百姓来说,却是夺走他们性命的罪魁祸首。
参考资料:
《续东华录》
《续天津县志》
《高邑县志》
《浮山县志》
《宋史·五行志二》
本文链接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