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稼祥的家庭情况如何 纪念人物的故居在什么地方
人物家庭
婚配
原配查瑞香(1904-1926),由王稼祥的父亲包办成婚,于1925年结婚,1926年产后病逝。
1928年在莫斯科与一乌克兰姑娘结婚,1929年离婚。
1939年3月5日与湖南姑娘朱仲丽(1915年—2014年)在延安结婚。
子女
与原配生有一子王命先,中国人民大学计划统计系毕业后,留校当老师,文革中受迫害投河自杀。王命先有两个儿子(王稼祥之孙)。一子王光龙现任十一届民盟河南省委委员。
故居纪念
泾县故居
王稼祥故居是我党早期重要领导人、伟大的者、杰出的无产阶级王稼祥出生和少年生活的地方,位于泾县厚岸乡,距县城45公里。
这里群山环绕,烟树茫茫。绿竹茸茸,景色十分秀丽。故居是一座普通的皖南民居,三间两厢,前有庭院,庭院有花圃,其间花木杂错有致,一厢为书房,书房虽小,但简洁雅致,窗明几净。“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此之谓也。王稼祥在这里度过了他的童年和少年,先入柳溪小学读书,小学毕业后,又跟王惠久和王谈人先生补习一年,1920年离开家乡赴南陵县乐育中学初中,后转入芜湖圣雅各中学读高中,不处去上海就读于上海大学附中,从此走向革命道路。王稼祥从小好学善思,爱憎分明,对社会的时弊恶习,疾恶如仇,对贫困人民的饥饿困苦,倾注同情。家乡周围的一切,深深地印在他幼小的心灵里。憎恨黑暗的社会现实,是他后来追求真理走向革命的思想基础。王稼祥故居1986年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原国家副主席王震亲笔题写“王稼祥故居”的门额。故居中陈列了王稼祥青少年时的生活学习用具和他一生中主要革命活动的照片,供人们参观瞻仰。
纪念园
王稼祥纪念园坐落在安徽省芜湖市十一中(现安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校)校园内风景秀丽的狮子山上,西临长江,东望赭山。这里是王稼祥毕业的芜湖圣雅阁中学旧址。
纪念园始建于1986年,占地6000余平方米。纪念园由王稼祥铜像、纪念碑、事迹陈列室、藏书室等组成,其中王稼祥事迹陈列室分五个展厅,详细介绍了他在中国革命各个历史时期的重大贡献和丰功伟绩。纪念园收集并陈列了王稼祥的信件和文章96件,照片189帧,珍贵遗物43件,书籍1000余册和“吉姆”轿车1辆。
王稼祥,1906年8月15日生,安徽省泾县厚岸乡厚岸村人。原名王嘉祥,又名王稼蔷。父王承祖。1925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8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25年参加革命工作。大学文化。1913年在家乡上柳溪小学。1919年毕业,读私塾。1922年在南陵县乐育学校学习。1924年在芜湖圣雅阁中学高中部学习。1925年6月因参加爱国学生运动被开除。8月入上海大学附中高中3年级学习。1925年10月入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1926年任翻译。1928年2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28年秋在莫斯科红色教授学院学习。1930年3月回国到上海,任中共中央宣传部干事,编辑党报。6月因批评李立三,受党内严重警告处分,被撤职,任党报驻香港记者。12月撤销处分,回上海。1931年1月任中共中央党报委员会秘书长,《红旗报》、《实话报》总编辑。1931年4月任中共苏区中央局委员、常委,苏区中央局政治保卫处处长,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主任。1931年4月-8月兼政治保卫局代局长。1931年10月任中华苏维埃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团副主席。1931年11月当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1届中央执委会委员、中央执委会人民委员会外交人民委员,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外交部部长,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主任。后犯“左”倾错误,1932年6月任红1方面军政治部主任。1933年4月27日受重伤。10月动手术。1933年11月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1934年1月在中共6届5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1934年2月当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2届中央执委会委员、中央执委会人民委员会外交人民委员,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外交部部长。住院治疗。1934年10月参加长征。1935年1月参加遵义会议,支持毛泽东的正确主张,对确立毛泽东在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起了重大作用。1935年2月任中共中央3人军事指挥小组成员。9月任陕甘支队政治部主任。1935年11月-1936年12月任中华苏维埃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1935年11月-1936年12月任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1936年12月-1937年7月任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1935年11月任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主任。193年12月赴苏联治病,发生周折。1937年2月到上海治病。时期,1937年7月到莫斯科治病。1937年11月任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负责人。1938年8月回国,任中央军委总政治部主任。1938年11月-1945年8月任中共中央军委委员、副主席兼中央军委总政治部主任、八路军总政治部代主任,主持中央军委日常工作,兼任华中工作委员会兼华北工作委员会主任,八路军军政学院院长。1941年任中央学习组副组长,负责领导中央军委机关及直属部门的整风。1943年3月兼中央宣传委员会副书记。1943年7月第1次提出和论证了“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概念。1943年下半年因病住院治疗。1945年8月离职。1946年春到苏联治病。1947年5回国。1947年9月任中共中央东北局委员、解放区城市工作部部长。1948年8月任中共中央东北局委员、东北局宣传部代部长。1949年7月为中共代表团成员,赴苏联访问,商谈筹建大使馆事宜。1949年9月当选为第1届全国政协委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驻苏联大使。1949年10月-1959年9月任外交部副部长、党组委员(1956年起)。1951年1月-1966年3月任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部长。1953年4月-1958年3月任中央国际活动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1954年12月当选为政协第2届全国委员会常委。1956年9月在中共8届1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1959年4月、1965年1月相继当选为政协第3、4届全国委员会常委。“文化大革命”中受迫害。1969年10月下放河南信阳。1970年冬回北京治病。中共第6届(5中)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委员,第7届中央候补委员、(2中)委员,第8届中央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第10届中央委员。
本文链接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