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是做不到一辈子都不剪胡子的 古人是如何剃胡子的呢

古人一般是从成年开始留胡子,当然,每个朝代,成年的标准不一样,汉朝时16岁,唐朝改为18岁,后来又改为22岁。按“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的儒家道义,胡子是不该剪的,但是没有几个人,真正能做到一辈子不剪头发也不剪胡子,留的拖到地上。所以古人的习俗是,胡子和头发不能没来由的随意破坏,但日常修剪和梳理是可以的。

那就可以用剪子之类的了 ,在古代,男人有留胡须的习惯,胡须长得好,修饰得好,是美男子的一个特征,故古代常有“美髯公”的称呼。染胡须如同今天染发一样,起着同样的效果,于是古代男人染胡须的风俗就出现了。 早在唐代,大的诗中就有“近来年少轻前辈,好染髭须作后生”之句。可见在唐代就有染胡须药品,人们就有了染胡须的习惯。

到了明代,有一个名叫陆文量的到北京来,有人把染胡须的方法告诉他,他写了一首诗作为回答:“染将纷白媚娇红,祗畏痴心笑老翁。五色任生当顺受,二毛何况世人同。”
一直到前后,晚辈在长辈面前不得蓄胡子,这一不成文的习俗在中国男性中似乎逐渐形成了的一种风尚。渐渐到了现代,如果哪位先生无缘无故地长期不刮胡子,多半会被世人视为“不修边幅”的懒人,甚至被耻笑为“邋遢”。
本文链接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