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_name}

{site_name}

🌜 搜索

哥哥将他赶出家门,他衣锦还乡还培养两个侄子

历史故事 𝄐 0

公元1016年,即北宋大中祥符九年,眉州青神陈家发生了一段纠纷。陈家的父母早早就去世了,但因为是世代官宦之家,生活富足,田产也很多,是当地的大地主。家中主事的是长兄,弟弟陈希亮则在家读书,准备科举考试,光耀门楣。

本来这样的安排不错,哥哥的资质有限,苦心经营家务,让家族重新显赫的任务就交给陈希亮了。然而,也许是琐事太多,哥哥的压力越来越大,性格越来越孤僻乖张,竟然有了分家之念。陈家的纠纷,由此而起。

作为长子,又支撑了这么多年的家业,理应分得更多。但是,陈希亮也是陈家的儿子,不能不分。此时,哥哥却做出了一件让人失望的决定,他将多年来附近贫农、佃户所欠的30多万钱的欠条扔给弟弟,就当作是该分的一部分。

哥哥将他赶<a href=https://www.lishiji.cn/lishi/12220/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出家</a>门,他衣锦还乡还培养两个<a href=https://www.lishiji.cn/lishi/5907/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侄子</a>

30多万钱不是一个小数目,但那时欠条,陈希亮才16岁,他怎么可能去催还回这么多钱?另外,欠钱的都是穷苦人,有钱早就还了,可以说这笔款项就是烂账,也可以说是空头支票。

当地人都准备看笑话,看看这场家庭纠纷该如何收场,会不会闹到官府去。接下来的事情,却是大出意料。陈希亮毫不犹豫地接受了这些欠条,并且召集所有的借款人。有人忐忑怕逼债,有人摆出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架势,可还没等他们开口,陈希亮竟然将欠条当众烧毁,一张不留!

哥哥将他赶出家门,他衣锦还乡还培养两个侄子

什么叫做大气,什么叫做慷慨,什么叫做仁义,什么叫做志存高远,尽在这熊熊烈火之中。做完这件事后,众人散去,陈希亮返回小屋,点灯,读书。天知道没有了这些钱,他接下来是如何度日的。可是,他不仅活了下来,还日日苦读,不仅自己读书,还带着哥哥的两个小孩一同学习。

天圣八年,即公元1030年,陈希亮带着侄子陈庸、陈谕一同入京赶考。离去时是三个穿着青布衣裳的书生,捷报出来时轰动乡里。叔侄三人一同考上进士,让陈家成为了当地的焦点。试想当年如果陈希亮大吵大闹,让陈家成为笑话,自己可能多分一点家业,那不过是富家翁而已,又怎会有出头之日。如果没有他不计前嫌,教授侄子,又怎么会光宗耀祖,出现“陈家三俊”?

陈希亮的高风亮节,不仅在于对待家人,对待朋友也是如此。他求学时,是与同乡学子宋辅同往的。陈希亮一举及第,在各地担任长官,宋辅却不幸早亡,留下了老母和妻儿无人奉养。在这个家庭陷入绝境的时候,陈希亮挺身而出,承担起照顾友人家眷的义务。

他待宋辅的老母亲如同自己母亲,朝夕伺候,不仅管吃管住,一早一晚还要请安。宋辅的儿子宋端平是陈希亮一手养大的,尽管陈希亮已经有了四个儿子和一个女儿,为官又清廉,家庭十分拮据,但还是对宋端平视如己出,根本没有什么区别。后来还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了这个一无所有的穷小子。在当时以婚姻关系为纽带的官场,能这么做实在是不可思议。

宋端平也很争气,在陈希亮的悉心教导下认真读书,最终也是进士及第。当捷报送至陈家时,陈希亮搀扶着白发苍苍的宋辅母亲出堂,所有看热闹的人不由热泪盈眶。这也是封建社会中,闪耀人性光辉的一幕。

哥哥将他赶出家门,他衣锦还乡还培养两个侄子

具备这样的人品,自然是个好官。他虽然严厉,但却并不残忍。苏轼就曾经做过陈希亮的下属,而且因为心高气傲常常被敲打。多年之后,苏轼才无比感慨地说:方是时年少气盛,愚不更事,屡与公争议,形于言色,已而悔之。

陈希亮去世之后,从不写状书、墓碑的苏轼怕他的事迹无人知晓,特意写了《陈公弼传》。陈希亮官位并不高,《宋史》也破格记载,并夸他:为政严而不残,不愧为清官良史。

本文链接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