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百密一疏,为老四留下大臣却用错了隆科多
雍正王朝上映于1999年,至今已有20年之久,这么多年过去,这部电视剧并没有泯然众人矣,反而是经久不衰,足以可见其经典之处。
这部电视剧可以说是相当有深度和寓意的,不只是深刻反映了古代的宫廷政治斗争,更是包含着很多职场道理和为人处世的道理。可以说有阅历的人,看这部电视剧,每次都会有着不同的感悟。像宋安之看这部电视剧不知道看了多少次,每次看都不觉得腻,而正因为如此经典,所以雍正王朝才经久不衰的。
那么今天宋安之来分析一个剧情,那便是九子夺嫡的高潮之一,就是康熙驾崩老四继承皇位这段,老四可谓是险象环生,这个继位过程是相当惊心动魄的。相信有很多朋友一直很疑惑,康熙既然要传位于老四,为何不提前给老四安排好,比如放出老十三什么的呢,为何就这样有些不管不顾的让老四面对虎视眈眈的老八一党去继位呢?
其实康熙不是没有给老四铺路,甚至是为了给老四继位铺路可谓是处心积虑。只不过当时局势复杂,康熙的安排更多属于是隐性的,并非是明面上的,不过说实话安排的可谓是滴水不漏,所以才有了老四的顺利继位,当然康熙百密一疏的是看错了隆科多,或者说对隆科多的安排不到位,不说差点使老四满盘皆输,但怎么说也是使老四的继位过程险象环生。
那么这是怎么回事呢,今天宋安之来具体说说。
在这里先老生常谈的说一次哈,本分析文章只谈剧不说史,并非是将电视剧当成正史的说。
先来说说康熙为什么不放出老十三这个问题。
其实康熙不是不放老十三,而是在当时的局势下没法放老十三,他一放,脆弱的平衡被打破,使老八一党狗急了跳墙,轻则是老四和老十三都有危险,重则是康熙自己恐怕都不得善终。
我们来看看当时的局势,可谓是山雨欲来风满楼,老八为了帝位是已经疯狂了,甚至不惜将老十四的寿礼换成死鹰,是既陷害了老十四又诅咒了康熙。
结果康熙是根本没有追究这件事,用邬先生的话来说,康熙如果追究,那么会造成两个情况,要么是老十四在外打着清君侧回京,老八一党在京城策应。要么是老八一党叫冤,出现立地祸起萧墙的情况,到时候康熙恐怕想善终都难。
这说明当时局势已经是岌岌可危,换平常康熙肯定压的下来,可问题康熙已经是油尽灯枯了,所以老八一党就抓住这个时机想要趁机搅乱局势,来乱中取胜。当然历史上康熙驾崩前夕老八一党肯定没有这种强大的势力,毕竟这是电视剧,所以有着与历史不符的地方。
康熙的方法很高明,就是不追究死鹰事件,同时罢免了老四、老八、张廷玉、马齐四人的所有职务。这样一来是使老八他们没有借口发作不得,保持了这种脆弱的平衡局势,而且刻意营造出要立老十四为大将军王的假象,让老十四来吸引老八一党的火力相应减轻了老四的压力。
虽然以事实来看,老八依旧很重视老四这个对手,但康熙的安排依旧起到很大作用,先是不追究来保持脆弱平衡。然后制造传位老十四的假象,使老八一党不至于狗急了跳墙,因为老十四远在西北,只要传位老十四,老八就有把握夺了老十四的皇位,相应的虽然老八依旧重视老四,但还是被麻痹了。
如果放出老十三呢?
那么肯定会打破脆弱平衡,老八一党肯定明白了康熙的用意是传位于老四。如果说制造出传位于老十四的假象,那么老十四当时远在西北,老八一党有把握在京城改天换地,肯定放松警惕。但让老八一党知道康熙要传位于老四,而老四就在京城,老四一党肯定要狗急了跳墙,所以老十三不能放,放了这种脆弱平衡就打破了。
当然康熙也不是说为了所谓的平衡一直不放老十三,而是一步步的安排使老四在关键时刻放出老十三。
康熙在驾崩前夕是一直在暗示老四放出老十三,他对老四是这样评价老十三的:“十三阿哥嘛性情中人,他的心地是光明的重情义,可是他疾恶如仇不会权变。朕圈禁了他十年,就是怕他一时冲动,闯下大祸结果把你给牵连进去,那怎么收拾啊,有了这十年的教训,想他也会成熟起来可以做好你的帮手了”。
大家看看康熙的最后一句话,很明显就是暗示老四,我磨炼老十三是为了帮你,当时老四正处于危难时刻,此时不放老十三,更待何时?
而且康熙也不只是暗示老四,还为放老十三做了铺垫。像让老十三的大舅哥,也就是大内侍卫张五哥负责拿着如皇帝亲临的金牌令箭,方便了老四第一时间拿到金牌令箭,最后以此放出老十三,然后老十三拿着金牌令箭夺了兵权。
可以说康熙不是不放老十三,而是通过一系列巧妙的安排,先将脆弱平衡维系住。再引导老四在关键时刻将老十三放出,倒是起了一个出其不意的效果,使老八一党猝不及防,更是使老四顺利继位。
再来说说康熙的各种隐性安排。
康熙为了给老四铺路,可谓是面面俱到,比如康熙驾崩前夕召唤老四进宫。为了保证老四安全,不只是派了步军衙门的人,更是派了老四派系的张五哥前去接老四,保证了老四的安全。
还有当晚的关键人物大到上书房首席大臣张廷玉,小到侍卫图里琛都是支持老四的人。而他们也起到了不小作用,像张廷玉在康熙驾崩以后,先是制止了诸位皇子之间的厮打,然后安排隆科多去取遗诏,再安排张五哥带着老四前去偏殿休息,很明显就是让老四有机会安排,而老四的确在偏殿马上问张五哥要到了金牌令箭,然后安排了张五哥去见邬先生,可以说张廷玉的安排为老四争取了宝贵时间。
图里琛虽然并没有起到什么大作用,但怎么说也听了老四话,没有放老九出去调动军队。而且图里琛属于是老四派系,真有突发情况,肯定向着老四。
而再往远的说,其实老十四担任大将军王,更是康熙走的一招高明的棋子,也属于是为老四铺路。
因为老十四成为大将军王,不只是意味着西北战场上老八一党不会再背后使绊子。更是使八爷党内部分裂,造成老八和老十四的对立,而后续的发展的确如此。
而且更关键的是康熙将老四派系的升为陕甘总督,等于是老四控制住了老十四的命脉,使老十四空有十万大军,却只能受制于年羹尧背后的老四。
这样一来,老四继位以后,不必担心西北手握重兵的老十四造反。
在兵权安排上,康熙也是煞费苦心。
当时决定京城局势的主要有两支军队,一是隆科多统领的步军衙门,有三四万人,负责守卫京城。二是京城外的和西山锐健营。
京城外的丰台大营和西山锐健营就不用多说了,康熙安排老十三在关键时刻出来,就是要让老十三来掌管这二营的兵权。
而九门提督隆科多,很明显与老八走的很近,所以康熙为了让隆科多支持老四,专门秘密召见了隆科多。由张廷玉宣读了两道诏书。第一道是隆科多勾结老八和老十四,要即刻处死隆科多,吓得隆科多汗流浃背六神无主,然后将这道诏书交由张廷玉保管,如果隆科多没有勾结老八他们就不说了,如果勾结了,那么张廷玉可以拿出这道诏书赐死隆科多。
敲打完以后,第二道诏书是将隆科多升职,升为领侍卫内大臣、上书房大臣、赐爵一等公,可谓是一步登天。
就这样康熙是恩威并施了一番,并且留下后手,如果隆科多敢勾结老八,就由张廷玉拿出这道诏书将其赐死,等于是逼隆科多站队老四这边。
可以说看似康熙是没有为老四提前准备什么,但实则是在维持脆弱平衡的前提下,通过以上大大小小的安排,是尽一切可能的处心积虑为老四顺利继位铺路。而老四之所以可以顺利继位,虽然离不开他自身的努力,但如果康熙真的不这样为他铺路的话,真的什么都不安排的话,那么老四是根本不可能成功继位的。
当然康熙是百密一疏,而这一疏就是隆科多这个墙头草。
虽然康熙对隆科多恩威并施,以迫使他站队老四,但很明显隆科多并没有这么做,而是一直在摇摆观望。如果不是康熙留下的那道诏书,恐怕隆科多恨不得马上支持老八去,这是怎么回事呢,接下来宋安之具体来说说。
我们先来看看康熙驾崩当晚,张廷玉是先叫隆科去取遗诏,后叫张五哥带着老四去偏殿休息,然后老四才叫张五哥去见邬先生释放老十三。
以时间上来说,隆科多行动稍早一些。
以路程对比来说:隆科多取遗诏只需要从畅春园到紫禁城之间一个来回。
而老四这边就复杂了,张五哥先去四爷府见邬先生,后去宗人府放出老十三,老十三再去丰台大营夺取兵权,然后再前往畅春园。
很明显老十三需要的时间很长,但结果是老十三带来大军以后,大局已定的情况下,隆科多才出现,这说明隆科多一直在暗中观望,很明显的墙头草行为。
再看看老八他们进宫时,老八派人去丰台大营联系提督成文运的时候,还说了一句“我和九爷十爷,有隆科多的人保护万无一失”。这说明老八与隆科多的关系没那么简单,隆科多压根没有站队老四一方。
所以说康熙虽然算无遗策,但还是百密一疏,低估隆科多墙头草的心思,给老四造成大麻烦。如果一开始张廷玉还有九门提督隆科多力挺老四,那么老八一党也不至于咄咄逼人,老四也不至于险象环生,一直苦苦支撑等着老十三率领大军到来。
不过还好的是,康熙那道诏书,最起码使隆科多不敢明目张胆的倒向老八,只能是当一个墙头草,见老四占优势了马上出来当从龙功臣。当然如果隆科多见老八一党占优势了,肯定会支持老八,并且趁乱杀了保管赐死他诏书的张廷玉。
当然整体来说,康熙的安排还是没问题的,为了老四顺利登基可谓是煞费苦心。而电视剧更是将这段剧情演绎的是惊心动魄,达到一个难以企及的高度,简直是神来之笔。
现在大家看明白雍正王朝电视剧的经典之处了吧?
我是宋安之,主打历史文章和分析经典电视剧中隐藏的人生道理。故事在笔下,我们都在路上,茫茫人海中你我这么有缘分,正好让你看到我的文章,那么还请继续这种缘分,点个赞关注一下吧!
第261期宋安之独家雍正王朝分析到此为止!
下期再见! 谢谢观看宋安之独家原创,有不同看法欢迎评论出来和谐交流,觉得分析的还可以就点个关注呗
本文链接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