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_name}

{site_name}

🌜 搜索

历史学家:蔡东藩有哪些主要作品?

历史故事 𝄐 0

蔡东藩(1877年7月23日-1945年3月5日),名郕,字椿寿,浙江省山阴县临浦(今属杭州市萧山区)人。著名演义小说作家、历史学家。14岁中秀才,后又进京朝考,名列优贡,分发福建候补知县,因不满官场恶习,数月即称病回乡,之后,曾先后在杭州及绍兴等地教书。

1916年开始蔡东藩用十年时间完成了《中国历朝通俗演义》,时间跨度自秦始皇到民国九年,凡二千一百六十六年。其内容跨越时间之长、人物之众、篇制之巨,堪称历史演义之最。被人誉为"一代史家,千秋神笔"。蔡东藩这套演义重史轻文,尽管略输文采,但却提供了一部浩瀚而通俗的中华通史,为普及中国历史知识做出了不可磨灭贡献。

蔡东藩写的历史演义,可分三类:

其一是从秦始皇起,一直写到1920年,共写了2166年的事情。分别是:《前汉通俗演义》(附秦朝)100回、《后汉通俗演义》(附三国)100回、《两晋通俗演义》100回、《南北史通俗演义》100回、《唐史通俗演义》100回、《五代史通俗演义》60回、《宋史通俗演义》100回、《元史通俗演义》60回、《明史通俗演义》100回、《清史通俗演义》100回、《民国通俗演义》120回(另外许廑夫续写40回,计160回)共11部,1040回,字数600万左右。总的名称叫《历朝通俗演义》,或叫《中国历代通俗演义》。

历史学家:蔡东藩有哪些主要<a href=https://www.lishiji.cn/lishi/1807/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作品</a>?

这11部书,蔡东藩不是顺着朝代次序写的,他成书的次序是:一、清史。二、元史。三、明史。四、民国史。五、宋史。六、唐史。七、五代史。八、南北史。九、两晋史。十,前汉史。十一、后汉史。上海会文堂新记书局陆续印行这11部演义,《清史通俗演义》最早,出版于1916年7月,《后汉通俗演义》最迟,出版于1926年9月。开始印的都是有光纸石印插图本,当时这套书的销行量非常大。到了1935年,会文堂新记书局又把它全部改为铅印本,加上许廑父续的《民国通俗演义》后面的40回,总的书名称《历朝通俗演义》,分装40册。另刊《历朝通俗演义改版印行缘起》一册,把全书的序文和每部的回目集合在一起。这一次重印出版,其销量又大大超过了前次。

其二,是《西太后演义》或叫《慈禧太后演义》,30万字左右,1916年由上海会文堂书局出版。

其三,是增订了《历朝史演义》。这是清初新昌吕安世所著,祖父作了增订。从盘古开天辟地起,一直写到清朝,字数50万字左右。由上海大东书局出版发行。

创作经过

《清史通俗演义》

辛亥革命以后,虽然建立了中华民国,但政治多变,危害民主共和,蔡东藩对此痛心疾首、力图以通俗的历史演义,唤起民众,挽此狂澜。他当时曾说:"孰知时事忽变,帝制复活,筹安请愿之声,不绝于耳。几为鄙人所不及料。"他写《清史通俗演义》就是针对这一实际情况,提出"关于帝王专制之魔力,尤再三致意,悬为炯戒。"

但这谈何容易!就是他的亲友,也不断向他进言,貌似忠告,实则阻挠。如他的邻居李马鉴,是一个清廷遗老,得知祖父在写清史,就絮絮叨叨来述说清王朝的功绩,赞扬君主制度的优越。还有友人沈幼贡,本着的旧思想,也在祖父面前常嘀咕清朝是"胡人犬种"。

历史学家:蔡东藩有哪些主要作品?

这些思想在当时社会上是有一定市场的,而蔡东藩的主张是:应当尊重历史事实,全面考虑。"夫使清室而果无失德也,则垂到亿万斯年可矣,何到鄂军一起,清社即墟?然苟如近时之燕书郢说,则罪且浮于秦政、隋炀,秦隋不数载即亡,宁于满清而独永命,顾传至二百数十年之久欤?"从而吸取经验教训,体会"仍返前清旧辙"是逆于潮流。"以之供普通社会之眼光,或亦国家思想之一助云尔。"他自信、坚韧,排除形形色色的其他说法,废寝忘食地搜集资料,夜以继日地埋头赶写。

蔡东藩虽与上海会文堂新记书局有联系,但他不善于交际,与该局的经理和老板们谈不上有什么深厚的友谊,更何况《清史通俗演义》有其独特的见解,与拥满复清、排满复明的思想大相径庭,与攀鳞附翼、见风使舵的人认识很不一致。他满怀热情地与该局经理、老板们联系,陈述自己写《清史通俗演义》的打算,但多次遭到奚落和嘲讽。蔡东藩虽然得不到会文堂书局的支持,但他的信念始终没有动摇,坚信自己的主张是正确的,对社会是有益的,今后定会有出路的。

写好的稿纸-天天增多,蔡东藩脸上的眉结却很少能看到有解开的时候。因书将告成而出版在何处的问题萦绕在他的脑际,其忧心忡忡要不露之于形是很难控制的了。为了自己的理想能付诸实现,就不断地设法与上海大东、广益等书局联系,请求考虑出版他的《清史通俗演义》。可是事与愿违,均遭拒绝。

1916年春,《清史通俗演义》100回写就,"举总统孙文就职,逊帝位清祚告终"的末回跃然纸上。他反复综观全书,亦颇自得:"著书人或详或略,若抑若扬,皆斟酌有当,非漫以铺叙见长,成名为小说,实侔良史。录一代之兴亡,作后人之借鉴,是固可与列代史策,并传不朽云。"但事非经过不知难,这在"四子拦壁角"的时候,蔡东藩彷徨终日,一筹莫展。一日,蔡东藩把这事与孔孝赓商量,孔安慰他说:"事情很凑巧,正有事赴沪,不妨把《清史通俗演义》的底稿交给我,由我托人与那里的几家书局去联系,你不要焦急,天无绝人之路。"

孔去沪三月,杳无音讯,蔡东藩心急如焚,屡屡写信催问,偶接一二复信,往往答非所问。蔡东藩素知孔乐于助人,但这次一则拖延时日,二则回信言辞闪烁,游移不定,感到奇怪。

又是一月过去了。蔡东藩终于等到了孔孝赓来访。孔一见蔡东藩就诙谐地说;"去沪四月,先无消息,后少实耗,你一定感到出于意料了吧?如此大事,如此荒唐,岂非咄咄怪事!"接着孔就原原本本地说了个大概。他去沪的路上就盘算好,这次的主攻方向应当是会文堂新记书局,但不能单打一,必须与大东、广益、群智等书局接触,多方联络,使他们相互之间有所竞争。后来,他确实按这打算办事,老板们看了底稿,有的婉言拒绝,有的随口敷衍,有的吞吞吐吐,总没有接受出版之意。时间过得很快,一拖三月。后来,他托人放出风去,大东书局已考虑出版蔡东藩的《清史通俗演义》,不日就可成交。隔天晚上,会文堂新记书局的王经理就来找他,要把底稿交给他,说什么蔡氏的著作该局已出版过好几部,应当继续,最后言明稿酬为200元。原来他打听到该局的经理和老板完全从商品的角度出发,所以不肯放手,抓到手就要煞价。"最后孔以询问的口气说;"进程如此,你意如何?"

此后,蔡东藩所写的《清史通俗演义》就由上海会文堂新记书局出版了。

历史学家:蔡东藩有哪些主要作品?

蔡东藩写《清史通俗演义》时,"清代尚无正史,私家著述亦不数百货觏。"在这样的情况下,要把自天命纪元起,至宣统退位止,共297年的主要历史事实,串连起来,就需苦心经营。所写的属于"演义",单是说说巨政是不够的,必须穿插一些琐录,才能有血有肉,形象感人。以他自己的话来说是"几经搜讨,几经考证,巨政固期核实,琐录亦必求真。"蔡东藩博览群书,相互印证,达到融会贯通,有机结合。这里仅举两例以为佐证

1.蔡东藩写入关后,涉及清将豫亲王多铎的事迹,他就记得年轻时看过墅西逸叟著的《过墟志感》和经过毛祥鳞改写的《孀姝殊遇》与此有关。就在写清兵南下,攻入扬州、南京后,摄政王多尔衮命多铎回朝休养时,插入了孀妹刘三秀与豫亲王多铎奇遇的故事,这就增加了"演义"吸引人们阅读的魅力。

2.蔡东藩写到雍正时的,觉得要刻画年的性格特征的材料不足,就着意搜集。他觉得《客中闲话》一书中有一篇《公大将军延师》,其中的公大将军是与年羹尧的情况相符的。于是在写年羹尧是雍正的心腹臣子,有拥戴大功,得到宠遇时,安排了年羹尧延师的情节,从而更加生动地刻画出年羹尧骄纵专横的形象,有力地揭露了封建官僚穷奢极欲,嗜杀成性的本质,以及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血淋淋的人吃人的关系。

本文链接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