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补”是什么?从历代皇帝的寿命来看到底有没有作用
“民以食为天”,人活就离不开食物,因为食物是维持人的生命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之一。
其次,良好的食物营养对儿童的生长发育起决定性作用。再者,食物也是维持健康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一旦缺少某种食物营养成分,人体就要生病,比如缺少维生素丙(即维生素c),人会患坏血病;缺少铁,人会患缺铁性贫血等。
难怪人们都很重视食补和药补,至于气补,则很少有人重视。是不是有了食补和药补就会使人健康长寿?食补、药补与气补相比,哪种对人的健康长寿贡献大?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可以从下述历代帝王的养生经历中得到启发。
秦至清两千多年,数百名皇帝中年过80的只有梁武帝(88岁),武则天(81岁),宋高宗(80岁)等少数几个,大多数皇帝只有三、四十岁的寿命。
以明朝为例,16个皇帝中,最长寿的是打天下的朱元璋,活到71岁,剔除建文和崇祯这两个不正常死亡的皇帝外,其余皇帝平均不过40岁。
明朝这16个皇帝中,如果从食补和药补的角度来说,朱元璋是最次的,这可从他一生的经历中得知:他生于1328年,在他16岁那年(即1344年),在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内,他家在旱灾饥荒中接连饿死三口人,朱元璋不得不到皇觉寺当小和尚混饭吃,后因庙中无粮而四处方游、风餐露宿,远到河南等地乞讨求生。最后乞讨无门,而参加农民起义军,南征北战,其艰苦生活可想而知。虽然这样,他竟活到71岁。
他儿孙辈皇帝们生下来就终日吃山珍海味,其食补堪称是人世间第一流的;如果这些小皇帝们体虚有病,人参鹿茸之类的贵重补药应有尽有,是当年朱元璋连想都不敢想的高级享受。
按热衷于食补和药补的人士的逻辑推算,这些儿孙皇帝们该长命百岁了。结果却是,朱元璋儿孙辈15个皇帝的寿命都在朱元璋之下。究其原因,这些子孙辈皇帝们虽然终日享用高级食补和药补,养尊处优,但三宫六院的过度房劳耗散其精气,农民起义的干扰和统治集团内部勾心斗角又使他们心无宁日,因而促使他们过早死亡。
那么,梁武帝、武则天等皇帝的长寿奥秘何在?
从他们的生活经历看,梁武帝后半生信佛“坐禅”、素食,“长斋断鱼肉,日常举一食,唯菜羹米饭而已,性不饮酒,绝房室卅余年”。晚年因遭河南王侯景之乱,被囚软禁得疾而死,享年88岁,如居顺境,还可多活些年。
武则天的母亲是一位虔诚的佛教徒,武则天从小耳濡目染亦信佛教。佛教有“坐禅”的规定。这种“坐禅”时间长久,要求心身安静,颇有养身强体之作用。武则天14岁以前不仅从武习文,且随母“坐禅”,深得好处。
自27岁起,她又去感业寺当尼姑,每日盘膝静坐,修心养身,即使在以后持理朝政的几十年间,特别是高宗死后,她在日理万机的情况下,仍然要坚持瞑目静坐,调息养心,以清除疲劳,恢复心身健康。
如此看来,气功的习练(即气补),确是武则天的健康长寿的一个重要原因。
从上述诸皇帝的生活经历中可见:朱元璋后辈的皇帝们虽然不缺食补和药补,但缺少气补,因而精气不足,故大都短命。而梁武帝和武则天除注意食补和药补之外,又增加气补,即“坐禅”,实际上就是今天的练气功,由于练气功而有充足的精气,故长寿。
本文链接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