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宣帝为什么传皇位给刘奭?
胡三省说汉宣帝“自汉以下,循名责实,莫孝宣也,孝宣之政,非由师傅之喻教,公辅之启沃也”孝宣帝,汉武帝之曾孙,巫蛊事件的受害者,从小在监狱中长大,自此流落民间,被释放之后却得到了很好的教育条件,后终认祖归宗,虽然如此,他却仍旧是个平头百姓,这个条件既可以让他在民间体会民生疾苦,也可以有机会接触到,这样就为他以后登上皇位,也为以后的宣帝中兴打下了一个很好的基础。在此期间他还完成了自己的婚姻大事,娶了许光汉之女许平君为妻,一年后生下儿子刘奭,也就是未来的汉元帝。
汉武帝去世之后,年仅八岁的汉昭帝继位,大将军霍光辅政,十三年后,汉昭帝去世,年仅二十一岁,召帝去世之后就会面临着谁继承皇位的问题,汉武帝的儿子只有一个广陵王刘胥,很多大臣也都支持广陵王,但是他却不长出息,不适合做皇帝,于是霍光就没有将刘胥作为选拔对象,进而选择了更加不适合做皇帝的昌邑王刘贺,他在位期间更加荒淫无度,排挤霍光还培养自己的势力,也因此被废黜,皇帝的位子也就空下来了,所以。刘病已开始登上历史的舞台成为继刘邦之后第二个出身平民的天子。
在霍光死后,汉宣帝清理了霍氏集团,宣帝正式掌权,开启了宣帝中兴的时代,抓紧吏治,任用贤才,勤政爱民。霍光死后将年仅八岁的刘奭立为太子,黄龙元年十月,宣帝崩,刘奭继位。
但是在刘奭继位之前,汉宣帝曾说过一句话“乱我汉家者,太子也”,这是怎么回事?要知道,无论是还是宣帝,无论是在文治武功还是法治方面都是比较出色的,二人对于法度也是十分重视的,而刘奭却不是这样的人,他“柔仁好儒”,而不是像其父一样重视法度,认为坚持要用儒生治国,甚至还向宣帝提建议,汉宣帝也因此大怒,继而发出叹息“乱我汉家者,太子也”。
那他既然知道这个后果,为何还要立他作为未来继承大统的人呢?
刘奭是汉宣帝的,古代历来就有嫡长子继承制的传统,因此,刘奭作为皇长子,自然是以后要登上皇位的,虽然他别的儿子也有能力继承大统,但是还是不能违背老祖宗定下的规矩。
其二,可能是吸取以前的教训,因为刘邦试图废长立幼,正是因为这个想法才造成早期的外戚专权,并且待选者也没有什么好下场。
其三,刘奭虽然建议儒生治国,不是明智之举,但是他为人比较善良,可能也是汉宣帝没有废黜他的原因之一,毕竟明君,贤君也是一个国家得以生存的必要条件。最后,可能就和自己的发妻有关了,许平君在生第二个孩子的时候被霍光的妻子霍显害死,因为由于霍光当时的地位,没有把霍显怎么样,没有为许平君报仇雪恨,也可能因为这个,汉宣帝可能觉得死愧对皇后。
综上考虑,宣帝还是选择了刘奭作为太子,继承皇位,作为一国之君,选择自己的继承人肯定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这也只是一点点猜测。
本文链接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