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飞是三国时期的优秀武将,但他一生有犯过哪些错误?
细数张飞的生平功绩,他绝对算得上是三国中的一大猛将,勇武过人,和关羽并称为“万人敌“,张飞和关羽跟着征战四方,建功立业,尤其在长坂坡一战中,刘备处于极其危险的形势中,张飞仅率领二十骑断后,他据水断桥,如此勇猛,破釜沉舟,竟然致使曹军无人敢逼近,为刘备争取了退后时间,刘备因此转危为安。胜败乃兵家常事,张飞的功绩有义释严颜,大破张郃等,同样也有在武都之战的失利,但不可否认张飞是一名能力突出的优秀武将。下面历史记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另外,自他跟随刘备后,从未生过二心,一直尽心尽力地辅佐刘备,这样的形象在小说和历史中都是公认一致的,可他最后的死因却极为荒唐,没有浴血奋战,死在战场上,而是被部将暗中斩首,还是用他的新亭侯刀。
张飞虽忠义,敬爱君子,但他从不体恤士卒,经常用鞭子抽打士兵,刘备认为他的做法不仁义,经常劝诫他,但张飞并未积极改过,在他执意要为兄长关羽之死出兵报仇的时候,在临出兵前,他被部将张达、范强谋杀,将他的首级带给孙权,至此,原来的三兄弟只剩刘备一个孤家寡人。
而在民间传统戏曲中,张飞的形象偏向于喜剧角色,威风鲁莽,在小说形象中,他嫉恶如仇,重情重义,个性鲜明,尤其他对两位哥哥的情谊那可真是让人为之动容,甚至罔顾家国安危,蜀汉的衰败就是因为他太过重感情,若没有他对刘备说的那一句话,恐怕蜀汉不会这么早进入衰败时期。张飞到底说了哪一句话呢?他又怎么改变了蜀汉可能成就的霸业呢?
可能有人会说,蜀汉的衰败是从刘备在夷陵战败开始的,那时的张飞已经死了,其实蜀汉的衰败从刘备决定伐吴的那一刻就开始了,让刘备下定决心伐吴的正是张飞的一句话,那么张飞到底说了什么话呢?
三人之间的情谊无人能及,哪怕后来三位都成为国家的重要人物,或许掺杂了些政治利益,情谊变得不纯粹了,但在充满了背叛与欺诈的三国中,这份情谊尤其可贵。
当年关羽孤军北伐,,震慑华夏,同时他也陷入了绝境之中,被曹吴两军夹击,孤立无援,最终关羽被吴军擒获,遭到杀害,这位三国之中赫赫有名的大人物最终死在士兵之手,日后他的弟弟张飞同样如此。关羽身亡后,身为他的兄长刘备立马道:“吾今即提兵问罪于吴,以雪吾恨”,这样的冲动之语,自然遭到了及文武大臣的阻止,他们不赞同刘备现在出兵,而是鼓励刘备建立蜀汉政权。
即便成为一国之主,刘备仍然不能按着自己的心意办事,他要出兵伐吴为关羽报仇,但身边的赵云、诸葛亮等人一再劝谏,刘备也有些被说动了,“先主见孔明苦谏,心中稍回”,此时张飞站了出来,他对着刘备就是一番痛苦,开口第一句话就是“陛下今日为君,早忘了桃园之誓!二兄之仇,如何不报?”,刘备私心自然想要为关羽报仇,同样天下皆知他们三人异姓兄弟之间的情谊,如今他成为一国之主,定然不能背弃盟誓,否则就会担上天下人的骂名可他还在犹豫,“多官谏阻,未敢轻举。”
这话可是惹怒了张飞,张飞气愤兄长竟然不为兄弟报仇,他说了一句话,“他人岂知昔日之盟?若陛下不云,臣舍此躯与二兄报仇!若不能报时,臣宁死不见陛下也!”
这句话让刘备坚定了主意,出兵伐吴,他对张飞说:“朕与卿同往;卿提本部兵自阆州而出,朕统精兵会于江州,共伐东吴,以雪此恨!”不听文武群臣的劝谏,这次的举动给蜀国埋下了隐患,正如秦宓所言“可惜新创之业,又将颠覆耳!”。
刘备带着七十五万的军队伐吴,可惜没有做好万全的准备,战争初期还比较胜利,但后来陆逊火连七百里连营,蜀军损失惨重,刘备退至长安,但此时的蜀汉仍然不好惹,孙权不想招惹,向蜀汉求和,刘备同意了,不久后,刘备于白帝病逝,将刘禅托孤于诸葛亮,可蜀汉的颓势已经稍显,即便诸葛亮一直为蜀汉谋取大业,仍无法扭转。
这样看来,蜀汉开始衰败是因为张飞的一句话,义薄云天的他坚决要为兄长关羽报仇,让刘备做出了御驾亲征讨伐东吴的决定,可惜失了两员大将的刘备不能再一如既往地取胜了。我们不能将过错都怪到张飞身上,张飞的重情重义不是错误,当初他们三人正是凭借深厚的情谊才干出一番大业的,这份情谊不应该受到谴责。
本文链接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