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乾盛世到底是什么样的 当时的百姓生活的如何
清朝可谓是中国古代历史上唯一一个同时有着极盛极衰两种状态的封建王朝,很不幸地赶上了时代的新潮流,整个世界因为航海运动连通后,国外诞生了资本主义,大批国家都在改革以谋求新的发展,唯独清朝还在故步自封,认为自己是天朝上国,但实则是愚昧腐朽。其实清朝也曾有过盛世,康乾盛世,这样的盛世在历史上也是数一数二的,是封建王朝的代表,那么当时的盛世是怎样的呢?
在东方文明中,中原文化绝对是最经典的,从未出现过断层,在眼中一直都是神秘的,公元1793年,英国派出了访华团,想要了解当时的中国,他们对中国的认知还停留在曾经的叙述的,遍地都是黄金和宝藏。但事实让他们失望了,乾隆五十八年,盛世已经不复当年了,英国人看到的百姓只是穿着粗衣麻布,就是这些人被派去世后访华团,给英国人洗衣做饭,端茶倒水。
他们还发现这里的百姓身材消瘦,而且总是面无表情地干活,还会吃使者们吃剩的饭,随便一点赏赐,就会千恩万谢,还有英国人用过的茶叶,他们也会拿回家里,继续泡着喝。由此英国使团写下了《我看乾隆盛世》,书中更是记载着中国的贫穷落后,没有生活富庶的老百姓,吃的粗茶淡饭,住的茅草小屋。判断一个国家国力强盛,普通居民的生活也是考察重点之一,这样看来这样的盛世其实是虚名。
但即便是这样的情况,与古代的历朝历代相比,发展已经是很不错了,可随着时代的进步,所谓康乾盛世也只是在中发展,享受荣华富贵的基本还是皇室和王公贵族,发展经济的商人却是社会末流,所以普通老百姓也往往仅能是刚好达到生存和生活的基本条件,根本比不上同一时期的世界其他强国。
十四世纪时,欧洲人的生活水平也并不达标,还比不上中国人,肉也很少吃,只是吃些面包喝些汤就够了。可随后十八世纪的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改变,仅仅是在前期,普通人就已经可以顿顿吃肉了,蛋奶也不缺,喝着,生活已经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滋润了许多,等到革命结束后,他们的生活水平再次提升。
可同时期的中国老百姓吃的什么呢?仍旧还是粗茶淡饭,肉蛋奶简直就是奢侈品,必要的世后,还会挖野菜。根据数据,一位中国农民的全年收入还比不上一位英国农户的一年收入的零头,甚至中国农民还会负债累累,因为政府的苛捐杂税,还有单一的收入来源,一旦遇上天灾,那么他们就会直接破产。
除此之外,封建社会中的观念让老百姓面对强权逆来顺受,当时的外国人已经意识到人权的重要性,他们认为中国百姓已经丧失了人权。据说当时英国使团在浙江沿海一带,想要让一个当地人做领航员,官员们虽然保证完成此事,但却没有人愿意来做领航员,官员们对老百姓又是打又是骂的,英国人根本无法相信自己看到的场面,竟然会有人任人打骂,这在欧洲是很少见的。
比如,普鲁士国王想要在平民的风磨街上盖一座新的宫殿,可这样就会挡住风,不利风磨的转动,于是民众提出了抗议,而这风磨的主人直接去了法院要起诉国王,最终国王给了他补偿。在中国的封建社会中,定然是不会发生这样的事,皇帝的威严不容任何人挑衅,全国的土地都是他可以随意占用的。
十八世纪的中国是由乾隆一人管理,他一人实行专制,让国家按着他的想法去发展,经济虽然得到了发展,但那只是国库充盈而已,百姓们的生活仍然还是勉强度日,此外人口越来越多,也确实是将他们全部养活了,可中华民族的精神遭到了侵蚀,百姓习惯做奴隶,逆来顺受,所以老百姓在英国人眼中,活得并不是很开心。
而此时的国外却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有了“立宪法”和“代议制”,统治者无法一家独大,他们也需要被法律限制和制裁,普通人也有了人权,可以为自己争取利益和保护自己。这样的做法在中国统治者眼中毫无疑问是不可相信的,他们不能理解为什么要将统治者的权力分散,所以他们不会做出改变,仍旧是自欺欺人地活着。
参考资料:
【《中国通史 明清史·第六章 清朝的极盛与中衰》、《英使谒见乾隆纪实》】
本文链接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