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明朝朱元璋之前,每个朝代的圣旨又是怎么开头的?
说起圣旨,很多会想起这一句话,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但是很多人并不知道,这并不是圣旨的唯一开头,而且很多人都误读了这句话的意思。下面历史记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说起这句话,那就必须提到他的发明者朱元璋。他定都南京后,首先将南京改为“应天府”,将他商议朝政的地方改为“奉天殿”,还在自己的玉圭上雕刻奉天法祖的字样。
他自称为“奉天承运皇帝”,所以发明了那句流传出五百多年的“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在朱元璋之前,其实圣旨并不是这么开头的。
秦汉时期,圣旨所以采用“皇帝诏曰”的开头。时期,圣旨开头开始采用“应天顺时,受兹明命”。唐朝圣旨的开头是“门下,天下之本”等版本。
元朝圣旨有两种开头,一个是“长生提天的气力里,大福荫的祐助里皇帝圣旨”,还有一个版本是“上天眷命皇帝圣旨”。
由于影视剧的原因,很多人会读成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其实正确读法是:奉天承运皇帝,诏曰。那为何会造成这种现象呢?天就是天子的意思,天子跟皇帝必须平齐,所以大家会误读为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当然了,明朝并不是所有的圣旨都采用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的开头,其实还有制曰和敕曰,每一种说法都有不同的适用场合。
就拿诏曰来说,它的意思是诏告天下。凡重大政事须布告天下臣民的,才使用"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所以大臣接到的圣旨,肯定不会是诏曰的开头,这是影视剧中经常犯的错误。
"制曰"是皇帝表达皇恩、宣示百官时使用的。凡是圣旨中表达皇恩浩荡时,都以"奉天承运皇帝,制曰"开头。"制曰"只为宣示百官之用,并不下达于普通百姓。所以大臣拿到的圣旨,一般是制曰开头。
"敕曰"有告诫的意识。皇帝在给官员加官进爵的时,告诫官员要戒骄戒躁,再接再厉,不要骄傲自满,恃宠而骄。大臣被提拔了,皇帝一般会用敕曰,告诫他不要骄傲自满。
在影视剧中,圣旨基本上是皇帝给官员的,所以通常是奉天承运皇帝制曰的开头,而不是诏曰。所以大家下次再看电视的时候,千万不要被导演给忽悠了。
本文链接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