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充国有多厉害?大器晚成的汉朝名将
宋朝的爱国词人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有这么一句:“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借老廉颇来感怀身世,深恨报国无门,正如历史上廉颇老年的遭遇,廉颇离开赵国,投奔魏国后,心里却对赵国念念不忘,总想着有朝一日回国效力,当赵王派遣使者到魏国接廉颇时,却被小人左右,以“廉颇老矣,不可用”回报赵王,最终令廉颇在异国郁郁而终。
辛弃疾与廉颇虽相隔了一千多年,但彼此同病相怜,空有报国之心,却无报国之门,只能填词遥寄,排遣愁思。历史上在离廉颇后的两百年间,同样有一个老而弥坚的爱国将领,不过他的遭遇相比廉颇与辛弃疾却是迥然不同,不仅大器晚成,还在晚年得遇明主,立下莫大功勋,享尽了一个将领应有的荣耀,他就是汉朝著名的大将壮候赵充国,汉宣帝麒麟阁十一功臣位列第四的名将。
赵充国生于武帝年间,年轻时喜习兵法,通晓诸夷之事,早年作为良家子,曾任羽林卫士。赵充国沉着有勇略,但平生籍籍无名,在他38岁的时候,随贰师将军利出击匈奴,在得胜返回的路途上,汉军却被匈奴大军重重围困,汉军缺水断粮,死者十之六七,赵充国以假的身份组织百余名死士连夜突围,击破敌阵,李广利率领汉军跟随其后,才得以突围而出。
赵充国此役“身被二十馀创”,但也因此得以被汉武帝召见,其武勇被武帝赞赏,被授中郎,任长史。
直到汉昭帝时,赵充国都只是在汉军中担任中低级军官,既无战功,又名声不显。80年,武都郡的羌氐夷民叛乱,57岁的赵充国以护军都尉的官职,跟随汉朝将军田广明参加平乱,因平乱有功,被迁升为中郎将,带兵驻守上谷郡,后迁任水衡都尉。随后出击匈奴匈奴,又因功升任后将军。
公元前74年,63岁的赵充国与霍光拥护汉宣帝为汉帝,被封为营平候。刘询为帝后,赵充国曾任蒲类将军,率领骑兵3万余,从酒泉出发,行军两千里,与乌孙合击匈奴,得首数百而回。后镇守边郡九郡,拒退匈奴十数万大军,名震边疆。
公元前61年,西北羌人叛乱,赵充国开始闪耀出他人生中最璀璨的光芒。76岁高龄的赵充国,先是在西陲督兵击退羌人的进犯,后又提出“以兵屯田”的边防主张,并向宣帝自荐为将,率领不足万名的骑兵,坐镇西陲,抵敌十数万作乱的羌夷。赵充国在坐镇西陲的一年多时间里,以招抚离合的方法,对羌人进行分化和打击,直到羌人溃散投降,竟不费一兵一卒,手段可谓高明,也莫怪后人评其曰:善战者无赫赫之功。
纵观赵充国一生,其前大半生碌碌无为,声名不显,虽少有勇略,但年轻时碰上卫青霍去病当道的时期,才能略有不足,难以脱颖而出,而后武帝罪己,停息了征伐的步伐,唯一一次崭露头角时,还是败军突围之故。直到昭宣之时,才开始以主官领军,展现军事的才能,只是其最好的年华和最好的机遇已然失去,幸好宣帝即位,晚年的赵充国才不至于如廉颇辛弃疾那样,空有报国的抱负,却无报国之门,得以让一身的才能闪耀出来,成就了一个将领应有的功业。
赵充国善于治军,爱护兵士,未战先谋,行必有备。相对霍去病等名将而言,他少锐气而多成谋,这大概也与他当时的年龄有关,赵充国以七十多岁的高龄仍能率兵出征,镇守边陲,这在历代都是绝无仅有的,他提出的“屯田制边”的边防主张,更是为历代所沿用。
赵充国在有汉一朝的名将里,虽无显赫的战功,但他的制边之策及为将节气让他列任在汉之名将行列,却是当之无愧。
本文链接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