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初期士兵逼皇帝封赏?遭宋太祖铁腕处理!
北宋开宝年间,一次南郊祭祀大礼之后,部分官兵因为没有得到赏赐,竟然公开击鼓聒噪,向皇帝索要赏赐,大发雷霆,下令将带头闹事的四十多名士兵斩首,其余人等刺配流放外地军州,铁腕镇压了这次士兵要挟朝廷事件。
士兵请赏为什么就要被处死和流放呢?主要原因还是宋太祖打算敲山震虎,震慑全国的士兵,要知道,北宋建立初期,士兵大多骄横跋扈,不把朝廷放在眼里,故宋太祖希望通过冷酷处理此事,打压士兵的嚣张气焰。
宋初士兵的骄横,是沿袭了五代时期的恶习,自唐末五代以来,天下大乱,地方如同雨后春笋一般出现。
北方先后有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政权如走马灯一般交替,后晋成德节度使安重荣有一句名言“天子宁有种邪?兵强马壮者为之尔(1)”,将手握重兵的武将决定朝代的存亡的原因一举道破。
其时,决定政权存亡的关键因素除了武将之外,还有士兵,“人主之兴废,皆群卒为之,推戴一出,天下俯首听命而不敢较(2)”,不仅武将会背叛皇帝,骄横的士兵也常常会驱逐将领,正所谓“兵骄则逐帅,帅强则叛上(3)”。
故北宋建立之后,宋太祖赵匡胤吸取五代时期武将和士兵叛附无常的教训,采取“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4)”的策略,成功消除了政权被武将颠覆的潜在风险。
但骄兵积习已久,即便被收归于中央,他们往往也并不安分,所以才出现了本文开头那一幕。
那是开宝四年(公元971年)十一月,宋太祖举行南郊祭祀大礼,典礼之后对参与典礼的官员、宗室、扈从的士兵等进行赏赐,郊祀后对参与者进行赏赐的做法,在宋朝形成了定制。
南郊大礼每三年举行一次,扈从士兵得到的赏赐,往往能占到赏赐总额中的一大半,南宋时,甚至能达到赏赐总数的百分之八十。
宋太祖最初希望通过丰厚的赏赐,来笼络士兵之心,但骄横的士兵并没有因此而对朝廷感激涕零,反而得陇望蜀,对朝廷的索求变本加厉,宋太祖对士兵的巨额赏赐,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反而进一步助长了他们骄奢淫逸的风气。
郊祀后朝廷赏赐参与扈从的士兵,未参与的士兵则得不到赏赐。
这一回击鼓闹事,向朝廷索要赏赐的士兵为川班内殿直,是朝廷禁军,大约有一百二十余人。
宋朝平定后蜀后,从末代皇帝孟昶的亲兵中挑选出来一百多身材魁梧、武艺高强之人,组成川班内殿直,待遇优厚,与宋太祖之前组建的亲军御马直一致。
这次的郊祀,御马直作为扈从,每位士兵得到五千钱的赏赐,而川班内殿直未参与扈从,故无赏赐。
骄横的川班内殿直士兵不甘心,一起向皇帝索要赏赐,“乃相率击登闻鼓陈乞(5)”,宋太祖勃然大怒,派内侍遣中使谓之曰:“朕之所与,即为恩泽,又安有例哉!(6)”
宋太祖下令处死带头的四十多人,其余的刺配到外地,军官则降职并施以杖刑,“斩其妄诉者四十余人,余悉配隶许州骁捷军,其都校皆决杖降职(7)”,之后,又废除了川班内殿直。
宋太祖铁腕处理骄兵请赏之事,对打压骄横的士兵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并未彻底根除此种陋习,宋真宗时期也发生过类似的事情,但真宗没有太祖的气魄,向士兵妥协并赏赐绢帛,最后还贬黜了处理此事不力的官员。
引用资料:
(1)《新五代史》·卷五十一
(2)《文献通考》·卷一百五十四
(3)《新唐书》·卷五十
(4)《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
(5)《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十二
(6)同上
(7)同上
本文链接地址: